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德伦理抉择模式及融入中国价值理念的探讨
——一种波特模式之外的选择

2020-02-17唐佳梅何子杰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基德波特跨文化

唐佳梅,何子杰

新闻伦理有助于约束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失范行为并指导报道实践符合职业道德规范。新闻实践的复杂性不断增强,由此引发的伦理问题也随之增多,推动学界和业界针对相关议题的研究讨论。一些学者从具体案例出发,厘清伦理问题的成因与类型,探讨伦理争议产生的原因与特点。

目前,学界对新闻伦理的探讨主要关注同质文化媒介生态中的伦理失范或困境,然而传播技术的融合发展使新闻业呈现出“液态”景观,加速不同区域、文化体系的传播速度与交流,新闻从业者在跨国、跨文化报道所遭遇的伦理问题逐渐浮现。面对不同文化情境下新闻报道造成的伦理问题,除了常见的波特和博克模式以外,还有哪些新闻伦理抉择模式?又该怎样进行推理分析?如何在跨文化报道的“两难之地”做出合乎伦理道德的抉择,成为学界业界亟待探索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基德模式,以及如何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蕴含的伦理原则来补充该模式的价值维度,探讨补充后的抉择模式对于解决跨文化报道伦理问题的适用性。

一、新闻伦理抉择模式相关研究

媒介伦理研究与自身实践活动所产生的社会问题联系密切,媒介属性和发展过程中内部矛盾等因素催生了职业规范的产生和发展。新闻伦理规范如1923 年美国的《新闻道德规约》、1936 年英国的《行为准则》以及1947 年联合国草拟的《国际报业道德规约》等成为新闻从业者进行伦理判断和抉择的初步依据。

19世纪60年代,为解决当时核武器增多而导致的社会伦理问题,哈佛神学院拉尔夫·波特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了伦理抉择的“波特模式”[1]。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波特于1999年在《波特图式的起源与应用》一文中明确指出,在具体的道德境遇中,人们的行为抉择应当从合理的道德推理中得出[2]。波特模式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定义事实、选择价值立场、诉诸伦理原则以及选择忠诚,通过四个步骤的考量指导人们做出合理的道德判断。

为身陷“谎言”困境中的人们提供行为抉择指南,希赛拉·博克则从对话伦理的视角来探讨抉择模式的构建。博克模式包括两大前提和三大步骤,抉择者可通过对良心的拷问、寻求第三方解决办法以及进行开放式伦理对话等路径厘清矛盾冲突点,达成伦理问题的解决。菲利普·帕特森和李·威尔金斯在其著作《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中对该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3],博克模式开始被用于媒介伦理问题的研究。

1995年,拉什沃思·基德在《道德高尚的人应该如何做出艰难选择》一书中为身陷伦理困境的抉择者提出了具体的问题抉择指南(checkpoints)[4]。他开创性地使用二分法将伦理问题划分为“伦理诱惑”(moral temptation)及“伦理困境”(moral dilemma)两种类型,为伦理抉择及推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基德在书中通过分析归纳伦理困境的类型,帮助抉择者确定所遭遇伦理问题的性质。而模式中的九大伦理抉择步骤则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思维分析和推理抉择工具,通过应用该模式帮助抉择者突破职业伦理的争议问题。

密西西比大学克里斯汀·艾利·斯温通过比较不同的伦理抉择模式,指出应用广泛的“波特模式”存在理论研究与构建层面的局限性,并试图通过融合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来推导出适用性更强和更具现实意义的综合性伦理抉择模式[5]。

美国学者路易斯·阿尔文·戴受改良后的波特模式启发,指出新闻从业者可通过情景定义(Situation Definition)、情况分析(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和做出抉择(Decision)三步法来解决伦理问题[6]。当面临两难抉择的伦理困境时,路易斯认为抉择者首先要尽可能描述所有与困境相关的事实,寻求并发现困境中涉及的价值取向和伦理原则。其次,情况分析作为该模式的核心部分,需要抉择者具备全面思考的能力,包括学会权衡各种利益冲突关系、考虑外部因素、确定不同群体间的关系以及应用价值理论等。只有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事实和信息,逐一审视各种价值和原则,在不断推理中找到与解决困境最相符的价值或原则,才能在最后一步做出合理的伦理决策[7]。

