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惠州市博罗县湖镇围村落规划与建筑形制探析

2020-02-18杨星星

建材与装饰 2020年31期
关键词:胡氏广府祠堂

杨星星,赖 瑛

(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广东惠州 516007)

湖镇围,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湖镇镇湖镇村,罗浮山脚下,东江支流沙河河畔,距东江干流约3.2km。因其四面湖水环绕,俨然城镇,故名湖镇。北宋胡氏在此立基时已有姓氏居住,此后胡氏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村中第一大姓,明朝初年始在此建围墙、置护城河,至明代时,被惠州府授封为“罗浮名宗”。湖镇围因其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在2014 年被列为第一批广东省传统村落。

1 历史沿革

1.1 宗族历史

被誉为“罗浮名宗”的胡氏定居湖镇围已逾千年,所操语言为广府白话。据湖镇围《胡氏族谱》记载,一世祖胡衍北宋时期自江西庐陵行医至博罗,定居博罗城下街,生二子:胡椅、胡硙。长子胡椅迁徙他处、改姓为符。二子胡硙生三子:胡思敏、胡思纲、胡天麟,均住博罗城。第四代、第五代开始陆续往博罗城以西落居,其中胡思敏一支到湖镇莲塘定居,胡思纲一支湖镇的孟径居住,胡天麟一支则到了横河镇落朱荣洞定居。六世胡文俊,胡思纲之孙,率领家族从孟径迁入湖镇围,为湖镇围胡氏始祖,迄今已一千余年。胡氏入住湖镇围之前当地黄、朱、赖、刘等多个姓氏家族,不过后来随着胡氏日益繁盛,其他姓氏慢慢迁出村子,胡氏渐渐成为当地第一大姓氏。

胡氏宗族在开基湖镇围后人丁兴旺、英贤辈出。族人以“宋元明清,朝朝有官”为傲,在族谱中记载的历代为官者多达38 位。明朝是胡氏家族鼎盛时期,为官数量多,至明万历时,惠州府封授湖镇围的“罗浮名宗”牌匾就是对湖镇围朝朝有官、名宗望族的表彰。

湖镇围还有一个陈学村民小组,居民都姓陈,陈姓有250 多人,仅为胡氏2500 人的1/10。千百年来,两个姓氏、宗族同居一围、唇齿相依、友好相处。这一居住现象与传统中常见的单姓村落稍显不同。村民们是这样解释两姓之间的和睦共处的,旧时湖镇围周边尽是湖塘环绕,胡氏为“湖”“陈学”中的“学”在当地发音为“鹤”,鹤不可无湖,湖不可无鹤,湖中有鹤,相得益彰。相传陈氏族人也曾离开过湖镇围,不过后来发现,陈氏一走,胡氏的运势就低落,于是,胡氏又将他们给请了回来。

1.2 村落历史

对于湖镇围的村落发展历史,当地人一直以“宋村明城”形容,即宋代时,湖镇围为村,而至明代时,湖镇围已逐渐发展为城。湖镇围发展为城与博罗在当地设巡检司有关。据明崇祯版《博罗县志》卷二(政纪·位署)载:“善政里巡检司,在县北30 里胡镇村。洪武四年建。设巡简一人,吏一人。弓兵50 人。今裁,存16 人。”民国版《博罗县志》有载:“湖镇城,县治西北四十里,明设巡司于此,故有城。明万历中,欧必元游记所云:‘居民数百家,胡其巨姓者是也’”[1]。“善政巡检司署在县西北四十里湖镇村,洪武四年建”[1]。据此,湖镇城于明初洪武四年(1371 年)所建,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秦汉至今,博罗县只有罗阳镇和湖镇围才设有城池。正因为如此,湖镇围又有湖镇城之称。

