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现状、特点和模式

2020-02-16郭霄霄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产教融合教学改革

郭霄霄

摘要: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是高等职业教育开展教学改革、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指针。产教融合与教学标准的融合是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深度协作的表现,它对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的设置、课程开发和教学评价的实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地方(省市级)和院校迫切需要制定富有地域特色的专业教学标准,以此来提升职业教育的精准育人。

关键词:产教融合;专业教学标准;教学改革;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01-0009-04

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将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建设问题明确作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一项内容。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明确将建立专业建设标准作为一项主要建设内容。受到国务院和教育部有关专业教学标准建设文件精神的启发,从2007年起,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工作也开始启动。一些由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有多所相关院校参加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进行了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工作,并出版了相应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与此同时,一些高职院校也积极尝试制定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并陆续出版了《专业教学标准汇编》等著述。无疑,这些探索对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高职服装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研究的背景和现状

澳大利亚采用的是由行业技能委员会(Industry Skills Councils)在“国家资格”框架下开发的若干培训包(training packages)模式,培训包的核心内容就是职业教育专业标准。英国国家职业标准(National Occupational Standards,NOS)是由行业技能委员会(Sector Skill Council,SSC)和行业技能组织(Sector Skills Bodies,SSB)负责开发,然后以NOS为依据开发与资格相对应的学习单元,所有单元都是英国职业资格认证中“资格与学分框架”(Qualification and Credit Framework,QCF)的核心内容。英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就是从NOS到QCF学习单元的开发的过程。美国虽然没有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但是在州的层面开发了行业能力标准及教学内容标准。北美主要采取的是Developing A Curriculum(简称DACUM)技术对职业、工作、职责与任务进行分析,然后开发专业教学标准的过程。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主要依据是《职业教育条例》和《学校框架教学计划》,提供全国层面框架性的教学基本要求,是职业教育专业教育的统一基础,企业和学校据此制定自身教学实施计划并设计课程。

我国有关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相关研究起步于21世纪初。自教育部2006年发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来,全国许多省市和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改革方面都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制定了相应的专业教学标准。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建设院校,在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中,以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为契机,全面推进专业建设,率先制定了33个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群)的专业教学标准,对专业名称、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入学条件、学制、培养目标、职业面向及能力要求、培养方案框架体系、学习领域课程基本要求、课程考核要求、教师和基本实训条件要求等12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2006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率先组织开发和制定了《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等12个专业教学标准。2008年又组织开发和制定了第二批30个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以及所含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和专门化方向课程标准。这些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和实施深化了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了专业和课程建设,促进了中职学校的内涵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广东省自2013年启动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的研制工作,已完成了汽车运用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9个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研制工作,现在正在开展第二批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14个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研制工作。

严格意义上来讲,由于各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较大差异,国外许多国家并没有与我国全面吻合的专业教学标准这一概念,国内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国外专业教学标准介绍性的研究,尚未广泛深入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背后所运用的理论和实践。政策决策者和教育实践者正在积极开展探索,将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教学标准进行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理论观点。

二、产教融合下专业教学标准的内涵和外延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是由国家相关部门颁布并用来规范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的指导文件。它的内容包括专业描述、课程标准,课程主要学习内容等。专业描述主要包括专业名称介绍、专业所需学历、入学要求、学习年限等;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人才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资格证书要求等;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构成,主要是课程分类设计,如专业核心课程、职业技能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实训课程、公共课程等;教师专业能力的构成,主要包括教师的任职资格、主要专业能力要求、素质要求等;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包括评价手段、评价方式等[1]。围绕行业发展、企业需求来制定专业教学标准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专业发展往往与地方产业发展有着“休戚与共”的关联,离开地方区域产业服务来探讨专业标准建设问题犹如搭建一座“空中楼阁”,且以此为依据来实施开展专业发展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通常情况下,组建资源丰富、人员来源相对全面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为当务之急,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探讨专业教学標准,在发展中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笔者认为,产教融合不是简单地校企合作,而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相互渗透、相互支持、融为一体的深度合作。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其具体内容包括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2]。

