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0-02-16徐丽丽

成才之路 2020年3期
关键词:初中德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徐丽丽

摘 要:对于德育工作,教师要避免灌输式教学,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文章分析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指出提高初中德育工作实效性要从家庭教育方面改变,从学校教育方面改变,从社会教育方面改变。

关键词:初中德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3-0014-02

在初中阶段,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比较松懈,学生的德育知识绝大多数来源于生活中的耳濡目染。但这些不规范的生活教育难免存在着一些弊端:如果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良好,就会在学习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生活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相反,如果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较差,就会在学习习惯、生活方式、为人处世以及更深层次的方面存在片面的理解。因此,针对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对初中德育工作全面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一、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

初中德育工作包含马克思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个性发展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其中,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是可以体现在初中政治课本内容之中的。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初中德育工作还存在着一些弊端。

在学校,学生接触到的有关德育知识的课程只有思想政治,而且理论性较强,他们会觉得这些晦涩难懂的政治知识与自己相距甚远,不能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行为处事相结合。而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教师按照初中思想政治的课程标准教授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在课堂上机械地听教师讲授,师生很少有知识方面的交流和探讨。学生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并没有主动去接受知识,更不会在头脑中对知识进行加工和改造。这充分说明教师在教育方法上存在着很大问題。

实际上,初中生为人处世的本领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大部分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以及与他人相处中逐渐学到的,这其中难免存有不良因素。例如,一些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就是因为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没有人对他们进行德育方面的指导,没有人告诉他们读书的重要性,再加上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清晰的认识而放弃了读书,成为辍学的青少年。同时,这些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多处在尚不能很好地分辨是非的年龄,若因过早辍学接触社会而误入歧途,那就会毁了他们的一生。所以,教师在初中阶段要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德,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力量和理想的重要作用,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行为方式,成为一名具有健全人格和优良品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提高初中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1.从家庭教育方面改变

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让学生拥有自信的品质,在为人处世方面做到以诚待人,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人拥有良好的品格,就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件事情都有两面性,试想,如果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斥着打骂、恐吓的家庭环境之下,他每天醒来都要去面对这些生活中的阴暗面,他的心里应该只会想着逃离这一切,并没有心思去好好学习,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成才是非常不利的。

德育工作对一个思想正在成熟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从家庭方面来说,家长需要给孩子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即使生活条件不够富裕,但是精神上的富裕要远远高于物质上的富裕。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拥有一颗平常心,让孩子在面对诱惑时可以做到不贪图享乐,不贪图富贵;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拥有一颗爱心,让孩子在面对弱小群体时能够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人,而不是怕脏、怕难、怕麻烦。孩子与家长的相处时间非常多,所以家长对初中德育工作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教师要想对德育工作进行改革,就要从家长入手,让他们先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后由老师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导。

2.从学校教育方面改变

首先,学校要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不能偏严也不能偏柔,要严慈并济,让学生知道应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并懂得制度是一个人应该遵守的底线和行为规范。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底线,并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其次,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在课上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在课下要深入研究课本的内涵,如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爱国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法制教育融入其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爱国应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应该具有的最本质的情怀,也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拥有的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中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一辉煌时代的伟大思想,他为中国指明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能让学生依据课本知识“穿越”到曾经的苦难中,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的实质性变化。法律,则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行为底线。这些德育知识,能让学生在初中这个思想迅速发展成型的阶段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从社会教育教育方面改变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孔子也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在与他人相处时,要对照他人的优点去改正自己的不足,吸取他人的长处,这样才能一步步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所以,要想从社会教育方面来改变德育工作在初中阶段的现状,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社会中充满着舍己为人、默默奉献、爱国敬业、真诚无私的人和事。而社会各方面产生的能够对初中生有一定影响的道德榜样,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并且在这些榜样的影响下,教师让学生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能逐渐改变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

三、結语

总之,初中德育工作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处事方式,难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所以,要从家庭教育方面改变,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精神富裕的人;要从学校教育方面改变,让学生认识到为人处世需要有自己的底线,在学习文化知识时能深刻理解它们的深刻含义,以便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运用,做一个富有涵养的人;要从社会教育方面改变,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道德榜样的社会环境,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改变自己的陋习,弥补自己的不足,做一个懂得自省的人。学校、家庭、社会从这个三方面入手,为学生营造出良好学习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能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如何去做更多有益的事情,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赵庚辛.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7(16).

[2]杜尚荣,吴忍.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7(18).

[3]郭瑛娟.“送教上门”德育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龙海市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08).

[4]袁东哲.浅谈如何做好中学德育工作[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5]倪艳秋.浅谈对初中生的道德情感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11).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oral Educati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Xu Lili

(Lijing Middle School, Licheng Street,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1300, China)

Abstract: For ethics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avoid indoctrination-oriented teaching. Instead, teachers should imperceptibly educate students in daily study and life and set an example of ethics education for students so as to make students develop good behavior habi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thics educati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ethics educati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can only be realized if changes in family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ety education have been accomplished.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ethics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behavior habits

猜你喜欢

初中德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初中班会课模式初探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