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项目施工机械租赁信息化思考

2020-02-16吕建乐LYUJianle

建筑机械化 2020年7期
关键词:需求方供应商工程项目

吕建乐/LYU Jian-le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1458)

近年来,工程机械租赁行业快速增长,据相关统计,截至2018年上半年,全国已经拥有超过1.2 万家企业从事相关工程机械租赁业务,工程机械租赁行业市场规模已达6 530 亿元。随着国内基建投资规模的增大,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设备租赁规模也逐年增加,单一大型施工企业年租赁数量突破10 万台套,租赁行业发展潜力较大。

1 工程项目施工机械租赁面临的困境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设备租赁面临诸多困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供需信息难以快速匹配 由于工程项目工地分散、信息闭塞的特点,造成项目设备租赁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传递到设备租赁供应商,耗时耗力,效率低下。

2)设备资源难以充分利用 由于供应商设备资源分布于全国各地,在寻求租赁需求信息时,缺乏统一的业务渠道,难以找到承租单位,容易造成设备资源的浪费。

3)设备租赁成本居高不下 设备租赁的供需双方在联系业务时,大多通过电话联系,采用这种方式,只是单一的点对点联系,不能形成全面的市场调查,加之电话询价缺乏竞价机制,难以有效降低租赁成本。

4)设备租赁信用评价机制缺乏 由于设备租赁的过程只有供需双方参与,没有在供需之间建立公开透明的评价机制,在租赁结束时,不能做到相互评价和相互监督。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设备租赁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于供需动态不平衡、竞争机制不充分和管理手段传统这三个方面。为了促进供需双方合作共赢,以共享经济理念为基础,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搭建设备租赁信息化平台,在供需双方之间建立公开透明和高效及时的在线竞价机制,为工程项目提供便捷高效的租赁服务势在必行。

2 工程项目施工机械租赁信息化建设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网约车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打车的方式,建立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现代化出行方式。利用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将线上与线下相融合,最大限度优化乘客打车体验,改变了司机与乘客之间传统的租车方式,节约了沟通成本,降低了空驶率。网约车就是借助信息化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乘客与司机之间建立了信息化租赁平台,开创了“人租车”的全新体验。

借鉴网约车运行模式,借助信息化软件,通过搭建设备租赁供需信息平台,建立设备需求方与租赁供应商之间的网络沟通窗口,打破原有的线下电话招租的低效模式,开展线上设备租赁。实现工程项目即时发布设备租赁需求信息,网上注册供应商即时报价,自动形成租赁资源清单,完成在线竞争性选择。供需双方通过平台实现租赁信息的收集和竞价,实现数据流通更快捷,响应时间更及时,租赁过程全公开,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设备租赁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

1)实现供需双方实名注册认证 需求方和供应商根据平台指引提供信息完成注册,供应商须提供企业营业执照、资质等材料信息,在通过资格审核认证后方可开展租赁业务。

2)租赁需求发布 需求方通过平台发布其项目、寻租设备及供应商要求等需求信息;供应商可快速发布其设备信息,用该平台对外展示,并及时推送给需求方。

3)供需信息智能匹配 平台快速智能匹配满足需求的供需双方,并提供信息及时推送功能。同时供应商可通过手机APP 进行即时响应,高效便捷。

4)竞价选择 供应商获取到租赁需求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快速需求响应,通过信息智能匹配,自动形成租赁信息资源清单,需求方通过综合比对,选择合格的租赁供应商。

5)供应商评价 为供应商提供的设备机况、服务效果等提供评价功能,通过应用评分算法,为供应商提供信用评分评级功能,方便需求方快速筛选供应商,便于优质供应商资源体系的建立和维护。

3 设备租赁信息化平台的优势

与传统的设备租赁方式相比,设备租赁信息化平台具备以下优势。

1)一呼百应的租赁模式 租赁需求一经发布,符合需求的众多供应商可以及时收到租赁需求信息,可通过移动APP 及时响应,高效便捷。

2)真实严格的认证方式 平台所有注册供应商均需进行实名认证,实现供应商准入审核体系与国家公安、工商、税务和征信系统联网互通,通过严格审查,确保其信息真实性。

3)不断完善的“三清单”机制 通过长期连续的梳理完善,形成供应商清单、设备清单和服务清单等三清单及相关标准与管理机制,支撑租赁业务与监督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4)不断累积的信用评价机制 供需双方可以对租赁服务相互评价,通过模型算法,对供应商进行信用评分,建立长效评价机制。

5)实现租赁信息的高效对接 通过平台拓宽了信息渠道,打破工程机械供需双方传统线下联系的低效模式,通过平台建立起租赁业务实时、高效和快捷的对接渠道,拓宽了租赁业务服务范围和内容,提高效率,降低租赁成本。

6)规范租赁市场秩序 通过平台的长期使用,可以整合租赁资源,降低供需信息不对称形成的无效租赁成本,实现设备租赁公平竞争和互惠互利;通过综合评比、商家评分等措施,定期整治平台恶意竞价、虚假信息等违规行为,使得平台更加透明高效,建立工程项目施工机械租赁行业新生态。

可见,施工机械租赁信息化平台的目标和功能定位类似于网约车平台,不仅可以解决租赁信息不畅、信息匹配时间长的问题,实现从线上信息发布到供应商终选的一站式便捷服务,还可以有效解决服务采购管理事项的依法合规问题,实现供应商线上审核注册和背靠背竞标等公正合规的管理需要,充分体现平台注册供应商和租赁终选供应商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4 施工机械租赁信息化平台应用展望

随着设备租赁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在该平台的基础和架构下,拓展延伸,开展赋能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设备远程管控功能,借助物联网和GPS 等技术,利用机械设备的轨迹跟踪、油耗监控、状态检测、利用率分析等智能管理功能,可以实现对现场租赁设备的智能管控,实现管家式服务。

1)智能管理 只需要在现有平台上预留数据接口,在租赁设备上外接硬件与平台软件对接,可以对租赁设备的轨迹、油耗、工作状态等使用数据进行统计。

2)智能评价 汇总承租方和出租方的评价信息,按照活跃程度、专业程度、及时程度、服务能力、诚信度等形成动态评价等级。

3)全产业链平台建设 增加配件、周转料等租赁销售板块,增设设备检测、维修、监理等服务功能,扩大形成全产业链平台。

4)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服务 通过对众多用户不同使用条件下积累的数据经验,进行深层挖掘分析,实现智能化推介分析功能。比如可以依据设备租赁过程中对于距离、价格、故障率、服务情况等供需双方评价内容,实现智能分析,自动提出优化建议以供筛选。譬如通过分析配件、周转料采购用户浏览范围、购买能力、交易记录、喜爱偏好等使用行为,实现智能化推介。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形成平台活动、设备租赁活动、商城交易数据等各项活动分析报告,其中平台活动分析包含平台各版块利用率、平台服务效果、供方活跃度、租赁成交率等内容以及对各类设备租赁指导价动态调控提出数据建议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 结语

施工机械租赁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供应商审查注册,设备租赁信息发布、需求响应、资源收集和竞价选择,需求双方评价等在线功能,功能齐全,优势明显,既解决了供需双方的现实问题,又解决了市场规范和租赁业务中的管理问题,在工程项目和设备租赁供应商之间架起一座信息传递和业务交易的桥梁,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服务,其应用前景将广阔。

猜你喜欢

需求方供应商工程项目
云制造环境下人力资源需求的评价与选择方法
面向软件外包平台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研究
共享单车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推荐供应商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