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域境下精准海洋科普供需链研究
2020-02-18牟杰高奇
牟 杰 高 奇
(岭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海洋强国是新时代的重要发展战略,“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22页。。了解认识海洋是海洋强国的底层支撑,《提升海洋强国软实力——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指出:“提升全民海洋意识是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海洋战略必须扎根在其国民对海洋的认知中”,这凸显了海洋科普对海洋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性,对此,学术界是有高度共识的。但是,就具体研究看,海洋科普的研究论著较少,且大多是宽泛而抽象的论述,缺乏对海洋科普新域境及新方式的系统研究;而就海洋科普实践活动来看,粗放型的海洋科普模式所造成的海洋科普供需失衡问题影响了科普效果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从大数据这一海洋科普的新域境出发,以海洋科普供需关系为研究视角,运用大数据技术研究构建精准海洋科普可行有效的路径,以持续提升海洋科普效果。
一、海洋科普的供需困境
海洋的广阔复杂及分布特征给海洋科普造成了天然障碍,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据技术给海洋科普以强烈冲击,既给海洋科普带来新的挑战,又成为海洋科普实现转型、应对挑战的重要手段。海洋科普新旧问题的症结在于供需关系,海洋科普供需矛盾造成了海洋科普工作的现实困境。
(一)亲临性差
海洋以浩瀚著称,海洋表面积约3.62亿km2,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1%左右,平均深度3795m,总水量约为14亿km3,这些简单的物理数据足以拉开与民众的认知距离。海洋中栖息着大量的生物,据不完全统计,海洋生物有20多万种,包括18万种动物和2.5万种植物,它们分布于广阔而立体的海洋中,隐藏于海面之下,构成了天然的科普屏障。海洋的这些特点造成了民众亲身体验了解海洋的巨大障碍,海洋的物理透明度限制了海洋的认知透明度。要亲临考察研究就必须借助科考船、潜水器等工具,但工具的局限性也很大。以能窥探海洋奥秘的深潜器为例,我国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至今实现最大下潜7062米,可乘坐3名潜水员,是探索海洋的利器。但能够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目前也只有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和中国,且载人深潜器的数量很少,算上全世界投入使用的所有载人潜水器也不到100艘,每艘潜水器能携带的人员基本上是个位数,下潜一次耗时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这种效率相较于亿级的海洋科普对象,差着几个数量级,根本无法承担科普亲临性的任务。大众认知海洋的需求与探索工具的供给之间的矛盾,决定着海洋科普亲临性差的现实。
(二)地域限制
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和32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生活在内陆和沿海的民众对海洋的了解和认知有巨大差异,从小看海长大的民众与从未见过大海的民众,他们对海洋的理解是不易兼容的,甚至可以说存在着元认知层面的差别,“东部地区海洋意识水平最高,平均值为65.82,远高于其他区域。东北海洋意识发展指数次之,为58.88。排在其后的依次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57.97和56.51”(2)《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报告(2016)》,海洋出版社2017版,第67页。。这种差距是难以通过海洋科普图书、展示及讲座等来弥合的。海洋馆是民众了解海洋生物的重要科普场所,是缓解海洋科普亲临性差的折中方式,而规模较大的海洋馆,如北京海洋馆、天津极地海洋世界、大连海洋世界、青岛极地海洋世界、上海海洋世界等,都集中于沿海大城市及省会级城市,难以让全国的民众方便经济地接受其提供的海洋科普机会。海洋大学及设有海洋相关专业的综合性大学是海洋科普的重要支撑力量和依托。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浙江海洋大学(舟山)、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广东海洋大学(湛江)、大连海洋大学(大连)、台湾海洋大学(基隆),这6所海洋大学无一例外地位于沿海城市,而以厦门大学为代表的十所拥有海洋学科专业的综合性大学也都坐落于沿海或近海城市。大众认知海洋的需求与海洋科普供给的区域之间的矛盾,造成了海洋科普地域限制的现状。