2 村落规划

2.1 村落选址

湖镇围处于四面环山的盆地中央,盆地东顾秦山、南看太平山、西望罗浮山、北眺白马山。湖镇围总体长千米宽八百米,围内分两个组团,靠南为湖镇围主体,是胡姓聚落,靠北为陈姓聚落,从两姓聚落在湖镇围中的位置便可知两姓在村落中的主从关系。湖镇围的选址颇有风水讲究,左有青龙山东门岭,右有白虎山西门岭,前方开阔、背后靠山,沙河支系溪水自村落北面逶迤而来,环绕村落四周汇入村落前水塘,经水塘闸口前行,宛如玉带缠腰曲折而去,村民称这是“娥肩月”。捍卫古围的是厚达1m的环形城墙以及宽二十余米、深达6m 的护城河。从上俯瞰,就犹如一矗立于湖中的孤岛,易守难攻。护城河的外围在不同的地方分别有七座土墩,墩高十余米,村人称七座土墩为七星,寓意“七星伴月”。湖镇围这一村落选址模式在东江下游广府村落中有多处与其相似之案例,如东莞市谢岗镇谢岗村、博罗县福田镇山下村等[2]。

2.2 村落布局

湖镇围内主要为胡氏和陈氏族人,胡氏族人,占据着村落更为优越的地理位置,主要在南面,占围建筑总面积5/6 有余。陈氏族人聚居的村民小组“陈学村”,则位于村落西北方,约占围总面积1/6 不到。胡、陈两姓氏各自居住区域泾渭分明,一条较大巷道从胡氏祠堂右边一直延伸至陈学村。

湖镇围总占地面积约294.4 亩,四周临水,环水原筑城墙一圈,中央高、沿河低,为传统勘舆选址的“龟背”地形。村落基本为南北朝向,南面一条东西走向的主道,道路北面为坐北朝南的祠堂、庙宇等公共建筑以及部分民房,道路南面为坐南朝北的民房。主道北侧又有若干南北走向的次道,次道与次道之间还有若干东西走向横巷相连,近百条大小各异的巷道纵横交错,连接着各个院落。主次巷道呈现耙齿形状,而南边的围内主道则是刚劲有力的“耙梁”。

胡氏族人居住部分又可分为东西两部分,以村中巷道为界。东边分为木屋、叶屋、新屋三房。西边则分为一、二、三、四、五、六房。从总体格局来看,胡镇围亦采用珠三角地区广府村落常见之梳式布局之规划。当然湖镇围的梳式布局属于不规整的,但都可以看出是以梳式布局为原型进行营建的。胡氏宗祠不同房支就是一个小的梳式布局,每个这样的梳式布局尽可能的朝向水塘,若干个这样的布局围绕着水塘分布,最后形成弯月状的总休格局[3]。

3 村落建筑

3.1 围墙与围门

湖镇围外围原有城墙一道,根据现场勘测和村民回忆,湖镇围原四周城墙长约2400m,高3m,宽1m 余,墙体有规律地布置枪眼、瞭望孔。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城墙墙基多被村民撬挖一空,以建猪舍,只留下为数不多的几处墙基遗址,其所用青砖规格多为320mm×150mm×80mm,比村中祠堂和民居建筑所用青砖规格更大,具有明显的明代青砖特征。

城墙不仅够高、够宽足以防御,而且设置三座城门以方便出入:迎阳门(东门)、北镇门(北门)、望庚门(西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唯独南边未设门,其原因是南面是湖镇围护城河的出口,风水不大适合而未设置南门。三座城门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当做四旧而遭拆毁,仅存石制匾额。北门为红石材质,阴刻“北镇门”“乾隆壬辰年秋月吉旦重修”(1772 年)字样,长1m 宽0.5m。东、西两门为花岗岩材质。东门阳刻“迎阳门”字样,西门“望庚门”“嘉庆丙子重修”(1816 年)字样,长1.26m 宽0.62m。族人对于材质区别的理解是,“北门风沙大,邪气北吹来,所以取名北镇,用朱色,意为镇邪”。

3.2 祠堂与庙宇

湖镇围现存古建筑300 多处,主要为祠堂、庙宇、民居三大类。围内的庙宇都已物是人非,只剩下残垣断墙,其中的祠堂则相对保留较完整。胡氏到湖镇围开基后,陆陆续续建造祠堂、庙宇等公共建筑,据村民回忆,胡氏族人在村中共建有八祠七庙,村民留传“一门一庙”“一房一祠”的说法。陈氏族人则留存祖祠一座。祠庙常见格局为三间二进,均为“祠宅分立”,不似惠州地区的客家村落一般“祠宅合一”。

