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 则”与“自 主”之 间
2020-02-16陈徐晶
陈徐晶
【摘要】教师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导者,因此,研究和探讨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策略与方法,把握好“规则”与“自主”之间的尺度,建立合理、科学的,又能实现幼儿自我管理的班级常规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常规;幼儿;策略;方法
所谓“常规”,是指经常实行的规矩或规定,概括地说,就是指人的日常行为规范。幼儿班级常规管理,顾名思义,指的是幼儿在幼儿园班级里的一日集体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在幼儿园里,班级是幼儿的“家”,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幼儿在这个“家”里生活、学习。因此,幼儿发展如何,和班级常规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几年,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念的引领下,在实践中笔者不断反思着常规教育与幼儿主体性发展的关系问题,思考着是否存在矛盾。实践后的回答是没有矛盾的。那么,二者如何兼顾,如何使常规既合理、科学,又能实现幼儿自主管理,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就此,笔者对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索,利用积极有效的策略建立幼儿园班级的良好常规。
一、幼儿教师组织班级一日活动常规的现状
1. 对常规管理的理解具有片面性
在幼儿园的班级常规管理中,教师在把握好“规则”与“自主”的常规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教师把常规教育当成对幼儿的高度控制,把常规的建立置于“方便自己的管理”上,对违反常规的幼儿进行限制游戏等惩罚,这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其结果往往导致幼儿产生不喜欢上幼儿园的思想。有的教师过于强调幼儿的自主性,而忽略了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幼儿不遵守规则的习性也就慢慢地形成了。而这些现象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教师对班级常规建立的目的缺乏正确的认识。
2. 缺乏常规管理的有效方法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学校在将其作为新鲜“血液”注入教育事业的同时,还要时刻关注他们缺乏班级常规管理经验这方面的问题。新教师饱含热情地投入教育教学,却也总在日常活动中遇到场面失控、无法与幼儿友好相处的情况。笔者常听她们说:“我也很想管理好班级,但是提出的要求孩子们总是记不住,嗓子都快喊哑了。”可见一味地声高、说教、批评,并不能从根本上管理好班级。要想做个巧老师,而不是悍老师,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巧思妙想,积极探索班级常规管理的有效方法。
3. 缺乏幼儿的自主参与和实践练习
一日常规不是用来管教、限制幼儿活动的,而是用来帮助幼儿更好地在集体中生活。眼下,幼儿在园一日的活动规则大部分由教师制定,幼儿几乎没有参与规则制定,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幼儿的主动性。如果教师能和幼儿一起商量、讨论班级常规,共同制定的规则,那么幼儿会更愿意自觉去维护,如午睡之前,鞋袜怎么放,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商量,共同制定出幼儿可以遵守的规则。当他们知道该怎么做、怎样做才是对的时,幼儿就能自觉去遵守;充分地实践也是建立常规的关键,如集体活动中养成孩子自己找空位坐的习惯,久而久之,争抢座位的现象也就没有了。
4. 缺乏形成良好班级常规持续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在班级常规管理中,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持之以恒是基础,这样才能增强幼儿行为常规意识。有的教师抓班级常规中常常具有阶段性,凭借自己的心情抓常规,要么严管,要么放松,因此,班级常规时好时坏,如收拾玩具,教师注意提醒了,幼儿就能在每次玩好后,把玩具或材料收拾整理得很好;若教师不注意提醒,而由于孩子年龄小,“遗忘”经常出现,一段时间后,坏习惯又出现了,可见,班级常规必须常抓不懈。
二、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实施策略
策略一:理念先行——理解常规
1.时刻关注幼儿的需要