(三)时代挑战
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呈指数级增长,压缩了海洋科普数据资源空间,致使海洋科普数据空间相对缩小,存在着被冲出信息流之外的风险。海洋科普数据信息淹没于数据洪流中,大大增加了公众寻找和接触海洋科普信息的难度,阻碍了海洋科普的推广。而基于数据的网络娱乐形式挤占了公众接受海洋科普的时间,网络娱乐的生活化、丰富性、即时性、互动性,易于满足公众多元的需求,这与海洋科普的形式单一、吸引力匮乏、互动不强的现状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海洋科普也开始尝试与新技术及“互联网+”融合,但这种互动往往是简单的、有限的、无差别的互动,仍然没有脱离粗放型科普的范畴。也有不少海洋科普知识接入网络平台,但漫灌式模式没有真正改变,也影响着网络科普潜力的发挥。在推送算法的驱动下,不被关注的信息会被逐渐排挤出推送之列。大数据时代,大众对海洋认知的多元化及精细性需求与传统海洋科普的单一及粗放供给之间的矛盾,构成了海洋科普的新挑战。
二、大数据与海洋科普供需链的精准建构
无论是海洋科普的固有问题,还是海洋科普面临的新挑战,都可归因于海洋科普需求与供给的失衡问题。海洋科普需求与供给精准匹配是解决海洋科普困境的根本途径。大数据技术既给海洋科普带来了新挑战,又为海洋科普营造了新域境,也为海洋科普突破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及技术支撑。
(一)海洋科普受众需求的精准区分
海洋科普受众是海洋科普的对象,也是海洋科普的重心。目前的海洋科普大都是受众无区分的粗放模式。事实上,海洋科普受众的组成复杂,需求多元,他们的年龄段、学历、学科背景、职业、思维水平、科学素养及文化素质等存在显著差异,批量、同质的海洋科普内容和方式方法难以收到理想的科普效果,因而,海洋科普要精准区分定位受众的需求特征。一是区分受众的年龄需求、知识需求、能力需求等特征。幼儿阶段的受众需求偏向能够提升海洋基本感知的内容,小学阶段的受众需求偏向简单的、有趣的并带有些许拓展性的海洋知识,中学阶段的受众需求侧重系统的海洋知识及相关的海洋文化,大学阶段的受众需求倾向于蕴含海洋意识、海洋精神、海洋思维的内容。二是追踪受众的需求变化。随着受众年龄、知识及能力的提升,他们对海洋科普的需求也将相应发生变化,受众需求持续变化是必须关注的特征向度,要在变化中精准把握受众的需求。如何准确而便捷地获知受众的需求特征向量呢?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是最佳方法。网络已然成为公众的日常信息来源,“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3)《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908/t20190830_70800.htm。,公众在使用网络时留下巨量的数据信息,包括网页浏览内容、购物记录、实体书和电子书的购书信息、常用的社交软件、下载使用APP数量和类型、观看影音的品类和频率等行为数据信息。运用跨界数据分析法对收集的分散、多源、海量的受众行为数据进行细致分析,可以根据特点、偏好、思维水平等标准对受众的海洋科普需求进行精细分类。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受众海洋科普知识学习接受状况的数据进行跟踪分析,可以依据数据反馈情况持续追踪受众需求的变化,实时掌握受众的需求。精准区分受众需求是做好精准海洋科普工作的关键。
(二)海洋科普内容的精细化供给
需求和供给是一对矛盾,二者的适配度决定着海洋科普的实际效果,要适配海洋科普受众需求的精准化态势就要对海洋科普内容进行供给侧精细化改革。受众的多元需求决定了在海洋科普工作中要竭力提高海洋科普内容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海洋科普内容针对性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运用大数据技术搭建模块化和组合式内容供给模式。首先运用大数据技术精确搭建海洋物理环境模块化立体场景。这一步的关键是高效地获取海洋大数据,例如,使用已有的专业海洋数据库,可接入中国“数字海洋”数据库、各海洋研究机构及设有海洋专业的大学相关数据库、国外专业的海洋数据库等。在获取海洋大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可视化技术精准搭建海洋地理地貌的基础数据模型,通过渲染呈现出海洋地理地貌高度真实的立体场景,这样就搭建好了海洋环境模块;接着创建具体的海洋生物立体影像及数据信息模块。根据海洋生物的物理信息数据创建立体动态模型,并将名称、种类、习性、食物链关系等具体的信息集成到模型中,构成小型的单元数据库,形成生物数据模块。模块化和组合式内容供给模式既能降低模块搭建难度,又能增加应用的灵活度和针对性,根据受众不同的需求选取对应的环境模块、生物数据模块及模块组合,以恰当的方式精准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
(三)海洋科普供需精准匹配的方法
