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景观视角下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

2020-02-17王琪

关键词:语言景观蒙古语

王琪

摘 要:从语言景观视角出发,分析说明了语言景观作为语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作用,通过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语言景观的个案调查,与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工成果相结合,以语言景观全新视角为内蒙古自治区语言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语言资源;语言景观;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蒙古语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1-0077-06

一、引言

2018年9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在长沙召开,语言作为重要的国家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的认识得到高度重视,语言资源理念已经成为国家语言规划的重要理念,并且在国家层面,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了语言资源的保护。自2015年启动的迄今为止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计划用时五年,对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语言文化进行纸笔和音像记录,全国已有超过35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约1000个专家团队、45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3346位发音人参与了该工程的建设。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杜占元在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上介绍,“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计划田野调查1500个地点,目前已经完成总体规划的2/3,各项标志性成果正陆续推出。”{1}

在过去十年,语言景观是语言学界一个充满活力和活跃的研究领域。语言景观的各种主题会议每年在世界各地举行,会议论文都被编辑成册被图书馆馆藏,并且在主要的社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会议上定期举办有关语言景观研讨会。目前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机构选择开设语言景观的研究课程,语言景观研究领域已经逐渐成为一门学科。Landry和Bourhis(1997:25)在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中提出的:公共道路的标志,广告,广告牌,街道名称,地名,商业用语 商店标志和政府建筑物上的公共标志共同组成了特定地区或城市的语言景观。{2}大多数语言景观的研究人员采用这一定义作为出发点,例如,Backhaus(2005:105)将语言景观描述为“一个地方的语言外观”。{3}目前,语言景观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一些学者认为只要是在公共场合出现的书面文字、动态图像乃至语音都属于语言景观的范围,但总的来说语言景观就是指公共空间所有可视书面语言的集合。语言景观是综合性的学科,专注于公共空间的多个方面,包括这语言政策、语言学习、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建筑学、法律、旅游、地理等。语言景观的置放不是随机和任意的,而是具有系统性和一致性的;语言景观还是一种独立的结构,由于人们精通的语言不同,就意味着在公共空间所展示的语言景观(商铺、建筑物和街道的名称、公告、警示标志等)语言的选择与人們所熟知与使用的语言不一定相对应。这说明在公共空间所展示语言景观的决策涉及不同的语言规划,这些规划基于理性选择、代表性、权力关系和多语现象等等。

语言景观也应该是语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景观具有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语言景观包含大量的信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某种权势关系、身份认同和意识形态的代表。{4}语言景观更是文化景观,它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记忆,具有一定的特殊空间属性,是一个地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5}如此说来语言景观关系城市形象,便利百姓生活,反映历史文化和城市特色,理应是语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中保护的相对静态、不变的语言资源不同,语言景观资源是动态、处在不断变化中的语言资源。二者应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从而使我国语言资源获得更好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二、语言景观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一)规范简洁的语言景观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城市文化

语言景观是公共场所中所有可视的书面语言的集合,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等潮流的影响,在城市中的广告牌、交通指示牌、警告牌、宣传标语等等这些语言景观都不再只是服务于本市市民或本国国民,而是更为广泛的群体。这些语言景观就会作为外来人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有着规范整齐、统一标准语言景观的城市,不仅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更突显了一座城市的品质和城市文化。在日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当今世界,城市的发展也要重视发展自己的独特城市文化,以区别于其他城市。语言景观在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文化中发挥中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城市语言景观将会提升城市的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

(二)富有当地特色文化的语言景观可以吸引外来游客,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与人们感知城市形象一样,语言景观也是游客对旅游地的首要印象,旅游区独特的语言景观能够为初到的游客提供真实感和新鲜感,并创造旅行记忆。{6}语言景观具有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信息功能是旅游区语言景观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介绍景点、指引道路方向,还通过一些警示牌提醒劝诫游客文明旅游。一般景区的信息功能基本上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这些看似简单的语言景观在发挥信息功能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游客对景区的印象评价和旅游体验。而开发语言景观的象征功能往往可以更多的吸引游客,提升知名度,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比如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景区在指示牌等语言景观上标注少数民族文字,就给游客带来一种新奇的异域风情;历史遗迹、古代建筑这类景区的与语言景观中使用当时的字体、符号等,可以营造一种时空穿越的氛围,使游客感到浓厚的历史感。景区通过开发运用语言景观的象征功能可以打造自己的品牌旅游,实现景区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促进经济发展。

