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疆与边民社会”专栏导语
2020-02-16周建新
周建新
中国西南边疆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是多民族交错聚居,文化多样性与地理复杂性表现突出的地区,也是众多跨国民族跨界互动频繁的地区。这一特殊地区的边民社会长期受到民族学人类学界的关注,本期专栏聚焦于中国西南边疆各民族边民,推出6篇论文,分别从历史和现实维度探讨不同的研究主题。《民国时期中越边境对汛管理中的司法实践及其困局——以麻栗坡对汛督办档案为中心的分析》一文,从19世纪末中法两国勘定边界并创设对汛制度以管理中越边务问题切入,认为中越对汛制度的确立与实施,对中国西南边疆国防、外交以及边地社会治理与开发有着重要意义。作者在掌握翔实档案材料的基础上,以边民社会具体事件为例,揭示了对汛制度运行过程中具体的司法、行政事件所面临的多元复杂状况,以及边民社会中不同行为主体的能动性及边地社会的复杂性,为我们深刻理解特定时代的边民社会提供了生动的案例。《作为生存策略的理性选择:中缅边境地区边民离散与回归的人类学研究——基于临沧边境口岸区域4个沿边村的调查》一文,聚焦中缅边境地区边民人口的跨界流动,将不同历史时期边民跨越边界“离散”或“回归”的行为,绝大多数归结为“因生存生活而为之‘计策’”的理解。作者认为边民离散与回归的行为虽然具有包罗万象的内涵和解释,但归根结底多是围绕“以生为计”策略的理性选择。《阿佤山通道的形成及其在我国对外交往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和现实发展状况,提出了“阿佤山通道”概念,这对于我国西南边疆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交往交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国内学界的“走廊”“通道”甚至“路学”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中归难侨的实践——基于云南河口县的田野调查》一文,特别关注中越边境地区的归难侨群体,运用参与观察法与访谈法以归难侨回归中国后的生活为考察重点,探讨了经历跨国移民的归难侨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问题。《走向共赢:地方的经验和智慧——基于中越跨界民族劳工跨界流迁问题的讨论》一文,认为21世纪初以来,中越边境地区越南劳工基于经济动机的跨界流迁人口正呈倍增趋势。跨界民族劳工跨界流动网络的形成,推动了中越边境省市开展跨境劳务合作,积累了地方经验和智慧,形成了中越跨界民族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和机制,为建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效的地方实践经验。《边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跨境耦合效应——以中缅边境地区孔雀舞发展为例》一文,以中国和缅甸傣族边民所共享的孔雀舞为研究对象,认为傣族孔雀舞在中缅两国境内的传承方式和发展现状存在差异,这与两国不同的文化政策有重要关系。孔雀舞在中国境内的发展为缅甸边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缅甸境内传统的架子孔雀舞也为中国架子孔雀舞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