受众需求和内容供给是海洋科普供需链的核心环节,精准海洋科普的过程就是运用恰当方法联通供给与需求,实现供需精确匹配的过程。方法的丰富性及恰当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海洋科普能否突破传统困境及现实冲击,直接影响海洋科普实际效果。海洋科普方法的精准选择与应用是至关重要的,精准海洋科普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能够增强真实体验及打破时空限制的方法。例如,根据海洋基础数据构建三维虚拟海洋,运用虚拟现实技术(VR),以VR眼镜为介质,使受众进入逼真的虚拟海洋世界,感受海底沟壑纵横、鱼虾环绕、珊瑚绚丽的境界,再配合水体温度、盐度、流速、密度、声音等数据营造全方位全要素多维感知的沉浸式体验。根据受众的喜好和需求,可以方便地切换虚拟海洋模块,调整海洋数据参数,细致地了解海洋。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使受众“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受众可以在每个感兴趣的节点上停留,了解当时当地的地理人文状况,感受海洋文化的魅力与价值。虚拟现实技术与海洋数据的结合,使受众不管何时、身在何处都可以感受海洋、认知海洋,这种虚拟沉浸式体验方法能够打破海洋科普亲临性差及地域局限的困境。网络直播也是一种突破困局的好方法,如“雪龙”号科考船执行南极考察任务时可以在直播平台全程直播,受众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接入直播平台,与科考人员一同探索海洋;二是能够增加海洋科普内容吸引力的方法。海洋知识游戏化是增强受众学习海洋知识兴趣的方法,将海洋知识融入到精心设计的游戏环节中,受众在过关斩将的满足中学到了丰富的海洋知识,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海洋科普图书“内数字化”能够焕发海洋科普图书的新生,在不改变图书物理面貌的情况下,植入数字化信息,读者通过智能眼镜等增强现实工具(AR)或手机APP扫描书中特定图象,就会在设备上显示有关的音频、三维影像等数字信息,获得沉浸式阅读体验,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智能语音技术能够提升海洋数据检索效率,是消除数据密集恐惧症的利器,只要说出问题,智能语音技术就能快速而准确地给你想要的答案,十分便捷,且数据库越丰富,答案越精准。将海洋知识、海洋文化等融入影视作品的创造,通过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公众喜欢的方式推送与海洋科普有关的内容,也能提升海洋科普吸引力。基于数据底层逻辑的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有助于打造沉浸式体验、智能化互动、便捷性获取、个性化服务、多样性需求的海洋科普方法样态,促进需求和供给的精准匹配和有效对接,切实解决海洋科普面临的传统与现实问题。
(四)海洋科普供需的精确评估反馈机制
海洋科普的供需匹配程度必须精确评估才能据此制定准确的改进方法,提高供需匹配度。海洋科普传统的评估方式是建立在有限信息之上的,大概只能统计参与人数、年龄结构等粗略信息,通过现场询问或问卷形式了解科普情况,评估的精确度不足。要提高评估的准确度就必须收集多方面的要素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据技术为多要素评价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线下海洋科普活动可以通过门禁系统准确获取参加活动的人数、年龄、进入及离开的准确时间等详细数据,通过视觉轨迹跟踪技术精确获取观众在每个展示空间停留的时间、观看时与展示物之间的距离、行走路线轨迹等数据,通过脸部识别技术精确收集观众的面部表情数据,等等。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从收集到的海量数据中筛选相关性高的数据进行提炼、分类和整合,以此为基础准确评估效果是评价方式的重大变革。例如,通过面部表情数据分析可以判断哪些内容是观众感兴趣的,哪些让观众感觉轻松愉悦,哪些让观众难以理解,哪些让观众真正接受了,等等,根据评估情况对展示内容、形式、布局、方式等进行调整、规范和完善。线上海洋科普的评估反馈更为即时准确,能够便捷地获取受众学习情况的精确数据,观看哪些内容、观看时间段及时长、哪些重复观看等数据。不仅如此,还能够采集到同一时间段内受众观看的其他内容的类型、时长、关注度等数据,这些跨界数据对于评估海洋科普真实效果非常重要。还可以比对历史数据,做到横向纵向数据比照分析,评估效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法,形成评估反馈机制。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评估反馈机制是一个评估、反馈、调整、再评估、再反馈、再调整的循环向上的机制,它不仅是评价机制,也是提升机制。评估反馈机制作用于供需链各环节,以协调提升海洋科普供需的匹配度,是海洋科普供需链不断升级的推动力。
(五)海洋科普管理服务平台的精细搭建
