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课堂

2020-02-16周孝贤

教育界·下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美术课堂多媒体效率

周孝贤

【摘要】当下处在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包括教育行业都受到信息化大浪潮的冲击。本文从实际出发,将信息技术融入现代课堂中,打破了原来枯燥的纯书本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了新的体验。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运用影像、图片、flash、白板技术等多种方式的信息技术来优化美术课堂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多媒体;美术课堂;效率;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融入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美术是一种空间造型艺术、视觉艺术,主要以图画来传达信息,它的呈现方式以形象为主,所以美术课堂对图像的呈现要求较高,传统课堂只是采用课本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式,没有激发学生对学习应有的兴趣。而当代的信息技术将图像与声音融为一体,传达出生动形象的信息知识,它可以增强观者的艺术感受。因此,把信息技术融入美术教育中,可以起到发散学生的思维、刺激学生的感官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当学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更能认真地学习美术。将信息技术与课堂结合,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二、信息技术对美术教育者的重要性

1.资料的收集

教师要上好一堂美术课,就必须从备课开始。信息技术能辅助教学,并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优化教师自身、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尤其在资料的收集方面,它能够带来极大的帮助。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查阅资料,耗费的时间与精力很多。但是有了网络技术之后,教师只要将问题在网站中输入,就能寻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从而为备课节约了时间。

美术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如果单纯以讲述的方式呈现,势必会让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教师应该选择较为多样化的制作手段,如PPT、白板技术等,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结合在一起可以制作出夺人眼球的课件。但是,在制作课件时,教师需要考虑整堂课的流程,需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不可喧宾夺主、生搬硬套。例如,教师在给学生欣赏名家名作时,除了采用在PPT中逐次播放的模式,还可以利用软件制作成博物馆360度全景式的效果,教师要调整观者角度,避免照本宣科,从而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课后的反馈与整合

一堂好课还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总结。美术教师最大的特点是平行班多。所以,教师需要在每堂美术课之后及时进行总结,将教案不足之处进行改正,甚至可以为班级建立一个学情档案,将这些资料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保存,在必要时候还可以拿出来进行对比。学生对美术课堂最大的反馈不是分数,而是作品,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进步、优秀作品保存下来,并作为其他班级的作品赏析。

三、 信息技术融入美术课堂的思考

1.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小手游戏。”这是《比比谁画的鱼最大》这一公开课的导入语,相较于以前教师授课的导入方式,现在美术教师的导入形式多种多样,教师从以前的开门见山式渐渐地趋向多元化的导入方式。对此,笔者在美术课堂中也运用了信息技术作为导入方式,以期为学生创设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笔者以《生活中的标志》一课为例,该课是一节四年级孩子的设计课,四年级的孩子逐渐摆脱低年级的稚嫩,有了自己的思想,过于童真的导入方式已经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所以在课前笔者提前制作了一个来电手机动画,创设了米奇迷路的情境。在熟悉的电话铃声响起的同时,屏幕上出现跃动的手机,学生的注意力瞬间被这一幕所吸引,并纷纷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笔者再请学生上台做关于标志的迷宫游戏。这样的导入方式增强了学生的视听感受,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联想当中进入对该课内容的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主动性

信息技术使教学方法丰富多彩,促进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比如美术欣赏课,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如果这一欣赏课一味地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就显得过于枯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就以信息技术作为引导,再现艺术家的作品与历史背景,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在向学生讲解夏加尔的作品《故乡的梦》时,笔者制作了拼图游戏flash,让学生发挥想象,并在电脑上随意拼摆,加入了小游戏环节后,学生对这幅画充满了兴趣,一个个都想成为离那位艺术大师最近的人,学生都纷纷举手主动要求上台进行拼摆。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的确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的学生将眼睛放在天空,说是上帝的眼睛;有的学生将树放在屋后,说是森林中的一棵树。听到学生说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想法后,笔者放出柔缓的音乐,利用信息技术将名画分层讲解,在情境中将画家的生平、思想娓娓道来,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这种方式,不仅有效地打破了乏味的理论知识传授模式,还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3.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的创造性

创造力是推动生产、促进科学和文学艺术创造发明的重要力量。相对于成人而言,学生拥有独特的创造性,他们不受外界干扰,经常会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直观感受。因此,美术教师在这个阶段要巧妙地利用有趣的课堂,对他们循循善诱,使学生发挥想象力。例如,笔者在教授一年级《撕撕剪剪贴贴画画》一课中,需要学生随意撕纸,并根据纸的形状进行联想。大多数一年级的学生想象得天马行空,但是有部分学生已经逐渐进入不敢想、不会想的阶段。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先撕,根据撕出的形状请学生谈谈能变成什么事物。学生各自说着自己脑海中的想法,有些抽象的回答,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领会的。等学生说完,笔者再按自己的想法进行示范,最后发现有40%的学生会照着笔者的来画,有的学生甚至不知如何下手。在发现这个问题之后,笔者苦思冥想,希望能寻找出一个解决的办法。当在某堂课使用白板功能时,笔者心中冒出一个想法:“为什么不直接在白板上画出来呢?”于是,笔者在另一个班级上这一课时,将撕出来的形状上传到一体机上,第一个形状请学生联想,当学生说出答案时,笔者直接使用白板画笔在旁边进行添画,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如何添画。第二个形状笔者请学生上台来画,笔者给出要求,上台画的内容不能重复,画完大家一起猜画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直接在屏幕上作画的机会较少,几乎全班学生都想上台试一试,这种方式既赋予了课堂活力,又增加了师生互动。整个教学环境犹如游戏般,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还消除了学生畏难心理,从而使他们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本课的重难点。

四、结语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会丰富美术的课堂,这就迫使老师不断加强自身的素养,以便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信息技术还可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美术教师可以尝试将更多样化的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中,利用当代的科学手段优化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掌握新型的技术手段,合理地以信息技术充实自身课堂,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 杨昌岱 .信息技术与中职美术教学的整合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2):119.

猜你喜欢

美术课堂多媒体效率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美术课堂学生活动方式的空间定位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跟踪导练(一)2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