2010年,美国媒介研究的波因特研究所从事媒介伦理研究的德尼·埃利奥特和大卫·奥扎尔,基于西方道德传统和前期研究成果提出了系统伦理分析抉择法(systematic moral analysis,简称SMA),为新闻从业者提供一种关于职业伦理的思考模式[8]。在埃利奥特和奥扎尔看来,新闻伦理困境来自实践活动中的伦理情境与职业责任的冲突,因而当从业者遭遇伦理问题时可从职业核心素养中寻找抉择的依据。

除了从宏观的、系统的视角对伦理困境进行考量和抉择指引外,不少学者依据研究领域和实践观察针对不同类型的新闻事件提出了不同的解决路径。卡利·威尔-约尔根森和默文·帕蒂在灾难新闻的反思中对报道他国灾难的旧有新闻报道方式提出质疑,认为新闻从业者如果只是作为一名旁观者为公众收集他国的灾难信息、记录灾难现场的做法是区域性的、狭隘媒介伦理观的体现[9]。跨国、跨文化新闻从业者在灾难新闻报道上除了呈现客观中立的事实外,还需要考虑人类共同的伦理情怀,体现报道的人文关怀等。面对地区动乱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冲突敏感性新闻及和平新闻的新型报道模式应运而生,通过融入对报道情景的分析,寻求冲突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可有效推动和平局面[10]。此外,在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伦理问题上,奇尔德斯通过对主流媒体的报道内容进行研究指出,对弱势群体的报道应注意报道语言、报道范围及报道对象隐私权等问题,以此来促进记者从一种更符合伦理价值的态度去对待争议性事件等[11]。

由上述新闻伦理抉择模式的研究发展可知,伦理抉择模式的探讨和应用对解决职业伦理困境起到一定作用,也为媒介伦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国内新闻伦理学界主要以波特模式作为抉择工具对伦理事件进行分析,对其他的抉择模式关注甚少,波特模式在解决不同类型的伦理问题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比较其他抉择模式来探寻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的推理方法,本文尝试引介国外媒介伦理学界常用的另外一种抉择模式——基德伦理抉择模式,厘清其抉择步骤及特征,并应用该模式来分析探讨跨文化报道实践中的伦理争议案例,为跨文化报道的伦理争议提供另一种抉择工具与方法,也通过在模式中增加非西方的伦理原则来对抉择模式的跨文化适用性进行理论反思和补充。

二、基德模式的构成维度和推理过程

1995年,基德在对大量伦理案例分析及职业人员的实验测试基础上,归纳出一系列具体的伦理抉择指南(checkpoints)[4],将伦理问题划分为“伦理诱惑”(moral temptation)和“伦理困境”(moral dilemma),将伦理抉择过程分成九个步骤(详见表1)。他指出如果新闻从业者遇到的伦理问题具有对错之分,那只能算是“伦理诱惑”而非“伦理困境”,无需进行推理抉择;只有当伦理选择处于难以分辨对与错的两难境地,才能称为“伦理困境”,伦理推理才有价值。通过运用相应的价值理念或伦理原则、寻求折中办法、做出抉择以及在最后重新审视并思考自身决策,这构成伦理推理抉择的循环模式。

维吾尔族舞段中有大量的男子与女子群舞的切换,在秉承传统用色调区分舞段的前提下,运用了许多颜色分区将整个表演区丰富起来,例如在女子群舞中先用粉红色刻画场景和舞段情绪,当男子从下场门上场以后,将下场门区域用电脑染色灯以及大角度LED帕灯照射虚化光斑并做相应的转换色调处理,就呈现出女粉红男浅蓝的左右分割画面,在舞段的进行中,还出现了类似于斗舞的斜分区场景,通过电脑灯的灵活性,又将左右分割的画面变成了斜线分割的画面,并且因为电脑染色灯与大角度LED帕灯的运用,舞台表演区上空也有肉眼可见的颜色斜分区画面,这样便使整个场景更加饱满也更加生动形象,不再单一地只是做到“换一组人跳,换一种色调”的简单处理。

表1 拉什沃思·基德伦理抉择模式

基德模式为抉择者提供了具体的问题抉择过程指南,通过对该模式的应用和推理分析,能帮助抉择者认清伦理问题的性质和矛盾焦点,提升抉择判断的伦理敏感性,并在反复推理分析中验证抉择行为的后果,完善抉择标准等。从表1可知,基德伦理抉择模式具体推理过程如下:

