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2020-02-16包克敏

成才之路 2020年3期
关键词:社会适应能力中职体育教学教学情境

包克敏

摘 要: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当前的体育教学现状,根据阶段性教学目标和新课改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整合和创新,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文章主要对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社会适应能力;教学情境;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1;G7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3-0064-02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教师只有从学生的专业出发,以市场为导向,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才能使他们在快速适应未来岗位和社会的同时,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基于此,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分掌握体育教学的特性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要求之后,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安排和优化,鼓励每个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实践,在全面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水平的同时,使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也能得到显著提升。

一、现阶段中职体育开展的实际情况

与传统的重视基础教育的普通学校不同,中职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在实际教学中,中职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之后,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以期能够使学生快速地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并获得更多的成功就业和长远就业的机会。但由于部分中职教师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只是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材来开展体育教学,并没有结合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变化来对当下的体育活动进行系统设计和安排。这就使得体育教学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往往很难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职业能力的目的。虽然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增加了一些社会实践类的教学内容,却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体育能力,也没有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指导。这样,会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此外,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地进行示范和讲解,没有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即便教师对学生进行了鼓励和引导,但是学生仍然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其所设计的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和活动将会脱离学生的实际,往往很难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体育素质的目的。

二、中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措施

1.科学整合专业教学内容

与初中阶段快节奏的学习不同,中职阶段的体育教学时间安排得较为松散,学生具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活动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中职的特点和体育教学的需求,在对实际的体育教材进行全面的了解后,结合学生的水平和理解能力进行全面整合和创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络搜寻一些与体育专业有关的故事和资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进一些与体育有关的案例或者事件,并进行有机整合,全面地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例如,在进行1 500米长跑训练的过程中,针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搜寻一些与体育竞技和赛事有关的资料,或者一些与1 500米竞赛有关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而在体育训练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长跑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突发现象或者案例,让学生结合体育专业知识来进行分析和应对。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由于该专业学生在未来将会从事策划和销售方面的工作,教师可在他们掌握1 500米长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之后,让他们围绕“校际运动会”来进行长跑的赛事设计和策划,并对比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现象和问题进行科学分析,进而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2.有效构建体育教学情境

虽然中职学生本身具备一定的体育基础和理解能力,但因为他们本身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会对未来的方向和职业选择存在较为严重的迷茫感。因此,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仅凭教师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掌握相关的體育知识十分困难,更别提通过体育课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了。基于此,教师应充分引进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枯燥乏味的体育专业知识进行生动具体的转化。如教师可巧妙地利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音频等多样化元素来为学生构建体育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和练习。另外,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进度和教学需求为学生构建微型社会背景情境,模拟与体育有关的岗位可能遇到的各种事件,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和应对。或者营造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或者职位入手,在深入探究中思考与他人合作的方法,以此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和临场应变能力。

3.开展多样的体育实践活动

目前,中职体育教学忽视教材上的内容,体育课时间随意安排,让学生做简单、无聊的运动,没有起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要以教材为主,把体育基础知识、体育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内容融入到体育教学内容中,尽量丰富体育课程内容,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体育知识,最终实现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目标。在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相关技能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体育教学进度为学生安排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竞技过程中磨炼意识、锻炼体魄。在设计体育实践活动时,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年龄差异、性别特征等情况,并在不同的阶段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要求和质量标准,科学合理地选择相关的体育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利用正确的方法来指出学生动作和技能中存在的错误,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另外,教师还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疏导,使学生能够客观而正确地面对体育中的竞争和合作。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长跑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耐力,可以通过体操来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也可以通过羽毛球、足球、篮球的竞技比赛来培养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和合作能力等。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和其他成员进行沟通交流,并根据现场情况来及时进行战略方针的调整,以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教育”理念,充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和看待中职体育教学问题。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构建集体育教学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为一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相关的环境下进行分析和实践。教师还要全面加强对体育问题的关注,及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课堂表现情况来进行多样化教学活动的设计,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实践和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中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树君.浅谈体育教学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8(09).

[2]魏成玉.“项目导向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9(04).

[3]张国美.论中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16(35).

[4]陳忠.谈体育教学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3(21).

[5]郑春辉.立足中职体育课堂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J].体育博览,2011(10).

[6]马志玲.基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视角下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运动,2013(21).

Analy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ocial Adaptability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Bao Kemin

(Tongwei Vocational Secondary School, Gansu Province, Tongwei 743300, China)

Abstract: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eachers must fully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phased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o comprehensively integrate and innovate the teaching content, to use diversified teaching forms to attract students' attention, and then to cultivate students' social adaptability.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ocial adaptability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ocial adaptability; teaching situation; comprehensive quality

猜你喜欢

社会适应能力中职体育教学教学情境
体育与健康课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对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策略分析
关于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体意识的培养探讨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体育教学探索
中职体育教学与因材施教的巧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