海洋科普的管理服务水平是海洋科普顺利展开的重要保障,大数据相关技术为海洋科普管理服务工作的精细化注入了新动力,以大数据技术为基底搭建精细化的海洋科普服务大平台为海洋科普供需链有效运作提供了保障,它主要包括两个管理服务平台:一是海洋科普工作者大数据服务平台。例如,建立海洋科普工作者信息主数据库,收录个人基本信息及专长、从业经历等数据,特别是收集海洋专家数据信息,这些信息既要通过大数据抓取技术从网络信息中收集,也要鼓励专家主动申报,两种数据收集方式要结合起来。再者,秉承动态数据库理念,要将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录入数据库,保持数据持续更新。此外,还应建立扩展数据库,海洋科普包括的范围很广,除了海洋知识,还包括海洋历史、海洋文化、海洋意识、海洋精神等,相关的文化学者、历史专家、哲学家、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专家等数据信息也需集中收集。主数据库和扩展数据库各有侧重,二者独立建库既可以有效保护数据库的数据安全,又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匹配时打通两个数据库的数据流,提高匹配的精度。海洋科普工作者大数据服务平台能够根据海洋科普供需链运作情况筛选匹配度高的科普工作者或团队提供服务支持;二是海洋科普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一方面可实现中心化管理,海洋科普活动过程产生的数据不再由各单位或组织分别存储,而是要将所有数据实时上传管理平台,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大量而多元的数据进行细致分析,以把握海洋科普发展的趋势,发现存在的不足,以顶层设计方式系统科学地制定海洋科普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另一方面,可实现扁平化管理,扁平化管理指令传递的层数相较于垂直化管理模式减少很多,甚至是指令可以直接下达到具体实施的环节,从而减少了指令传递过程中的信息扭曲,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精细度。同样,海洋科普各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实时无障碍反传回管理平台,通过云计算技术进行分析,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动态精细化管理方式。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管理决策消除了凭直觉、凭经验决策的弊端,使得海洋科普中的数据管理、活动管理、人员管理、反馈管理等更为直接、精细和高效,从而优化海洋科普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图1 海洋科普供需链精准调控升级方式
由图1可见,精准海洋科普就是基于大数据技术,以精细化的海洋科普内容,运用精准的方法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的科普实践过程,是海洋科普需求与供给匹配和提质增效的过程。海洋科普需求与供给以海洋科普方法和评估反馈为中介来实现互动,需求、供给、方法和评估反馈构成了一个供需环,在运行中不断实现需求与供给的匹配。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海洋科普供需匹配度进行多要素综合评估,根据评估反馈数据对供给内容和科普方法进行精准调校,以更精准地满足受众不断提升的需求,经过调整的供给、方法及提升的需求形成新的供需环。评估反馈机制将供需环提升到一个新阶段,新的供需环包含前一个供需环的数据信息,并以评估反馈机制为纽带形成上升的链条,即供需链。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管理服务平台为海洋科普需求、供给、方法及评估反馈提供支持并实现互动,它是海洋科普供需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海洋科普供需链顺畅运转的保障。海洋科普供需链螺旋上升的过程就是海洋科普不断精准化的过程。
三、大数据域境下推进精准海洋科普供需链顺畅运转的措施
如前所述,精准海洋科普能有效提高科普效果,而海洋科普供需链的精准构建和畅顺运转是精准海洋科普的重中之重,不过,精准海洋科普供需链各环节构成复杂、组织难度大、涉及多种新技术、人员素养要求高,因而,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障海洋科普供需链顺利、有效、安全地运转,以营造好海洋科普供需链,充分发挥供需链在精准海洋科普中的作用。
(一)充分认知数据思维的特征和价值