第一步:确认伦理问题的性质。在开始应对问题前,抉择者要确认伦理事件的性质。基德着重强调抉择者的伦理洞察力(moral discernment),通过对事件或行为的各方面拷问,确认伦理问题的性质和类型。

第二步:确定行为主体。该步骤要求抉择者区分伦理行为的主体,通过回答系列问题清单,如“谁该为这一事件负责”“我能有能力处理该困境吗”“是一个人负责还是哪几个人负责”“每个人对该事件所承担的责任又有什么不同”,来明确各行为主体的责任,确定谁或哪一方最适合处理该事件。

第三步:收集事实相关信息。正如波特模式第一个方格“定义事实”所要求的一样,抉择者要厘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就必须了解事件所涉及的人和事,综合内部和外部因素阐述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事实相关信息包括涉事的利益相关者、伦理问题的成因、经过与结果影响等要素,看似与第一第二两个步骤内容重复,但在基德看来,对伦理事件和问题的再次思考和细节的深入挖掘,能更全面还原事情的原貌,防止由于个体主观经验判断或自身偏见出现判断偏颇。

第四步:进行“对—错”测试。基德认为,伦理问题可以分为两种,那些处在“好”和“正确”两难之间的抉择行为,可以归属于“对—对”的类型中,也就是“伦理困境”(moral dilemmas),需要抉择者进行深入推理分析才能做出合乎伦理道德的选择;而那些处在“对”和“错”之间的抉择,则属于“对—错”事件范畴之内,只能算是“伦理诱惑”(moral temptation)。基德通过设计“合法性测试(the legal test)”“直觉反应测试(the stench test)”“头版效应测试(The front-page test)”以及“模范效应测试(The mom test)”等四种思考方式,帮助抉择者识别“伦理诱惑”和“伦理困境”,避免不必要的推理过程,简化推理程序。

第五步:进行“对—对”类型判断。在“对—对”的类型测试中,基德从伦理学角度提出四种最具代表性的伦理困境范式,分别是“真实—忠诚”“个人—集体”“短期—长期”以及“公正—同情”等,具体在新闻伦理的呈现上,“真实—忠诚”问题侧重于从业者处理公共关系时的冲突;“个人—集体”则主要表现在记者个人利益和集体权益的冲突上;“短期—长期”侧重于媒介机构的商业运作对社会的影响;而“公正—同情”则表现在记者的职业价值和报道对象的权益冲突上[4]。与“波特模式”第二步骤不同的是,虽然同为价值层面的探讨,基德把相互冲突的伦理价值概念化和具体化,让推理和讨论更有针对性。

第六步:应用伦理原则。困境一旦被定义清楚后,就可以应用相应伦理原则分析并解决问题。基德吸收了经典伦理学的思想和精髓,把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进一步丰富为底线伦理原则,康德的义务伦理思想阐述为规则伦理,将犹太—基督教中“爱的伦理”和“黄金法则”发展为关怀伦理原则。基德指出,运用伦理原则的最终目标并非证明哪一种原则最好,而是通过选择最适合的原则来解释和解决伦理冲突事件,使伦理推理具有道德上的说服力。

第八步:做出抉择。抉择者往往容易忽视最后的抉择行为。基德认为,模式的关键其实就在于做出抉择这一行动,这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反映,也是区分人和其他动物最重要的要素。

第九步:重新审视抉择行为及其影响。模式最后一步要求抉择者重新返回整个抉择模式的开端或某一步骤,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再次推理,促使抉择者不断深入思考,对伦理问题认识不断深化,进而完善整个抉择过程。

从上述推理步骤中可以发现,基德模式创新地增加了对伦理问题类型的区分和确认,将伦理失范排除到伦理推理实践之外,使伦理困境的定义更加清晰和明确。具体而全面的抉择指南提供了行动和操作的方向,减少了模式的抽象性,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基德模式中的九大步骤呈现了完整的思考过程,大部分推理环节都设有问题抉择清单,通过自查式的回答,有助于提升个体的伦理敏感性。其中在步骤四和步骤五对伦理问题的区分上,基德更是引入了心理学的实验测试法和传统伦理困境的四种类型,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提升了伦理推理的操作应用性。基德模式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模式的第七步特别提到,寻找第三方解决办法是为了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因而这一步骤可以放置于推理过程的任何阶段,给抉择者提供更加灵活的解决方法。