以“产教融合”为重要参照依据的专业教学标准制定有利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而更为精准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加快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高等职业教学标准作为指导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工作的基础性文件,既要突出其指导性作用,又要预留出一定的自主空间,各地可以根据院校和区域特色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符合区域产业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当下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对于高素质人才需求呈现专业化、多元化、变化性的态势。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等外部复杂产业环境的变化,专业教学实践中多会“乱花渐欲迷人眼”,这就有赖于政府决策和专业教学标准建设作为指引,还需要高职院校通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活动作为示范和导向,即需要从院校主导、政府支持、产业对接、企业互动等多个层面开展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的创新和改革发展活动。

三、国家、地方(院校)不同层面上的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教学标准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它通过能力分类、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要求实现对地方与院校职业教育课程的宏观管理。开发一套科学规范、具有一定高水准的国家层面、地方(省市)层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对于专业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性作用。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建立应坚持内容上“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方法上“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行动上“原则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的功能定位。从专业教学标准的适用性来讲,专业教学标准又可以分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3],本文主要讨论地方和学校两个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那么,国家层面的标准与地方和学校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有何关系?产教融合下的专业教学标准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制定一套符合当下院校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以上正是下文要探讨的问题。

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是地方和院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指针和导向,而地方和院校的专业教学标准是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区域化的具体呈现,是富有地域特色的教学标准。地方和院校通过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分析、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分析,进而对行业人员从业所需能力进行精细化的分析,从而设置较为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学标准。地方专业教学标准(课程体系)是立足于区域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做到更为具体而微观的规划,从而为学校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和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围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促进学生毕业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满足区域人力资源需求。国家与地方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是具有较高层次的、宏观上的指导,但是具体还是由地方和院校层面的精准定位和“落地”实施,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的制定、课程教学实施、教学资源的统筹、实训基地与设备等软硬件条件加以落实。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量体裁衣”制定课程体系和能力模块,以此实现人才培养的精准性。基于这一思路,院校立足本校情况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资源的整合,如针对本校学生的慕课、私播课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开展实习实践活动,推进校本教材的开发。

四、产教融合下专业教学标准的特点

但是也应该认识到,由于有些是几所院校单独组织的开发活动,在开发主体上缺乏权威性和普适性;或者由于较多地考虑了区域性和校本化特色而忽略了从未来行业产业发展的高度来审视专业教学标准的适度超前,那么开发出的专业教学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也失去了适用性和示范性的作用。

1.引领性。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与高职教育的互利共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形式和内容也在逐步完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由资深职业教育专家和行业专家拟定,由权威机构批准发布的指导性文件,对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指导性建议。

2.前瞻性。高职专业的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有3年左右的时间,他们未来开展工作生涯时间长达30—40年。因此,我们是为“未来”培养人才,而非过去、现在。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要从全局出发,从略微超前的学生的专业发展的角度、职业规划角度入手,带有一定的前瞻性。如是,通过标准和教学实施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未来行业的发展,满足企业的需求。

3.地域特色。专业教学标准的实践阶段多是以地方(省市)各个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形式呈现出来。各地高职教育的发展都离不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高职专业带有明显的区域化特征。从某种程度上讲,地方性专业教学标准是国家级层次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在不同地域的多样化发展,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工作和学习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改革的具体表现。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学标准,与本土专业设计方向相一致的产业经济的发展给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带来了新的契机。

4.稳定性与灵活性。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的人才需求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资深的服装企业设计总监、知名品牌的执掌者、服装行业协会的组织者、教学和行业经验丰富的院校专家教授都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一至两次的服装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研讨会议中,专家们围绕着行业、企业的需求开始讨论“未来三五年或者若干年服装企业需要哪些专业性人才”“企业需要的人才的能力和特点”“通过哪些课程内容的学习可以培养出这些人才”。笔者认为,一成不变和“朝令夕改”的形式均不可取,相对稳定的策略保障了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适度的灵活性则增强了新环境下的适应性。