(三)语言景观是保护传承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

社会语言学针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一般侧重于语言的维持和转换、语言接触、双语教育等领域,但公共空间的少数民族书面展示却很少受到关注,似乎我们都忽略掉了少数民族语言“被看见”同样是很重要的保护工作之一。语言景观研究的开端——Landry和Bourhis(1997)的文章就指出语言景观与民族语言活力密切相关。Jansone Cenoz & Durk Gorter(2006){7}以弗里斯兰(荷兰)和巴斯克地区(西班牙)两个多语城市为调查地,每个地区分别选取了一条街道中的语言景观作为数据来源,分析了两地的少数民族语言在当地语言景观中的体现情况,得出语言景观与社会语境具有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语言景观反映了特定社会语境中不同语言的相对地位,另一方面语言景观有助于社会语境的建构。当人们处理他们的视觉信息时,作为写作符号的语言肯定会影响他们对不同语言的看法甚至影响到自己的语言行为。因此语言景观就成为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文字的一个非常有利的途径,让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不只是出现在相关的专著论文中,而展现在人们的是视域范围内,化静态为动态,尤其是像学校等特定场所。

(四)语言景观可以帮助促进语言的教育教学

前面已经提到语言景观与社会语境是双向的互动关系,语言景观既可以反映一定区域内不同语言之间的关系,可以影响人们的语言意识和语言政策的制定。语言景观作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言教育教学的良好环境,对提高语言学习者语言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Cenoz & Gorter(2008)认为,语言景观是学习者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输入来源。Shohamy & Waksman(2009:326)提到,语言景观是个有力的教育工具,强调学生有必要留意公共空间所展示的多层次的意义。Sayer(2010:153)指出,开展以学生为主导的语言景观研究项目,能有效提高学生二语学习的兴趣。{8}语言学习者最大的瓶颈就在于无处可用,缺乏使用学习语的语言环境。而形形色色的语言标牌组成的语言景观就提供了实体的语言环境。语言教学如果可以善用语言景观资源,使之转化为教学资源,从而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三、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语言景观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地点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呼和浩特地处中国华北地区、北部边疆、欧亚大陆内部,是呼包银城市群核心城市、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是联接黄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也是中国向蒙古国、俄罗斯开放的重要沿边开放中心城市。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蒙古族聚居区,为弘扬蒙古族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蒙古语言文字,自治区政府要求所有市面牌匾上必须使用蒙汉两种文字,并出台了相关法规。本项调查选取了呼和浩特市主要商业街区、旅游景区、高校和博物馆。

(二)数据获取

本文语料数据利用单反相机拍摄收集,数据来源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中山西路和高校周边商业街区、内蒙古大学和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景区大昭寺和内蒙古博物馆共477张。目前对于语言景观中的分类标准尚没有统一标准,本文调查的分类标准主要参考Cenoz & Gorter(2009)所采用的方法,即每一个独立的单位或机构(并非每一个符号)构成一个完整的分析单元。其中商业街区263个分析单元,博物馆140个分析单元,高校50个分析单元,景区24个分析单元。

(三)数据分析

1.使用的语码种类

语言景观中使用的语码种类和数量在我所調查的四个区域内稍有不同,详见表1:

从使用的语码种类来看,四个区域使用的语码种类均为三种情况:单语、双语和三语。语言景观为单一语码的分布情况较为一致,在四个区域中都在10%上下。高校和景区的语言景观中使用的语码种类比较相似,双语和三语的比例都在40%——46%。博物馆由于自身特殊的功能需求,在语言选择上更倾向于为更多的参观者服务,因此使用三语的比例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71.5%),其次是双语占据接近五分之一的比例。经过统计发现,博物馆展览的与民族文化相关的内容双语和三语的比例就会相对高(如图1,2),而在一些普及展览中就会出现较多单语标牌(如图3,4)。《呼和浩特市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管理办法》2001年经由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实行,并在2012年进行了修正,因此市面上的标牌应该都是双语或多语标牌。之所以在商业区统计中单语比例出现如此之高的原因是笔者拍摄了一些商场内部店铺的标牌(如图5,6),《管理办法》并不对室内店铺标牌要规范要求,因此导致了单语比例的上升,不过总的来看也还是双语和多语占比更大(如图7,8)。