此外,基德模式中的循环推理步骤有利于促进抉择过程不断完善和思考逐渐深入,强化对伦理问题的敏感性和认知度。美国媒介伦理学者克利福德·G·克里斯琴斯指出,波特模式四个方格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而是相互影响,受到内外因素的共同制约,构成一个模式的循环体系[12]。与此类似,基德模式的最后一步强调重新审视并返回开端或某一步进行检验,从全局视角重新看待原有抉择行为及抉择后果。在新一轮的推理过程中,由于情景因素、事实信息量以及个人心理因素等差异,对抉择行为会有更深入的思考和处理。循环体系使整个模式的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表明它关注的不仅是对当前问题的分析和判断,更重要的是对个体伦理思考能力的锻炼,在反复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推理步骤,完善抉择过程。

基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媒介伦理的研究视角,一些学者将基德模式引进信息管理中伦理争议问题的推理上,指明管理者时常面临信息获取权和职业核心价值的冲突关系,并提供解决路径[13];杨百瀚大学谢里·巴克则将该模式运用在媒介伦理案例的分析上,指出融合更多媒介职业角色相关价值理念、职业责任等元素有助于更清晰地反映伦理冲突矛盾点,反映问题所在[14]。尽管谢里·巴克对基德模式补充了职业道德核心准则的相关元素,但忽视了非西方化的价值元素,跨文化报道催生的伦理问题难以从现有四种冲突类型中找寻到契合的解释依据,缺失了跨文化维度的价值依据和伦理原则,推理过程难以有效进行。理论建构须在不断变化的实践过程中检验和发展,伦理推理模式也需要不断应对和解决新出现的伦理问题,探讨如何在基德模式中融入非西方的价值观念和伦理原则,成为该模式具有跨文化伦理问题解释力的关键。

三、基德模式和波特模式的对比分析

图1 “波特模式”循环体系

波特模式作为国内学界更为熟悉的伦理抉择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媒介伦理问题的推理分析。该模式通过定义事实、价值判断、应用伦理原则以及选择忠诚对象四个维度的分析,成为解决社会伦理问题的一种思考路径[1]。美国媒介伦理学家克利福德·G·克里斯琴斯在《媒体的良心》(Media Ethics Case and Moral Reasoning)一书详细地介绍了波特模式的应用情况并探讨该模式的补充完善,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循环体系(如图1)[12]。

修正后的波特模式不仅加强了四个方格间的相互关联,也让抉择者关注外在因素(如组织机构的政策等)对推理过程的影响,增强了现实意义。随着媒介伦理学者对波特模式的深入研究,一些不同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伦理原则也被引入该模式的价值原则和伦理推理步骤,例如犹太—基督教的“爱的伦理”和社群主义伦理原则等相继纳入原则元素,拓展了波特模式的应用范围[12]。通过对比修正后的波特模式和基德模式,为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基德模式针对跨文化伦理问题的适用性提供依据。

从表2来看,对事实定义和问题判断成为伦理抉择模式的首要步骤,同时也是推理的前提条件。波特模式的第一步要求抉择者定义事实,通过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发生冲突的主要矛盾、事件涉及各方的利益以及后果等,为后续的价值判断和伦理原则分析做准备。而基德模式则为抉择者提供更为详细的事实分析步骤,通过确定问题,认清行为主体、收集事实信息以及进行“对—错”测试来更全面地认清伦理问题的性质。其次,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波特模式仅要求抉择者列出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并进行排序,而基德模式却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把伦理问题划分为四种类型,使矛盾焦点更清晰,分析更有指向性。第三,应用伦理原则可为抉择行为提供道德层面的依据,波特模式中的四种经典伦理原则为解决当时社会伦理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克里斯琴斯在后续修正中对伦理原则的构成进行了补充,进一步拓宽模式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范围。基德模式虽将现有的伦理原则总结归纳成三种不同的类型,但却没有增加更多的价值观念和伦理原则元素。在行为抉择要素上,波特模式把“选择效忠对象”作为抉择判断的结果,在拉尔夫·波特看来,抉择者表明忠诚对象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行为的目的和意义,基德模式则在此步骤后还增加相应的预警机制,设置一套评估系统以应对抉择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最后,这两种模式都设置了“反馈”环节,通过循环体系可进一步验证并完善模式在推理过程中的局限。