五、“政校行企”四方协作模式

目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模式主要有校企合作建立分院(校)、“依托企业”建设实训实习基地两种模式。职业院校的“厂中校”“校中厂”充分利用了院校的教学、生活配套资源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活动[4]。教学标准的制定從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机制、职业精神培育、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规划与探索,以最终实现产教融合、互利共生的局面。换言之,多方互利共赢的模式才能有助于专业教学标准长期的实施和推广。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和研发,需要通过政府、院校、行业、企业等多方的协同才能够实现。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秉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理念,依托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中心、教学单位、科研处等部门,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探索出“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以“东莞市职业教育‘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指导委员会(简称委员会)为主体实施指导,以教学部门为主体实施执行专业教学标准的工作”。学院依托“政校行企四方协同,学产服用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校企合作基地,开展工学交替人才培养[5]。“学产服用”是指合作基地包括校内生产性实训(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中厂、厂中校等校企合作平台。按专业分别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修改与调整的会议,分别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学标准的修订,聘请的专家有行业专家、企业管理者、省内的职业教育专家、一线专任授课教师等。这样“打开门”来做专业教学标准是开放式的、与时俱进的,参加会议讨论的人员分配尽量全面,通过会议讨论专业教学标准的修改更为符合产业和行业的需要。如上图所示,在“政校行企”协同发展的闭环生态和系统之中,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院校成为人才的质量和素质的标准控制,是行业、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源动力。为了充分发挥“政校行企”在学院校企合作中的指导作用,学院充分整合校企合作资源,牵头成立了由政府部门、镇(街)有关部门领导专家、院校学者、行业协会负责人及企业代表构成的东莞市职业教育“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指导委员会。在委员会的组织框架下,构建了“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协同育人专家库”,专家库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的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组成。委员会及专家库的成立实现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由合作客体向合作主体的角色转变。以教学部门为主体,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教学部门根据委员会指导意见,成立了专业“政校行企”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专业教指委),以指导各个专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专业教指委的成立及运行,既提升了校企合作方参与专业建设的成效,也在健全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的同时,实现了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前置。

通过深化政府、院校、行业、企业(简称“政校行企”)合作,政府方面坚持以产教融合作为推动产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院校把教学、生产、服务、应用(简称“学产服用”)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促进学院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在产业发展、市场的竞争中催生出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涉及企业的营销、管理、设计研发、生产等部门;行业(协会)发挥统筹、组织、交流的桥梁,将政府、院校、企业资源进行统筹、协调,深化行业的参与、协作与助推功能;“政校行企”四者中,学校和企业构成的双向互动是互动最为深化的一对组合,学校教育和培养专业人才,负责“人才的输出”,而企业是专业性人才的市场需求方,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补充人力资源的流动和缺失。产业构筑了大的行业环境,政府是合作和交流的幕后推手,行业(协会)是信息、文化、资源交流和交换的平台,而院校、企业是横跨其间的枢纽,两者的利益联结更像是一座沟通互动的桥梁。政校行企多方互动,共同构建了从宏观到微观的、互利共赢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六、结论与建议

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是院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和指针。院校和专业要充分认识到专业教学标准的重要意义,积极统筹各方资源特别是产业资源实现专业教学标准的精准研发。在地方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深度协作下,富有地域特色的专业教学标准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精准育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政校行企四方协同,学产服用一体”的模式在专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积极互动,有助于推动教学标准的开发与专业教学的发展。在“政校行企”协同发展的闭环生态和系统之中,产教融合下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不断完善校企深入合作,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构成富有地域特色的教学体系和模式,为人才的质量和素质的标准画出“红线”,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推动行业、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产业顺利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徐礼丰.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研究和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4):196-197.

[2]陈年友,等.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4,(08):40-42.

[3]李政,徐国庆.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技術框架设计[J].教育科学,2016,32(02):80-86.

[4]徐超,等.产教融合的环保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与实践[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6,32(06):61-62.

[5]贺定修,等.高职“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5,27(09):22-24.

Current Situ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Models of Vocational-Technical Teaching Standard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GUO Xiao-xiao

(Dongguan Polytechnic,Dongguan,Guangdong 523000,China)

Abstract:The exploit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al standards i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carry out educational reform and high-skilled applied training.Integration of industry-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standards are the manifestation of deep cooperation between regional-economy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It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training program,the setting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educational objectives,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Drawing o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from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local colleges urgently need to formulate professional educational standards on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teaching reform;regional economy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产教融合教学改革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