人们不断生产、收集、运用数据,而数据又反向塑造着人的思维方式。大数据时代,数据思维是决定性的思维方式,海洋科普供需链运转的顺畅度及海洋科普的精准化程度都取决于对数据价值的认可度及数据思维的应用度。数据思维并非简单地套用“数据+”模式,这无法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数据思维是冲击原有思维模式重新塑造的新思维范式。建构和运营海洋科普供需链须掌握数据思维不同于传统的特征,一是相关性思维。精准海洋科普供需链建构过程中不能仅收集分析与海洋科普有关的数据,而要放开眼界,将与海洋科普泛相关的其他领域及平台的数据一起收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二是全样本思维。抽样分析是小数据时代的无奈选择,从抽样数据中得出的结论准确度低,而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能够支撑全样本分析,从中得到的结论准确度较高,在评估海洋科普的供需满足度时就要摒弃抽样思维,运用全样本思维来分析,以更精确地评估和反馈;三是定制化思维。海洋科普通常的模式是大规模地、集中地、无差别地向受众提供科普内容,大数据能够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受众对海洋科普的具体需求,可以个性化定制海洋科普内容及方式,针对性强,效果好;四是理性决策思维。数学算法应用到海量数据分析上可以预测事情发生的概率大小,能提升海洋科普决策的准确度。数据思维是运营好海洋科普供需链的思维保障,是精准海洋科普的底层逻辑,是一切问题思考的逻辑起点,从具体海洋科普活动的组织到海洋科普方针政策的制定都应以数据为思维起点。只有充分认识数据思维的特征和价值,才能保证海洋科普供需链顺畅运行,保障海洋科普精准化进程有效推进。
(二)提高海洋科普相关人员的数据素养并培育正确海洋观
运营好海洋科普供需链,推进精准海洋科普,人才是关键。海洋科普人员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有两方面的能力需要着重培养,一是数据素养。精准海洋科普供需链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数据,相关人员不能仅懂得使用数据,而应懂得从数据底层逻辑出发思考问题;二是正确海洋观。“我们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陆海统筹,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方式,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4)习近平:《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人民日报》2013年8月1日,第1 版。,这是新时代科学的海洋观。树立正确的海洋观才能保证海洋科普供需链及精准海洋科普的正确方向,才能更好地推动海洋强国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海洋科普管理机构和服务平台要对海洋专家、海洋科普专职人员、海洋科普志愿者等不同类型的人员制定针对性的培训策略,对于海洋专家来说,着重提升他们对数据重要性和数据思维的认知,对于海洋科普专职人员来说,要依托海洋大学及设有海洋专业的综合大学的资源优势进行综合性提升培训,而对于海洋科普志愿者来说,主要进行有关海洋科普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定期培训。但不管是针对什么层次的人,也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培训,正确海洋观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讲,海洋科普人员的数据思维水平直接决定着精准海洋科普供需链各环节能否顺畅运行,而海洋科普人员的海洋观将决定着精准海洋科普的方向正确与否。
(三)着力建设海洋科普数据库系统
海洋科普数据库系统是精准海洋科普供需链建构和运营的基础,它涵盖海洋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三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非常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投入。海洋数据采集是数据库建设的基础工作,是海洋科普供需链的底层支撑,是投入大,且艰苦的工作。海洋的特殊性决定了海洋数据采集的高成本,需要专业人士使用专业设备进行专业操作以获取数据。海洋数据采集设备多样,如遥感卫星、科考船、深潜器、深海滑翔机、深渊着陆器、水下机器人、浮标以及各种传感器等等,它们的建造成本、使用和维护费用高昂。海洋科普数据全靠海洋科普机构采集是不现实的,应积极有偿利用已有的海洋数据库资源,与海洋专业数据库对接,付费使用所需要的数据资源。海洋科普内容不限于国内海域,还包括公海及其他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和领海,这些数据的获取就不仅仅是成本费用的问题,还涉及到主权问题,因而,要与相关国家的海洋数据库协商,付费使用非敏感的数据资源。此外,还应与各类社交平台、视频平台等进行数据合作,打造数联网,丰富数据的多元性,为数据分析打好基础。