从上述分析可知,不管是波特模式还是基德模式,其推理过程始终围绕着事实、价值、原则、行为以及反馈五个维度展开,基德模式的各维度推理过程更为细致,予以抉择者更加详细的推理步骤指引。在比较中也发现,模式在构建时期的社会生态和思想体系差异导致价值维度和原则维度各有不同,而推理模式的价值和原则维度是影响推理过程和选择结果的关键维度和抉择依据。对比不同新闻伦理抉择模式在价值维度和原则维度的特征与异同,是拓宽其推理选择和应用范围的有效路径,也是探讨补充修正以增加抉择模式对跨文化伦理问题适用性的必要前提。

由表3对两种抉择模式的价值和原则进行比较可知,不同模式有不同的价值和原则导向,波特模式在价值选择和判断中只要求抉择者对涉及伦理困境的价值理念进行排序,同时关注外部条件因素对抉择过程的影响;基德模式虽将组成价值维度的各种抽象的价值元素归纳为四种常见冲突类型,但“对—对”冲突类型仅提及相同社会文化生态下新闻生产所导致的伦理困境,当记者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下进行新闻实践,“对”和“正确”的定义冠上地域和文化标签时,又如何断定哪种文化体系下的价值行为是对的、正确的?跨文化报道导致的伦理争议往往源自更深层次的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冲突碰撞,因而在价值维度增补新的“文化—文化”冲突类型,才能使跨文化报道的伦理问题找到更加匹配的冲突类型。

表2 波特模式和基德模式的比较分析

表3 波特模式和基德模式在价值维度和原则维度的对比分析

在模式的原则构成维度,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到关怀伦理,从同质文化情景下伦理原则的应用,到不同文化生态下价值和原则维度的文化价值多样化探索,抉择模式在原则维度的发展修正中逐渐拓宽其跨文化适用性。通过对比也可发现,西方文化价值取向的伦理原则是波特模式和基德模式在原则维度构建的思想基础,但随着全球化、跨文化媒体实践的深入,非西方的价值体系和伦理原则也相继被增加到模式中,成为跨文化媒介伦理新问题的抉择依据。如邱戈在分析“波特模式”推理特征的基础上,指出该模式在应用价值观和伦理原则对某些事件进行推理时可能面临冲突,无法做出正确的伦理判断和抉择,他提出增加麦金太尔的美德伦理原则来探寻新的伦理抉择模式[15]。单波在对克里斯琴斯访谈时提出补充“波特模式”的跨文化维度,为跨文化新闻伦理问题提供具有文化适应性的分析方法[16]。新闻伦理抉择模式价值原则的发展历程表明,增加不同文化的伦理原则能帮助抉择者在不断变化的职业实践中找到不断更新的抉择依据,做出更加符合时代特征和伦理要求的抉择。因此,波特模式和基德模式都尝试通过修正价值原则和伦理原则的构成,体现出一定程度上的跨文化适用性。

然而,在基德模式的价值原则中,常见的四种冲突类型却无法涵盖在异文化情景下的“两难抉择”,全球性的报道问题存在不同文化价值体系间的冲突而导致的伦理争议,在基德模式的价值原则维度增加“文化—文化”冲突类型,才能涵盖跨文化报道的伦理问题类型。其核心问题是,在这个增补的价值冲突类型中,如何能够体现不同文化,尤其是非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伦理原则?因此,伦理原则维度需涵盖能够体现文化多样性和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和原则,才能使从业者在推理过程中更加清晰地分析文化冲突的类型和问题,导向更加合理的伦理抉择分析。

四、基德模式的补充探讨:中国理念和价值原则的融入

如何在基德模式的价值原则维度融入更多非西方的价值体系和伦理原则,是仍待探索的问题。本文尝试聚焦当下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价值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蕴含的伦理原则融入基德模式的可能性。在全球治理方面,中国从整体出发提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或许能为国与国、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路径,也为解决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跨文化报道伦理问题提供一种可选择的价值原则和推理依据。