胡氏八座祠堂分别是胡氏祠堂、愈宽公祠、希孟公祠、东岭公祠、德基公祠、德众公祠、逊众公祠、椿堂公祠。胡氏祠堂为胡氏共有的家族祠堂,公祠纪念每一房祖先和名人,例如希孟公祠和愈宽公祠纪念七世希孟公和愈宽公,东岭公祠纪念十三世东岭公。有意思的是,愈宽公祠虽然是为纪念七世愈宽公而建,但地位很高,仅次于胡氏祠堂,也是祭祀、上灯等活动的举办场所,俨然是胡氏族人共有祠堂。

七座庙宇分别为东庙、西庙、北庙、观音庙、大庙、东林寺、西林寺。前面三座庙在围内,后面四座在围外。东庙、西庙、北庙在围东门、西门、北门附近,因而有“一门一庙”之说。东庙供奉七星姐(又称姑婆嫲),西庙供奉昌福公,北庙供奉四大天王。观音庙供奉观音。

由于各种原因,村中祠庙大多坍塌或已改建,保存较好的仅有胡氏祠堂和愈宽公祠。胡氏祠堂是湖镇村胡氏族人共有祠堂。尽管胡氏祠堂的始建年代不详、维修历史也不甚清晰,但还是从其在村中的地理位置、建筑构件等能较清晰地感知祠堂的历史。祠堂因其位于村落西侧,故又被族人称为“西祠”。从胡氏祠堂位于村落西侧、公祠位于东侧的分布状况,可以推测胡氏宗族在湖镇围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至成为村内大姓的一个发展脉络,也可以推测出胡氏祠堂应该是胡氏族人现存公共建筑中始建年代最早的一个。祠堂内莲瓣覆盆形、咸水石柱础,“几”字形门枕石基座,凹凸起伏的红砂岩地面与墙裙,都带有明显的明代特征。花岗岩墙裙、地面,青砖墙体的或平缝画线、或抹灰画线的不同做法,穿透式瓜柱梁架的工艺等都是祠堂不同时代维修的历史痕迹。所有这些建筑构件都在无声地诉说着祠堂明代以来的沧海桑田。

胡氏祠堂二进三开间,通面阔11.3m,通进深18.3m,建筑占地面积207m2,为典型的广府传统建筑风格。屋面青板瓦、辘筒灰瓦头,船形正脊,大式飞带垂脊;墙体以花岗岩为主材质墙裙、青砖墙身;前后两进木梁架均采用穿透式瓜柱梁架形制。最能反映胡氏族人的人文关怀的莫过于联匾文化。大门为双开实榻形制,上方镶嵌一块石匾,白底黑字写着“胡氏祠堂”;门簪用篆书分别刻着“祀”“胤”两字,祀祭无已也;胤,子孙相承续也。前堂屏门上方内外各悬一块木匾,向外的一块金字书写“昭代名儒”,向内的一块则写着“诰封大夫”。后堂神楼上方木匾题着“尊亲堂”三个大字,两侧楹联一对,上联“祠宇喜维新瞻仰先灵异日衣冠罗几席”,下联为“厅堂欣告竣高升令祖他年世代卜簪缨”。

愈宽公祠是后人为纪念七世祖愈宽公而建的公祠,因其位于村落东侧,又被族人称为“东祠”。公祠在村中的地位仅次于胡氏祠堂,明代惠州府授予湖镇围胡氏家族“罗浮名宗”的牌匾,就悬挂在公祠中堂后金柱间的横风窗上,所以公祠堂号也取作“名宗堂”。因为愈宽公祠深三进,占地面积大于胡氏祠堂,而且公祠旁边设有厨房、仓库,因而诸多的祭祀、上灯、婚庆等活动在此举行,包括胡氏家族一年中重要的四次祭祖活动也在这个公祠举行。