2.语码组合分布情况

我将各类标牌、宣传牌的语码组合分布情况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数据统计,详细情况见表2: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蒙古族聚居地,必定会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蒙古语言文化。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实际,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工作条例》是为促进蒙古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学习使用制度化及其繁荣发展,使蒙古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于2004年11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中第二十二条规定,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社会市面用文应当并用蒙汉两种文字。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四个区域里的双语和三语语码组合中都会有蒙文的出现,以蒙汉和蒙汉英组合为多(如图9,10)。在景区的一些语言标牌上出现了藏语(如图11),这是由于大昭寺是藏传佛教的寺庙,因此出现了一些蒙藏组合的语言标牌。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于,在商业街区的语言景观中出现了一些蒙英组合的现象(如图12),这就涉及到了翻译的问题,这些蒙文的翻译是基于英文的汉译还是英文的音译,这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

3.存在的问题

由于出台并实行了《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呼和浩特市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呼和浩特市语言景观中蒙汉两种文字使用率均达到了95%以上,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语言景观作为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不高。首先,标牌中蒙汉两种文字使用不够规范准确,《呼和浩特市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管理办法》第五条对于市面使用的两种文字在书写、制作和挂放等方面的要求。但是这次收集的照片资料显示,一些标牌中蒙汉文字字体、大小、制作材料不一致,标准落实的不够不到位。其次,对于蒙语翻译的没有制定统一标准,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最后,对于语言景观的作为语言资源的认识度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发挥语言景观资源的价值作用。

四、呼和浩特市语言景观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一)完善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的法律法规,执法管理部门要配备蒙汉双语人才,规范语言景观中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

现行的《呼和浩特市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管理办法》只针对室外公共场所做了要求,而对室内公共场所没有规范说明,此外对蒙语翻译的标准没有同意标准,这都是亟待加强的地方。而且即便是有严格要求的室外公共场所的语言景观中,标牌中蒙汉两种文字的字体大小、制作材料等方面有一部分没有达到规范要求,还有小部分标牌里的蒙文翻译不够准确。针对这些问题,政府部门要制定统一的城市语言景观监察治理体系,加强执法巡查力度,配备蒙汉双语人才,综合多部门齐抓共管。统一城市语言标牌的标准,加强对蒙汉两种文字并行意义的宣传教育,提升市民规范意识,从而实现提升城市品质形象、突显城市民族文化。

(二)对内蒙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名称、特色地名要予以重视和保护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快,旧城改造、地铁等交通线路的建设,城市规划在更好的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减少城乡差距,极大的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水平。但与此同时,不能忽视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街区的保护,收集整理地名、街道名称背后的历史典故和民间故事,保护语言景观资源。新的街道名称的制定要慎重考虑,倾听百姓的声音,既要突出当地特色又要便利居民生活。

(三)创新语言景观形式,开发语言景观资源的语言教学功能

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有保护蒙语、促进蒙语的学习教育。尚国文(2017)认为语言景观在教学上的潜在贡献在于,它可以成为学习者真实、语境化的语言输入来源,增加二语/外语学习者偶发性学习的机会,语言景观又是语言生态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用作教学工具,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语用能力、多语能力、多模态能力、批判能力等。{9}因此首先必须确保社会市面的蒙文运用的准确性,在正确规范的基础上,创新语言景观的形式,将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中蒙古语语保成果在学校、商场、机场、火车站、地铁等公共场所循环播放,或设置一些交互触摸屏,将蒙语资源的数据库导入,使人们可以随意查询学习蒙古语。