以往研究中常把儒家经典伦理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中国解决全球问题的“黄金律令”①。诚然,儒家待人接物的伦理思想能为人与人、地区与地区甚至国与国之间提供一种合乎道德伦理关系的借鉴。但作为一种程序性的规范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多从个体维度的“他者”视角,而难以从全球视角去解决新出现的伦理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从人类命运的整体视野出发,关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安全以及自然等领域的问题。它实质上也是构建一个伦理共同体,是对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理念和马克思主义经典文化中探求的“共同体”的思想进行创造性地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产物[17]。

已有研究开始剖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蕴含的伦理思想,该理念中的“共生”“共在”“共赢”及“共享”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理念的当代表现,为当前全球性伦理问题提供具有时代性和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在共生层面,“爱众亲仁”“亲邻友善”等伦理思想是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18]。“爱众”“亲邻”实际上是先哲们对人际关系的一种思考,旨在规劝人们砥砺自我德行,与人相爱才能达成和睦共存的理想境界。在全球恐怖主义蔓延、局部战争频发以及环境安全等问题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情况下,“爱众亲仁”“亲邻友善”无疑对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指引作用。在共在层面,中国传统文化“天下为公”“公正无私”等理念为世界平等繁荣、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天下为公”展示的是包容和公平的精神,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世界新秩序只有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共赢则意味着合作与发展,发展离不开和平。作为儒释道所共同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和合精神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18]。“大同世界”“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等揭示的是多元世界的统一性,人类命运的共生性,国与国之间只有摆脱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逻辑,打破西方博弈游戏中的“零和”思维,从有益于人类整体命运的关怀视角出发,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在和谐理念指导下进行对话交流、合作共处,最后才可能达到共赢的局面。在共享层面上,“利义相兼”“先义后利”和“见利思义”等为成果共享和责任共担提供一种舍取的道德考量[19],全球化发展给各国带来机遇同时充满挑战,各国不应只看到发展的机会而放弃责任的承担。在“利”与“义”面前,发达国家不能见利忘义,在获得更多利益的同时也应主动承担更多的义务;发展中国家的优势虽不及发达国家,但也应坚持“开明的自利”伦理原则,通过合作而非对抗,共赢而非独占,利他而非自私的方式达到自利的目标[20]。

在文化交流和跨国、跨文化报道层面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关于“共生”“共在”“共赢”以及“共享”的伦理思想或许能为他者报道造成的伦理冲突和争议提供借鉴和启示。世界上每个个体都有相似的“命运”,这种“一荣俱荣、一败俱败”的合作关系要求新闻从业者在跨国、跨文化报道时不能将自我与他者完全隔离或者对立,而是处在一种“同呼吸,共命运”的状态下,公平客观审视发生在每个地区、每个国家的事件,平等地对待不同的采访对象。在进行不同文化情景的报道实践时,新闻从业者的抉择行为需立足于人类的整体利益,以全面谨慎的态度对待行为抉择的后果和影响,减少因采访报道而导致文化冲突,降低报道的风险。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共赢”和“共享”伦理原则,新闻从业者应更多地承担维护共同价值的责任、守护社会秩序的义务以及关爱他者的道德,而不是为了报道而放弃对报道后果,尤其是报道对于其他国家和其他文化影响的考量。例如,在冲突频繁的地区,寻找以消解冲突为结果的报道方式比单纯呈现地区冲突更符合人类共同命运蕴含的“共生”“共在”“共赢”“共享”的伦理思想。

由此看来,当新闻从业者身陷跨文化报道的伦理困境时,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蕴含的伦理思想和原则能够提供一种更具全局观和共生观的解释依据,并指导跨文化报道的从业者做出有益于人类共同命运的道德抉择。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融入基德模式的价值和原则维度,为该模式提供一种非西方的价值选择和理论依据,从而增强其跨文化适用性。补充后的基德模式如表4所示:

表4 基德模式的中国价值原则补充

由表4可看出,抉择者在确定伦理问题类型为“文化—文化”的冲突争议类型以后,在伦理原则的推理步骤增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原则,可为这类伦理问题提供一种有别于既有伦理原则的选择依据,从而导向问题的解决和冲突的消解。

五、补充后的基德模式应用案例

以2015年引起全球媒体关注的法国《查理周刊》漫画事件为例,应用补充后的基德模式进行推理分析,帮助新闻从业者厘清事件背后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动机,加深对跨文化伦理事件的思考,并为检验模式提供应用层面的经验。