海洋科普数据库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存储能力,有足够的数据存储能力才能支撑起海量、多维的信息检索,满足受众多元的需求。海洋科普数据存储形式需合理搭配,兼顾性能与成本。云存储是海洋科普数据存储的首选存储介质,云存储即海量分布式存储技术,“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5)黄冬梅、邹国良:《海洋大数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版,第38页。。云存储的扩展性强,适应不断增长的数据存储要求,云存储的使用费用相较于自建存储设备低很多。不过,像海洋资源分布、近海岛屿详细地理信息、水文状况等涉及国家安全的海洋数据则需存储在自建数据库中。因此,海洋科普数据应采取混合存储的模式,一般性数据存储在商业云上,有成本和扩展性上的优势;敏感的、涉密的数据存储于自建数据库中,混合存储模式既能兼顾经济性,又能体现安全性,可以充分发挥两种存储方式的比较优势。
数据分析是发挥数据库作用的关键步骤,面对获取的海量的、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如何充分挖掘数据的内在价值,实施精准海洋科普,核心在于对数据的分析能力。提升数据分析力,一方面要创新大数据分析技术,加大对数据分析软件的开发和使用投入,并做好维护和升级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数据分析人员的持续专业培训。数据分析人员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大数据进行发掘和分析,并承担着数据分析系统的开发、运营、维护等复杂工作。要定期对数据分析人员进行数据分析软件更新功能的使用培训,以及与数据分析相关的数学、统计学、行为心理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培训,综合提升数据分析人员的能力,以提升管理服务平台的专业性及评估反馈的精度与效率,为海洋科普供需链的运作提供高效的支持及上升的动力。
(四)保障海洋科普数据准确和信息安全
以数据思维来审视,精准海洋科普供需链就是数据信息流,要推进供需链的顺畅运作就必须保障数据信息的准确和安全,确保海洋科普数据在传播过程中不被歪曲。特别是自媒体和流媒体,它们在传播过程中容易“稀释”海洋科普本应包含的海洋意识和海洋文化精神,甚至“曲解”海洋知识,使海洋科普的准确性受到威胁。海洋科普过程中可以采用区块链技术作为精准海洋科普底层安全技术支撑,“区块链(Blockchain)是一个由不同节点共同参与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它是由一串按照密码学方法产生的数据块或数据包组成,即区块(block)”(6)[加]唐塔普斯科特、[加]亚力克斯·塔普斯科特:《区块链革命》,凯尔、孙铭、周沁园译,中信出版社2016年版,第11页。,每一个区块都有一个数据加密值,且之后产生的区块都包含上一个区块的加密值,根据加密值可以追溯到数据信息的来源,方便确认信息的可信度,减少传播过程中被歪曲的几率。并且,区块链的节点信任机制几乎可以杜绝数据信息被篡改,任何节点都暴露于网络中,对所有参与者可见,无论是新创立节点,还是修改已有节点,都需超过51%的节点通过,当区块链上的节点足够多时,篡改数据近乎不可能。所以,以区块链技术作为海洋科普数据库建设的底层技术,可以确保海洋科普信息在供需链中准确传达,保障科普效果。
海洋科普过程中要注重保障数据信息安全,一是海洋数据本身的安全。海洋数据采集难度大、成本高,数据存储安全问题十分重要,要建立数据备份机制,防止意外事件造成数据损失,安装防病毒系统,防止木马等网络恶意攻击,进行访问认证和控制等。海洋大数据构成多元复杂,也涉及机密敏感的数据信息,对于这些数据要根据安全密级选择不同的存储服务器及网络安全措施,在与国外海洋数据库合作时要特别注意机密敏感数据信息的安全,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二是受众隐私安全。精准海洋科普供需链运行过程中会获取受众多方位数据信息,海洋科普机构应高度重视这些信息的安全,一旦泄露,不但会给受众生活工作造成困扰,增加遭受广告、推销、保险等信息轰炸,甚至是精准诈骗的风险,而且也会损害受众对海洋科普机构的信任度,不利于海洋科普工作的开展。要强化保护受众隐私的意识,采取周密措施保护受众隐私信息,并加强工作人员的隐私教育培训。
大数据既给海洋科普带来了新挑战,又为海洋科普突破困局营造了新域境,提供了新方法、新手段、新思维以及新平台。大数据正在重塑海洋科普模式,促使海洋科普模式从传统的单向、单一、刻板、被动、局部、无区分、粗放转向双向互动、多样、多彩、自主、全覆盖、个性化、精准。在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海洋科普各环节能够实现精准而高效地互动,形成循环向上的发展态势,不断推进海洋科普的转型升级,完成海洋科普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模式进化。以数据作为底层逻辑的科技手段正持续涌现,海洋科普工作者要顺势而为,积极适应持续更新的技术条件,努力探索海洋科普精准化的新方式、新路径,促进公众更好地感受海洋、了解海洋、认知海洋,不断提高海洋的透明度,增强海洋意识、体悟海洋文化精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共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