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堂问题设计策略探究
2020-02-16高金彩
高金彩
【摘要】高中语文课堂问题的设计,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出发,要求教师选择最佳的切入口,精心设计“主问题”,依据“主问题”驱动课堂,以“学”定“问”,及时调整课堂流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课上“生成”并以此激活课堂,要对文本进行由“入”到“出”的适度拓展,拉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确保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和课堂执行能力。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课堂;问题设计;课堂流程策略
一度盛行的“生本课堂”倡导以“学”定“教”,于是“小组讨论”“合作交流”“问题驱动”领跑课堂,部分高中语文课堂由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但是,实际教学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如课堂提问形式单一、问题设计零散、没有思维梯度、重预设而轻生成,这是因为教师未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维度去设计教学流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应如何设计课堂问题呢?笔者通过观摩优秀课堂实录并结合自身实践,摸索出了一些有效途径。
一、寻找切入口,依据“主问题”驱动课堂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依照文段顺序设计问题,逐段分析讲解,课堂问题只针对某段局部,甚至随意品读思考碎片语言,割裂了文本的整体性与段内的脉络情志。而依据“主问题”驱动的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性阅读的目标出发,选择最佳的切入口,精心设计“主问题”,问题要贴近学生、紧扣难点、具有包孕性和层次梯度。切入口可以借助标题,也可以依托文眼中心、文本关键词,能发挥提挈全篇、高度概括的作用。“主问题”是教师反复研读后对教材再整合的独到见解,是教师智慧的结晶。
例如,教师在讲授《长亭送别》一文时,可以选择“泪”为切入口设计“主问题”:女主人公崔莺莺最打动你的是哪一点?然后围绕[端正好][朝天子][耍孩儿][四煞]四首带“泪”的曲词进行探讨,以引导学生分别找到“景中泪”“酒中泪”“话别泪”“别后泪”,借助泪珠串联主人公崔莺莺的情感,探究不同场景中的“泪”蕴含的情绪、叠词的妙处、多重意象表现离愁的手法等问题,进而明确:“泪”承载着主人公离别的悲愁、对婚姻前途的担忧、对母亲棒打鸳鸯的怨恨、对世俗观念的愤恨,同时也塑造了她忠贞于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叛逆性格。
二、以“学”定“问”,合理调整课堂流程设计
教师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是从解题、介绍作者、文本背景开始,然后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再按照文段顺序依次讲解。且不说这种教学方式已成套路,单从讲授内容看,课堂涉及的基础知识,学生完全可以借助教辅资料在课下自主完成。教师如果在课堂重复讲授相关内容,自然无法触及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学生也就对语文课堂失去了兴趣。因此,要设计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就要依据当下学情,对教材分析、整合、优化,分类梳理学生预习的疑难点,精心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创新课堂流程,使教师的“问”(问题)与学生的“学”(学情)高效融合。
按照传统流程讲授《故都的秋》,教师一般会先从解题、介绍作者、检查字词等基础知识开始讲解,然后再借助课堂预设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对学生而言,难以理解的是作者对“故都秋景”的独特审美体验和“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
有位名师这样设计课堂流程:她没有介绍作者郁达夫及写作背景。首先,她让学生感知文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段来仔细品读,然后引导学生从对文句的品读中思考:你觉得郁达夫是怎样一个人?这样就将简单的作者介绍变成对文本的品读。其次,她引导学生选择五幅画面中的一幅所涉及的文段分组讨论:文字背后站立着怎样的郁达夫?不同的小组选择不同的画面,重点赏析“故都秋景”的特点。再次,她引导学生“品文识人”,从文本中感受作者那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家国之思。最后,她为学生设计了仿写训练:运用文中一两个优美的写景句或写景方法,写一段80~100字的景物描写片段,让学生借助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主动积累、内化表达。
三、关注生成,激活课堂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做过这样精辟的论述:“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里“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就是指课堂现场超越预设、生动鲜活的即时生成。关注“生成”的课堂,不能拘泥于预设目标,教师要随时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灵活接纳,艺术处理。课堂生成的有效信息,往往是学生最珍贵的思维火花的闪现。教师应凭借教育智慧,在教学实践中依据学情的变化机智地调整教学设计,有效开发利用新的教学资源,挖掘更有价值的问题。这样,不仅能让课堂绽放光彩,也能提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和课堂执行能力。
一位教师在教授《荆轲刺秦王》一文时,课前预设的问题是“你认为荆轲是一位英雄还是一位江湖侠士”,在课堂讨论时有学生质疑“荆轲刺秦是自不量力”,一时间课堂争论不休,教师当即展示了古文名篇《六国论》中的相关文句,又补充了司马迁、陶渊明、司马光、朱熹、龚自珍等古今名家的相关诗文,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古往今来,对荆轲的评价,或为匹夫之勇,或为愚蠢之人,你怎么看待?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最终达成共识:应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客观地评价古人,而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去苛求古人。
四、以“入”带“出”,训练思维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只是个例子。”因此,以“問题”为驱动的课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潜在价值,由文本内的“入”到文本以外的“出”,适度拓展,将文本中蕴含的智慧有效转换为学生的个体智慧,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的比较分析中合理推断,强化训练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教授《谈中国诗》时,笔者引导学生从梳理文章脉络入手,借助作者采用的比较文学的方式,寻找中外诗歌的异同点。课上有学生对文中概括的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特点表示质疑,并且以李白、苏轼、辛弃疾等名家的诗词为佐证,笔者举一反三,随即展示了西方意象派诗人狄金森的名篇《篱笆那边》,引导学生运用文本中的比较分析法,分别从韵味、风格、内容(意象)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学生有理有据的质疑给予高度认可,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再次领会了“中外诗歌相通”的共性,明确了比较研究的论证方法,掌握了多角度赏析诗文的一般技巧。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思维的批判性与独创性。
寻找最佳切入口,用“主问题”驱动创新的课堂教学流程,有效整合教材,优化课堂设计,关注课堂生成,适度延伸和拓展,强化训练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批判性创新性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与责任,也是语文教师在当下教学中不断探索、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