在常规教育的实践中,教师也常常看到,幼儿不遵守规则,并不是自己故意的,有时是由于教师组织的活动,幼儿不感兴趣,因此,不遵守规则、坐不住、喜欢走动等现象就产生了。以小班阅读活动《小猫的名字》为例,若教师纯粹以绘本入手,以故事讲述的形式贯穿始终,小班幼儿会觉得枯燥无趣,他们的注意力分散也就在所难免,因此,教师应该经常反思,为什么自己的活动,幼儿很难安静、专心地参与。如果教师在这一活动中,借助课件制作融入动画效果及趣味的声效,绘本講述后教师再带着幼儿一起体验“小猫串门”的游戏,在来回走动间,调动幼儿的灵动感官,听、说互动,驱散无味枯燥,幼儿的兴趣会大增,教师也就不用担心幼儿会坐不住了,幼儿的专注力也会提升。
2. 指导幼儿适宜的行为
幼儿的常规教育要从身边的小事抓起。例如,引导幼儿在一起玩的时候,想要某样东西时,可以提出要求,但不能硬抢,要轮流玩玩具;进入区域活动时,不打扰正在游戏的小朋友。区域活动中,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有的可显性引导,有的则可以隐性引导。如幼儿进入阅读区中,当看到新投放的图书,会激动得大声说话,此时隐性引导便是一个手势,教师可指指阅读区中的图示规则,将食指放于唇前,示意幼儿了解阅读区图示中的安静规则,闭上小嘴或是轻声交谈,不要影响他人阅读。显性指导则可用于活动结束后的讲评,教师可对常规意识较好的幼儿的表现提出肯定赞许,并鼓励集体向其学习,梳理并树立正面教育。
策略二:环境暗示——形成常规
1.利用标记提示
标记,是以图形符号出现的一种符号,在生活中随处存在。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常规需要以及幼儿年龄来决定,巧妙地设计各种规则的标记。幼儿园班级的标记,起到了让幼儿知道做什么事、怎么做事的作用。例如,笔者在开展娃娃家游戏的时候,很多孩子总是忘记脱鞋进入娃娃家,导致地毯被踩得很脏。虽然笔者一直跟幼儿强调规则,但还是有忘记的。于是,笔者设计了“鞋宝宝的家”的标记,而且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很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笔者把它贴在娃娃家门边上,让幼儿一进娃娃家就能看见。这个小小的标记还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哪个幼儿忘记脱鞋,许多幼儿走到娃娃家门口总爱摸一摸、看一看这个漂亮的标记。又如,班级游戏材料的整理。在区域游戏后,幼儿会把材料随便堆积,为了把材料摆放整齐、归类,教师在材料架上贴上了摆放的标记,提高了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再如,在洗手池上方贴上洗手的顺序图,引导幼儿正确洗手;在桌上放置幼儿自绘的桌垫,引导幼儿将食物残渣放好;在桌子下方的地面张贴相应形状的图案,引导幼儿将桌椅归位。标记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采用标记图形的方法对于帮助幼儿自觉遵守常规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是最好的实现幼儿自我管理的策略。
2. 利用音乐熏陶
(1)音乐指令提示作用。教师可运用音乐巧妙串联一日常规,例如,在幼儿来园、早操、户外、午餐、起床等几大环节播放不同的音乐指引其进行活动,每天播放可使学生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以节奏明快的音乐作为提示信号,幼儿听音乐行动,在愉快的情绪中遵守常规,大大减少了教师组织和幼儿等待的时间,一日活动变得紧凑而有条不紊,班级氛围也非常好。教师在幼儿一日活动之间的过渡环节弹奏钢琴或者播放幼儿学过的歌曲,用轻柔的音乐提示他们要静定情绪,安静地准备早操、点心、上课、午餐、起床,完成教师让他们所做的事情,这一切让幼儿明白这时段该做什么事了、应该怎么做。这样,不用教师的指令,幼儿就变被动为主动,于是,喧哗声、碰撞声减少了,这样也增进了幼儿对一日活动常规的理解。
(2)音乐的暗示作用。运用音乐的教育情境建立规则,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暗示方法。如在幼儿区域活动结束时,教师可先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暗示幼儿可以整理材料;当换到欢快的音乐时,就暗示幼儿材料就要整理结束;活动结束后,播放一些柔和的摇篮曲,暗示幼儿回到座位好好休息等。利用播放音乐的方式,让幼儿随着音乐轻柔或是欢快的节奏完成自己的任务,由于音乐的感染力很强,它可以避免教师过多的言语指挥,使得幼儿能够较快地稳定情绪,进入到集体活动或学习活动中来。
策略三:角色互动——实践常规
1. 巧用生活教师的好点子
在实践中,生活教师也会参与班级的常规管理,就会时常迸发出灵动的“火花”,使好点子层出不穷。例如,针对班级盥洗室较为狭小的现状,为避免幼儿生活环节拥挤扎堆,张老师建议采用分流组织的方法,一半幼儿先洗手、取水、喝水,另一半幼儿则帮助整理区域材料,或到走廊观察自然角、操作主题墙等,这种分流组织的方法产生了显著的效果,班级常规有序、安静,有效地避免了消极等待与隐性浪费时间的问题。可见,生活教师的积极参与,将悦动的智慧融入班级管理中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幼儿角色扮演