2015年1月7日,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查理周刊》在召开编辑会议时遭到恐怖分子袭击,两名持枪歹徒朝着编辑、记者扫射,共造成12人死亡,其中包括2名警察,4名杂志社的编辑人员等[21]。自2006年以来,《查理周刊》因转载讽刺穆罕默德的漫画而引起伊斯兰世界的强烈抗议;2011年,该杂志不顾威胁再次发布讽刺漫画,致使编辑部遭到大火焚烧;而2015年1月刊登的讽刺漫画则是枪击案件的直接导火线[22]。

事件发生后,各国媒体对此事的立场也出现差异,以《明镜周刊》《法兰克福汇报》《法国西部报》等为代表的媒体认为《查理周刊》坚持言论自由应当支持,这些刊物还通过转载该杂志漫画的封面对恐怖分子进行谴责来捍卫言论自由;而《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路透社等媒体认为《查理周刊》自身存在不当行为,用讽刺性漫画的报道形式去冒犯他人,伤害他者的利益是不可取行为[23];也有部分媒体保持中立态度,尝试反思媒体的报道自由与尊重他者出现冲突时的适当边界。《查理周刊》漫画事件引发对媒体报道自由边界的争论,当言论冒犯信仰,言论自由和尊重信仰这两种价值原则发生冲突,面临这种跨文化报道的伦理困境,媒体如何抉择成为导致不同冲突后果的关键。

运用补充后的基德模式对这则引发跨文化伦理争议的报道事件进行推理分析,首先要认清和确定伦理争议的情况和性质。从《查理周刊》事件发展过程及由此引发不同媒体之间报道争议的情况来看,不同文化情景下报道者对报道价值和伦理原则取向的差异是出现争论的关键,对该事件进行简要整理可发现其包含如下要素,见表5。

表5 《查理周刊》漫画事件要素分析

基德模式要求尽可能还原事实,从列举的事实要素可知,该事件涉及的行为主体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报道者,原因在于报道者在两种价值原则发生冲突时基于不同文化价值取向而做出不同选择,可推断该事件为一起跨文化报道中出现的伦理问题,是言论自由和尊重信仰这两种价值发生冲突而形成的跨文化报道伦理困境,可继续进行推理。

确定问题性质以后,用基德模式对《查理周刊》事件进行推理,首先需界定这起伦理困境的冲突范式。《查理周刊》坚持以言论自由为优先的专业原则,认为编辑及记者有权决定和刊登法律意义上允许的内容,即使该内容可能冒犯穆斯林的宗教信仰。而其他媒体对此态度不一,当言论自由和尊重信仰两种价值原则发生冲突,西方文化认同的言论自由,与伊斯兰文化更加认同的信仰不可冒犯,不同媒体报道者的文化生态、价值取向和排序原则导致对报道行为的态度立场出现争议。此次伦理困境可用基德模式价值维度中增加的 “文化—文化”冲突类型来归类。

价值维度归类明确以后,推理过程的下一步是用伦理原则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本案例的报道伦理争议,在抉择模式的伦理原则分析步骤中,应用基德模式中新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蕴含的“太平和合”共赢伦理原则进行分析,可为下一步抉择行为提供依据。“太平和合”作为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核心理念的伦理准则,与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一脉相承,又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应用延伸。和合文化在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基础上,面向人类整体,倡导通过和谐友善的原则和方法来促进文化冲突问题的解决。和合原则用以分析跨国、跨文化报道造成的伦理争议和困境时,强调多元统一,尊重彼此差异,协同发展,在差异中寻找到双方利益的共同点,达成不同文化语境的跨文化对话,减少报道争议,进而达成双方共赢,最终通过信息传播来促进不同文化间消解误解、和谐共处,推动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坚持“言论自由”原则更为重要的《查理周刊》认为刊登讽刺漫画合乎西方传统新闻观念的专业原则,却与特定文化中宗教信仰不可冒犯的原则发生冲突,这种缺失文化“共义域”的报道方式使双方对报道目的和行为的理解迥异,最终导致争议和冲突。如果《查理周刊》在分析言论自由与尊重信仰的可能冲突时,应用 “太平和合”的伦理原则去审视这一伦理困境及其可能引发的文化冲突,就能从去中心化的共同体视角去预判冲突,从关注双方共同感受和减少彼此伤害的立场去引导抉择行为,杂志社可以在和合精神的原则指导下,通过探讨尽量温和的方式,例如增加解释性说明等方式,来避免激化文化冲突。