愈宽公祠三进、三开间,通面阔10.3m,通进深31.3m,建筑占地面积323m2,亦为典型的广府传统建筑风格。屋面为青板瓦、辘筒灰瓦头,船形正脊、大式飞带垂脊;墙体为花岗岩墙裙、青砖墙身;祠堂梁架采用驼峰斗栱和瓜柱混合梁架形式。公祠主要石材工艺如花岗岩墙裙、门框、地面、柱础、虾公梁等构件,表现祠堂的清代中期风格,而前堂后檐心间地面和中堂前檐墙基所采用的红砂岩石材无声的追溯着祠堂更为久远的历史。公祠的联匾文化依旧让来此的族人或外人一眼了解胡氏的发展脉络。正门麻石门框上贴联一副,上联是“苏湖世泽”,下联为“吉水家风”。“苏湖世泽”“苏湖世第”“苏湖流芳”等都是胡姓祠堂常用的门楣题辞,这一典故出自胡瑗事迹。胡瑗(993—1059 年),字翼之,宋代泰州海陵(今江苏省泰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教育家,被奉为宋代理学先驱。史传载:胡瑗“以经术教授吴中,范仲淹荐之,以白衣对崇政殿,授校书郎,以保宁节度推官教授湖州,弟子数百人,礼部所得士,瑗弟子十居四五。以太常博士致仕归。”胡氏后裔为纪念胡瑗毕生从教,玄歌不辍、桃李芬芳之盛况及其卓著的业绩,故于正大门上方题“苏湖世泽”等题辞。下联“吉水家风”则是指博罗胡氏始祖胡衍原系江西卢陵吉水人、北宋初期迁至博罗县。短短八个字将天下胡姓首推名人、博罗胡姓始祖的历史言简意赅表达清晰。

相较数量多、工艺精、规模相对较大的胡氏族人的宗祠、公祠,湖镇围内陈氏族人的祖祠就显得颇为简陋。原有规模、形制不得而知,眼下,仅存单开间二进深。该祠面阔3.88m,进深22.22m,建筑占地面积86.2m2。屋面为青板瓦屋面、辘筒灰瓦头;墙体为红砂岩墙裙、青砖墙体。前后厅均为十三根檩条、硬山搁檩。其简陋从一个侧面反映湖镇围内陈氏族人的发展状况。

3.3 民居

民居是围内数量最多的建筑,尽管大部分原住民已搬离湖镇围,但因为绝大部分民居都有房主,能够得到日常的养护,因而保存较好。民居常见的格局有三间两廊及三间两廊的变异体如明字屋、大齐头等,为珠三角地区常见的广府传统民居形式。瓦面基本为板瓦屋面。屋前巷道地面为麻石或青砖或鹅卵石,室内地面以阶砖、青砖、三合土为主。

这些民居的家庭财力在建筑外墙材料的选择上就有所体现:家底殷实的人家多用麻石或红石作墙裙、青砖作墙身;家底稍弱一点的,就用鹅卵石或块石作墙裙,家底还稍弱一点的,就用三合土墙裙,墙裙上砌青砖墙体;家底再弱一点,就把墙裙给省了,直接以青砖或三合土作墙裙,土坯砖作墙身,这一形式不似前面几种砌墙方式可以使用硬山式屋顶,土坯砖墙墙身的屋顶形式则采用悬山式,以更好地保障檩条、搏风面少受雨水侵蚀。

4 结语

惠州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其独有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背景该地区文化地理特征表现为以客家文化为主体的多种文化共生与文化融合[4]。而就博罗县而言,其境内东江干流沿岸主要聚居为广府民系为主,这使这一地域内传统村落景观呈现出典型的广府建筑文化特征,湖镇围以其纯粹的广府文化特征而成为惠州地区广府村落的典型代表。

对湖镇围村落和建筑展开研究不仅有助于唤醒民众对于村落价值的认知,响应国务院同意将惠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批复函中关于“深入研究发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的要求,也是在当下乡村振兴主题下开展乡村旅游中文化与特色挖掘的重要的基础研究。

猜你喜欢

胡氏广府祠堂
“广府好礼”广式糕点礼盒包装设计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梁家祠堂史话
水环境视域下广府古城景观演变研究
当前广府籍海外华人统战工作研究
宗族文化景观修复与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以衡南县杨柳村胡氏宗祠为例
祠堂,华夏山水间的独特风景
为后何如为妓乐
沈家祠堂
祠堂,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