教师可利用角色扮演,让幼儿参与常规管理,增强幼儿守护常规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如教师以“今天我当家”的活动形式,让幼儿担任各种角色,有值日生、小组长、小小管理员等等,让幼儿分工负责班级的玩具整理、图书整理、桌椅摆放、洗手喝水、漱口等班级常规的检查与监督,幼儿在管住自己的同时,还协助了主班教师和生活教师管理班级,督促同伴遵守规则,不仅增强了幼儿责任意识,也增强了幼儿守护常规的自觉性。到了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相对其他年龄段的幼儿更为独立,让幼儿之间互相管理、互相督促,这样既可以增强他们的任务意识,又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值日生采用轮值制,每天四名值日生,每名值日生所负责的管理内容不同,教师将这些管理内容一一做了细化,发给每人一张值日生牌,每张牌的背面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标注了他们的管理内容。如值日生甲负责——天气预报、检查洗手、检查擦嘴巴、控制音量;值日生乙负责——检查衣着、检查换鞋、擦桌子、协助分发点心。并且,一日值日生中合理搭配,鼓勵能力强的值日生带动能力弱的。
策略四:自主参与——巩固常规
1. 让幼儿成为常规的制定者
在实施幼儿园班级常规中,教师要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形成幼儿自主管理模式。特别是中大班幼儿,教师要注意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发现、提出、分析、讨论活动常规存在的问题,增进师幼双向互动,共同完善、制定活动常规,如活动区规则或班级公约,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表达,在参与体验中增强幼儿对规则的认同感。大班的孩子思维比较活跃,自我意识较强,在活动中常常表现出很强的参与热情。因此,在常规培养中,与其让幼儿觉得这是教师强制套在他们身上的紧箍,不如让他们参与到常规的制定中去,让他们理解常规的重要性,进而形成常规是自身需要的概念。如 班级取水区与杯架紧紧相连,幼儿取水时经常与放回杯子的同伴产生碰撞,怎么办?午餐后做什么事情既有趣又不影响同伴?教师应把这些问题抛给幼儿,和他们一起探讨,让他们在激烈的讨论中找出最好的办法。对于取水时经常产生碰撞洒水的问题,幼儿讨论后的办法是:可以在地面上画出“彩色线路图”,取水时沿着画有红色“水滴”的线路有序行进,放回杯子时则走另一条画有蓝色“水杯”的线路,从而避免了由于场地局限而发生的碰撞洒水现象。又如,午餐后做什么既有趣又不影响同伴?幼儿也会想出许多办法来,有的说可以到图书角安静看书 ;有的说可以在走廊玩翻绳游戏、可以到自然角喂养小动物、还可以到小班帮助弟弟妹妹……当幼儿自己建立活动常规后,活动中,他们能互相监督,使常规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因为这是他们共同的智慧成果,幼儿更会自觉和乐意地去执行,这也培养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造习得常规的实践练习机会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教师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计划地开展常规培养,提供平台让幼儿练习、实践,给他们提供不断反复实践的机会。以早操前要脱外套为例,当幼儿把外套脱下来后,怎么放?放哪里,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录像,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脱外套,脱完外套后要放那里,教师可以借助播放视频让幼儿看,并跟着学习脱外套、折外套,自己放在指定的地方,还可以开展比比“谁最棒”等评比活动,让幼儿养成物品摆放整齐的好习惯。又如,餐点前,多数幼儿洗净小手后常常去挪动椅子,东摸西摸,小手又变脏了,这成了用餐卫生的一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统一了常规细节并让幼儿反复练习:洗手前先将椅子摆放在距离桌子适当的位置,洗手后小手抱拳回到座位,不再搬动椅子直接坐下听音乐做手指操,这样的常规,减少了幼儿的小手洗干净了再去东摸西摸的坏习惯。这些事例告诉了教师,班级常规的养成要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让幼儿在每一天的一日活动中反复实践,使幼儿获得“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该如何做、不该如何做”的认知、体验和经验,并逐步形成一系列正确的行为方式,经过不断强化,进而逐步养成遵守班级常规的好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幼儿园班级常规的培养,需要教师用现代的教育观理解,需要教师用智慧引领幼儿,使幼儿变被动为主动,从而由他律走向自律,实现自我管理的目标,进而促进幼儿主动发展。今后,笔者将不断实践探索,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基本行为规范,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