模式最后一步要求抉择者重新审视抉择行为。针对《查理周刊》事件,在跨文化报道中更加符合伦理理性的做法是,在报道可能出现文化争议的议题时能够意识到不同社会文化的理解差异,预判文化冲突的可能性和后果,依据不同文化的伦理原则,通过理性分析抉择,寻求更符合冲突双方共同利益和共同命运的解决方案。通过沟通、协商报道达到消解争议的目的,尊重差异,和而不同,通过新闻报道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传播,避免冲突激化。当然,伦理思考和伦理抉择从来并非提供“唯一正确”的解决办法,而是为面临困境的报道者提供理性思考和抉择推理的工具,通过思考抉择过程让人的行为抉择合乎道德理性。

六、结语

作为媒介伦理研究的方法和工具,基德模式能够提供波特模式之外的伦理抉择模式选择,引导新闻从业者在面临伦理问题时多一种推理抉择方法和工具。基德模式比波特模式的步骤更详细,指引更具体,增加了伦理问题类型的分析判断步骤,从而排除无须进行抉择推理的问题类型。但基德模式与波特模式一样,在价值维度和原则维度均以西方价值体系为主导抉择依据,因而对跨文化报道伦理争议的推理抉择缺乏不同文化的价值原则,对跨文化报道伦理问题的解释力与适用性相对薄弱。本研究尝试引介基德模式,同时探讨当下中国价值观中更具有全球视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所蕴含的伦理观,尝试将其融入基德模式的价值维度和原则维度,增加 “文化—文化”的冲突类型,为跨文化报道伦理问题的推理分析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价值和原则依据,并推动新闻从业者从“命运共同体”的视野,通过解释性报道等方式,促进跨文化报道推进文化对话、消解文化冲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为补充新的新闻伦理推理抉择模式提供了一种尝试,旨在推动不同抉择模式对不断发展变化的跨国、跨文化报道实践更有效地引导和规范。随着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新闻实践的不断深入,对伦理抉择模式的进一步探讨还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首先,基德模式提供了波特和博克模式之外的一种选择,但纵观伦理抉择推理发展的历程,是否还有其他模式?不同模式之间的异同特点如何?对不同伦理抉择模式的梳理引介与比较研究将是媒介伦理研究领域亟待进行的基础理论研究。

其次,正如一些学者在波特模式的价值原则步骤中增加儒家文化的价值理念,本文尝试探讨当代中国价值观所蕴含的伦理原则,将具有全球视野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反映的伦理原则融入基德模式的价值原则。那么,从传统到当代,还有哪些中国价值理念及其代表的伦理原则能够融入伦理抉择模式的价值选择依据,或者更进一步,对非西方文化中的价值理念和伦理原则如何参与伦理抉择模式的探讨,也是值得继续探索的核心问题。

最后,丰富伦理抉择模式的应用研究,为新闻从业者提供可操作的抉择方法与工具。在跨国、跨文化报道成为常态的当下,地域性新闻事件也突破了边界的限制,涉及人类共同利益的问题如全球气候、网络安全、经济危机以及恐怖主义等引发全球关注,也容易催生新的跨文化报道伦理问题。缺乏对抉择模式应用的经验研究,将很难发现操作适用性问题。今后研究中需加强对抉择模式的应用分析和效果研究,结合问卷、实验等实证方法检验抉择模式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为从业者提供更有操作性的抉择工具。

本文所探讨的基德模式作为推动更多伦理抉择模式理论和应用研究的一种尝试,期待能促进学界进一步探索不同的伦理抉择模式,在汲取不同模式优势和特点的基础上,补充完善新闻伦理抉择模式的理论和应用,使之对不同伦理问题更有针对性和适用性,从而在新闻全球化时代促进报道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新伦理问题的指导和解决。

注释:

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金规则,作为普遍伦理的基本原则,是在 1993 年8 月28 日至9 月4 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会议第二届大会上提出的。

猜你喜欢

基德波特跨文化
读《哈利•波特》有感
我爱读的《哈利·波特》
成为哈利·波特
勇敢的哈利·波特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怪盗基德的密室
怪盗基德的密室
怪盗基德的密码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