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批评学生的策略与话术
2020-02-16徐明佳
徐明佳
[摘 要] 教师对学生拥有一定的惩戒权力,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都是很有必要的。批评是惩戒中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教育方式。对于如何从操作层面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本文试图从策略和话术的层面,分六个方面做了一些情景式的推演,以期引玉。
[关键词] 批评;策略;话术
批评教育是一种挫折教育,适当的批评教育可以使学生逐渐形成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增强心理免疫力。人的自律总是在外界的压力下才能形成。但是,教师批评学生也要拿捏好尺度,把握好分寸。我们在对违纪学生进行批评时需根据情景,站稳教育者立场,诉诸语言的力量,指出其违纪的事实、根源、实质和危害,从而唤醒学生内心的正能量。批评权是教师惩戒权中运用最普遍的一种教育权利;那么,如何让批评用在点子上,掌握好评的边界,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规的策略和话术。这些策略和话术能不偏不倚切中学生之弊,也能维护好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权威。
调侃式批评。教师在履行教育教学活动时,会遇到一些学生有轻微的违纪现象,这时既不能熟视无睹,也不需要小题大做,就可运用调侃式的批评。运用反语或是别解式的语言促使其自省。例如,学生进餐时插队了,此时,教师可说:“你不是一个会插队违纪的人。”学生就会识趣自觉排队了。又如,两个女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相向而坐讲闲话,教师就说:“张三怎么这么痴迷地欣赏李四”,被批评者也会迅速坐正,进入学习模式。
抑扬式批评。教师在发现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后,为了让学生认识错误并欣然接受,教师先肯定这个学生在其他方面的长处或是前段时间好的表现,后指出其某些方面的缺点和错误,或是近段时间存在的问题。
顺提式批评。学生在某些特殊的场合,或是学生因处在特异敏感时期,出现违纪,教师需要理性应对一下后,按下不表,伺机再做处理。教师可利用其他较为正式的场合,在学生没有意料的情况下,突然对此提出批评,一带而过,点到为止,效果上佳,学生往往羞愧难当。
比较式批评。教师把两个有差异的学生在某些方面进行对比,从而找出差距,使受批评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收敛自己而发奋自律;或是把学生现在和过去进行对比,肯定过去,认识现在,避免迷失自我、误入歧途,重拾改变自我的信心。话术可以是:“你和某某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在学习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某某现在的状态是勤奋刻苦,忘我投入。我想你一定能仔细分析自己的状况,深刻反思自己的不足,挖掘出自身的潜力,缩小和某某的差距,矫正一下自我要求,修正一下行为的方向,力争有个华丽的转身。”
提问式批评。针对问题学生,深入分析之后,提出一系列契合学生实际又透辟入理的问题,引起问题学生的深入思考。首先要弄清这些学生的背景,包括家庭状况以及学生本身的认知水平。提问的方式有选择式提问、追问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如针对生长在重男轻女家庭中的女生,该女生学习上不求上进,自暴自弃,可设计这样几个问题:“父母更喜欢弟弟,是自暴自弃还是自尊自爱才能改变父母?”“如果不能改变,能够拯救你的人除了你自己还有谁?”等。
列举式批评。列举一些学生表现欠佳的事实,指出其需接受批评的道理。这样,在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迅速运用此法将教师和学生作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进行定位。一般学生也会迅速收敛自己,让自己变得谦恭一些。例如,教师正上课,一个学生不认真学习,教师点名批评后,学生反而不满。这时,教师可迅速掌握话语的主动权,“其一,一个学生在学校学知识、受教育是天经地义的职责;上课不认真,已经错了,被批评后还不接受,错得更远了。其二,上课的教师对违紀的学生提出批评,这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需要守住大家的阵地。其三,课堂关乎全班同学的利益,维护课堂秩序就是要保证全班同学的课堂学习正常进行;挑战课堂秩序,同学们自然会分清是非曲直,我想你心中一定也会有个理智的判断。”
批评学生的策略和话术,有一个根本出发点,那就是以违纪事实为依据,对学生的未来负责。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教育者情怀,胸怀人文主义,力争做到情与理的统一,意与言的和谐。在教育实践中,有时也需要根据教育情景综合加以运用,得体地运用批评惩戒这一权利,使之臻于至善。
(责任编辑: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