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20-02-18宋之东
宋之东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7)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部会同国家有关部委制定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推动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机制。国家从宏观层面规划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行业与专业对接,生产与教学对接,岗位与课程对接;职业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的主战场,要从微观层面积极探讨实践教学的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育人模式。
1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大意义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总体规划,其核心要素是:推动行业与专业对接,生产与教学对接,岗位与课程对接。国家从宏观层面进行规划,培养符合行业、生产、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专业人才,破解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不足、质量欠佳短板。产教融合是指产业与教育的结合,是作用于学校层面的对办学方向的把握;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的的结合,侧重办学制度的建设。
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如何更好组织教学,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背景下,积极探讨实践教学的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质量。
2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实践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是产教融合的重要场所,现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校内实训基地及在校学生实训现状展开调查研究,从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三个对接的工学结合培养过程,反思现阶段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能否满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要。
2.1 高职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实践教学情况
先后走访了省内外多所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共同探讨了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情况。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但近些年发展迅猛,高职院校的创办形式多样化,很多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职学校转入高职,有的高职院校由多所中职院校合并创办,教学思路和方法并没有完全转变,尤其是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仍然沿袭中职学校的方法,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存在着不足,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2.1.1 实践教学模块化
现阶段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仍然采用中职教育的模式,实践教学采用模块化,各实训工种之间没有形成必要的联系,实训工种之间没有很好的衔接,学生对机床有浅显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是以提高操作技能为目的,学生对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缺乏全面认知,行业与专业没有有效对接。
2.1.2 实训项目单一化
实践教学大多采用以实训项目为依托,以典型零件加工为项目载体,工作任务驱动法展开教学,此教学方法理念较好,很适合特定岗位需求,但往往忽略了高职院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典型零件的具体项目载体是根据掌握的技能需要由实训教师设计的,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这个零件是干什么用的?老师只能无奈的回答:这个零件没有什么用途,只是技能训练用的,加工完后只能当废料处理。从一问一答中能够得出实训教学的无奈,实训典型零件没有与专业很好融合,学生缺乏通过实践教学对专业的全面认识。
2.1.3 实训项目简单化
实训项目考虑了实训时间及学生的掌握程度,实训项目较为简单,不能激发学生对职业的兴趣。
2.2 高职学生校内实践基地学情分析
对在校学生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集中反映了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2.2.1 专业的认知调查
高职学生的校内实训要达到对专业能力、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全面认知,具有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调查学生普遍认为,通过实训能够了解和掌握刀具、加工工艺、操作加工的基本技能,学生知识对操作加工的相关问题有所了解,而对专业没有全面的认识。
2.2.2 专业能力提升调查
学生对专业能力的提升有很高的期望,表现出强力的欲望,对提升专业能力提出了宝贵建议。
2.2.2.1 提高零件的加工难度
在“你对机械加工实训典型零件的难易程度认识”的调查中,有些学生认为,实训的零件有点儿简单,应该提高一些难度,激发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学习兴趣。当然这是能力较强的学生,不能代表大多数,但从这项调查结果中得到了启示:分层次教学或许成为可能,能力低同学要掌握基本技能,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加工较为复杂的产品零件。
2.2.2.2 加工企业的产品
在“你对校内加工类实训课程需要做哪些方面改变?”的调查中,同学认为:现阶段实施的典型零件加工不清楚具体有什么用途,对实际应用没有更清楚的认知,校内实训能否结合专业特点加工企业的产品,能对企业的生产流程和专业有全面的认识。
2.2.2.3 增加实训时间、丰富实训内容
在“你对校内实训总体评价”的调查中,学生认为:校内实训学到了操作技能,对刀具、夹具、加工工艺有简单的认识,但实训操作时间偏少,对增加实训时间、丰富实训内容有强烈的要求,体现出学生对通过实践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强力愿望。
3 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对机械行业的各类企业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3.1 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毕业生素质普遍较高,学习能力较强,实际工作中与技校和中职学生相比操作技能不足,不能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不足,如何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
3.2 重视操作技能,忽视职业素养
通常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以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目的,在实践教学中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但职业素养、专业能力方面还很欠缺,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方面的能力不足。
3.3 职业技能不足,专业能力不强
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但与岗位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不具有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4 对专业的认识不足,学生创新能力欠缺
针对高职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研究校内的独立实训如何实现产教融合的问题,提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解决长期困扰的高职实践教学与中职教育相类似,只注重以零件加工为主题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缺乏足够认识和专业理论综合应用的能力。研究专业理论与生产实际融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实践教学的“产、学、研”的鲜明特色。
4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产教融合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承担了高技能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任务,是各门专业课程在实践过程的综合应用,是学生对专业领域、工作岗位的认知过程。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定位——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要符合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做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现阶段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具有片面性和独立性,针对的是某一个职业工种,学生对本专业及岗位的工作过程缺乏全面的认知。创建产教融合培养模式,要重新认识、重新规划实践教学 ;校内实训基地要实现产教融合,必须做到行业与专业对接,生产与教学对接,岗位与课程对接。
4.1 行业与专业对接
根据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特点,产教融合要与机械制造行业的完整的工作过程相融合,机械制造行业的完整的工作领域如下:产品设计——试生产——产品投产准备——生产计划、组织实施——加工工艺——加工制造(车、铣、磨、钳等)——装配调试——产品销售——售后服务。机械制造行业中要充分认识各类人才承担的角色任务,产品设计需要本科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加工制造通常由技校、中职学生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的技能人才承担,其余的工作大部分由高职学生承担和解决产业中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性问题。
4.2 生产与教学对接
校内实训基地以产品生产为载体开展产教融合,能够全面呈现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促进生产与教学对接。产品设计由教师完成,产品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加工能力及与各实训工种的衔接。产品要体现新颖性、实用性,产品也要体现专业及技能难易程度的要求。
4.3 岗位与课程对接
产品的生产由多个岗位共同协作完成,机械产品有多个零部件组成,将零件的生产为工作任务展开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加工工艺编制、机械加工准备、机械加工实施、测量检验等工作过程,最后完成机械产品的装配与调试。产品的生产过程使工作岗位与相关的专业课程对接,做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是高技能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产教融合是实践教学应遵循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认识本专业在行业中的工作领域、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人才培养做到行业与专业对接,生产与教学对接,岗位与课程对接,在实践教学中实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