(四)将蒙古族特色融入旅游地语言景观之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提起内蒙古,人们首先就会想到辽阔的大草原和生活在草原上热情好客的蒙古牧民,游客来到内蒙旅游最想体验到的就是独具特色的草原景观、蒙古族文化。语言景观是游客对旅游地的第一感受来源,务必要在景区的语言景观之中融入蒙古族的文化。蒙古族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民族,有着丰富的语言景观资源可以开发利用。在规范标准、便利服务游客的同时,还要挖掘语言景观的审美欣赏价值,使语言景观与景区自然风光或者人文景观相互搭配,融为一体。如黄山木坑竹海风景区的垃圾桶设计为竹子的形状,既实现了垃圾桶的功能价值,又与竹海整体颜色形态保持一致,垃圾桶不仅毫不违和,而且其独特设计为景区增色不少。{10}并且要使语言景观展现出蒙古族的丰厚历史文化底蕴,可以参照语保工程的收集标准,收集各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词汇、歌谣故事,创新旅游表演节目,为游客打造独一无二的旅游体验。

五、小结

本文对语言景观也是重要的语言资源做了阐述,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语言景观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与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蒙古语成果相结合提出了呼和浩特市语言景观资源的保护规范与开发的建议策略,希望能为其他地区语言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价值。

——————————

注 釋:

{1}新华网.“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标志性成果陆续推出[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9/19/c_1123455558.htm,2018-09-19.

{2}Landry, Rodrigue and Richard Y. Bourhis. 1997.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 An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 (1), 23-49.

{3}Backhaus, Peter. 2005. Signs of Multilingualism in Tokyo: A Diachronic Look at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175/176, 103–121.

{4}单菲菲,刘承宇.民族旅游村寨语言景观调查研究——基于社会符号学与文化资本理论视角[J].广西民族研究,2016,(06):153-161.

{5}陈睿.城市语言景观和谐六维透视[J].江淮论坛,2016,(05):155-159.

{6}徐红罡,任燕.旅游对纳西东巴文语言景观的影响[J].旅游学刊,2015,30(01):102-111.

{7}Cenoz, Jasone and Durk Gorter. 2006.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Minority Langua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 3 (1), 67-80.

{8}{9}尚国文.语言景观与语言教学:从资源到工具[J].语言战略研究,2017,2(02):11-19.

{10}金怡.语言景观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6):128-133.

参考文献:

〔1〕尚国文.语言景观与语言教学:从资源到工具[J].语言战略研究,2017,2(02):11-19.

〔2〕单菲菲,刘承宇.民族旅游村寨语言景观调查研究——基于社会符号学与文化资本理论视角[J].广西民族研究,2016,(06):153-161.

〔3〕陈睿.城市语言景观和谐六维透视[J].江淮论坛,2016(05):155-159.

〔4〕徐红罡,任燕.旅游对纳西东巴文语言景观的影响[J].旅游学刊,2015,30(01):102-111.

〔5〕金怡.语言景观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6):128-133.

〔6〕新华网.”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标志性成果陆续推出[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9/19/c_1123455558.htm,2018-09-19.

〔7〕Landry, Rodrigue and Richard Y. Bourhis. 1997.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 An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 (1), 23-49.

〔8〕Backhaus, Peter. 2005. Signs of Multilingualism in Tokyo: A Diachronic Look at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175/176, 103–121.

〔9〕Cenoz, Jasone and Durk Gorter. 2006.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Minority Langua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 3 (1), 67-80.

(責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anguage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 Landscape

——A case study of linguistic landscape resources in Hohhot, Inner Mongolia

WANG Qi

(School of Chinese Ethnic Minority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perspective, analysis that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language resources ,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of Hohhot in Inner Mongolia, combined with the minority language resources protection work achievements, fresh perspective to linguistice landscape for Inner Mongolia language resource protec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ways and means.

Keywords: Language Resources; Linguistic Landscape; Language Resources Protection Project; Mongolian

猜你喜欢

语言景观蒙古语
浅谈如何将汉语缩写语句翻译成蒙古语
含有“心”一词蒙古语复合词的语义
土默特地方蒙古语地名再探
论蒙古语中反映心理逆境倾向的某些字的含义
论蒙古语元音[i]-基于扎赉特土语
海洋文化语言景观研究:视角与方法
民族旅游村寨语言景观调查研究
俄语词“Sherti”在蒙古语中的变义(蒙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