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电力通信设备管理及运行维护分析

2020-02-16丁妍文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4期
关键词:电力通信光缆设备

丁妍文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物资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052)

0 引言

在电力系统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电力通信逐渐成为行业的专用通信网络,它可以有效解决公网发展速度慢的问题,满足电力部门发展需求,促进电力行业的稳定运行。电力通信网络下,电力通信不仅能为现代化管理、商业化运营和自动化电网控制提供管理服务,同时也是自动化调度系统和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运行基础,能够为电力市场实现商业化运营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电力通信是电力系统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础。

1 电力通信设备管理

1.1 提高管理重视程度

提高对电力通信系统管理的重视程度,就是要以电力通信设备的专业管理和基础管理为主要抓手,做好信息的保密和安全管理工作:针对电力通信设备中的突发问题进行有效应对,提升应急处理能力;针对电力通信设备实施专业检查,将其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准确排查处理,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电力通信设备和整个电力通信系统进行全面监察,重点做好隐患排查和机电保护工作;以新投入运行的设备作为入手点,妥善管理相关施工工业和运行资料,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培训工作;针对相应的检修工单,要严格按照具体流程进行处理。

1.2 定期检查通信设备

针对电力系统中的电力通信设备、机房环境和通信光缆等内容实施专项检查,从而充分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运行环境。对通信光缆进行全面排查的过程中,主要包括纤芯质量、ADSS光缆、OPGW 光缆、标识标签、光缆接头盒、引导光缆等。针对自主检查中的各种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校正处理,促进各项整改措施的有效落实,避免因为通信光缆问题所导致的电网安全生产事故,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力通信的运行风险。在检查电力通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机房中的运行环境质量时,需要对设备运行环境中的入口房间、机房监测系统运行状态、防火条件、安全授权、通风、加热、不间断电源、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湿度状况和温度状况等进行全面检查,对通信设备的通信电源记录、维护状况、交换机运行状况、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操作状态、电力通信设备的警报状态等内容进行彻底排查。

1.3 增加人力资源投入

对电力通信设备的管理工作需要适当增加人员配置,包括光路路由、配线模块、光缆等设备方面增加管理人员数量,同时组织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从人员层面入手,为电力通信设备的管理奠定良好基础。细分管理责任和具体管理任务,保证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提高设备的管理效率。相关单位部门还要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监督,尤其是日常发展过程中各种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尽管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一个小小的失误便会引起一连串的故障问题,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管理,从而确保其拥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基础技能完成各项操作工作,降低因为人为事故留下各种安全隐患,严格检查监督相应的工作流程,按照安全制度要求实施各项工作[1]。

2 电力通信设备的运行维护

2.1 制定完善的管理标准

电力通信设备相关运行维护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整体较为复杂,在针对电力通信设备实施运行维护的过程中,还需要针对组织、经济和技术进行综合维护,从而促进设备整个运行周期内各项环节的有序实施。在设备的运行维护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管理维护问题,针对这种现象,需要对电力通信设备进行重新检查,从而准确定位问题出现的具体位置,实施针对性的维护策略,提高设备运行维护的实效性。在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发展过程中,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是电力通信设备,同时也是电力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有效的维护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质量,促进电力系统实现安全持续发展,提升电力通信系统运行质量,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电力服务,同时还能进一步降低电力通信设备的运行成本。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不断强化自身的设备运维管理能力。

工作发展的基础是标准化,为此需要制定完善的参考标准,从而在电力通信设备后期的维护管理运行中能有所参考。标准化还能为技术质量提供可靠保障,从而促进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电力通信设备运行维护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管理标准,从而使设备运行管理更加标准化,保障设备运行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形成一种相对完善的运行维护管理体系。

2.2 实施统一维护管理

电力通信设备的运维管理中,无论是前期工作还是后期工作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为此需要从整个周期入手,对电力通信设备的运行发展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分析,合理控制设备各个运行环节中的产出和投入比例,并对设备全部运行周期中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分析,结合相应的分析结果,进行合理调整。电力通信设备管理中,还需要加强专业和部门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统一管理,使电力通信设备的安装、操作中的维护管理工作能够高质量、高效率的实施[2]。

在电力通信设备的运行维护中,还需要做好相应的设备记录工作,具体包括设备维修中的故障表现、应用性能、影响范围以及故障消除时间和质量缺陷等问题,在进行全面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各种经验教训。在设备检修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相关缺陷设备的更新换代和重点检修工作,确保电力系统供电过程中不会因为个别的故障问题而对整个系统运行造成不良影响。在电力通信设备的运行维护中,还需对设备的应用寿命、应用性能、应用状态、综合质量等进行准确评估,制定电力通信设备的考核机制和状态评估机制,从而在后期的运行维护过程中能够充分结合上次的评估结果有重点地开展维修工作。尽快实施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保证设备应用性能和健康质量。相关检修人员还需要结合每次的设备维护进展,不断完善电力通信设备运行维护制度,形成标准规范。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操作,确保在规定制度范围内做好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提升设备的维护质量,不断提高设备的应用寿命。

2.3 针对电力通信设备实施目标管理

通过目标管理对电力通信设备实施统一的维护管理,提升设备的维护效率,保证设备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进一步增加电力通信设备的应用寿命。在运行维护管理中,还需要系统分析各种投入、产出比例、投资方面的内容等。管理中还需要对各种系统、尖端设计运行状态和相应的故障问题进行准确分析,优化系统运行质量,对电力通信设备进行优化调整,保证设备供电质量。在后期的维护管理中,还需要实施重点检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3]。

可靠性管理也是一种有效的电力通信设备运维管理模式。在运维管理中,需要先创建完善的指导评价分析预测系统、可行性管理系统。前期管理维护工作中,需要重视电力通信设备的经济性和技术性,主要相关采购信息对于电力通信设备运行维护的影响,预防因为初期投入过少而缩减设备采购方面的资金投入,从而导致设备的后期养护维修费用增加。需要对设备进行合理的维护、应用,降低后期的设备维护概率,实施区域化和集中化融合发展的管理管理体制,提高设备的响应时限和维护质量。通过社会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方法,将独立性的外围设备通过代维形式推广到整个社会,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核心设备维护方面。

2.4 融入信息管理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到社会各个行业,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新型管技术。首先,将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融入到电力通信设备的运行管理过程,需要联合网络监控和基础性信息设备形成一种相对完善的信息维护管理体系,对于集中化信息控制系统而言,结合信息运维管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设备应用效率,促进相关维修成本和人力资源投入的有效降低。与传统维护管理方式相比,它可以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优化管理目标;通过充分掌握电力通信设备的初始运行状态,加强相关维护人员的培训管理,健全混合检修制度,从而提升设备的维护管理质量。其次,相关维护人员在选型初期就需要对设备的设计、调研、安装、验收等工作进行全面了解,从而为后期的设备更新换代、故障排查和技术改造奠定坚实基础。再次,专门负责电力通信设备运行维护的相关部门机构需要定期组织各种技术会议,并充分结合该区域中电力通信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制定规范的技术管理标准。在设备的后期维护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落实,从而进一步提高检修工艺的规范性,提升设备的维护管理水平。最后,相关维护部门还需要制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创新运行维护管理模式,提升运行维护管理质量。

3 结束语

电力通信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相关施工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设备维护管理,管理人员需要提高设备管理重视,提升设备的管理水平,保障电力能源的稳定供应和安全供应,促进企业的顺利发展,进而加快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

猜你喜欢

电力通信光缆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调试新设备
智能电网中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探讨
铺条长长的海底光缆
多光缆的光纤通信信号多路传输系统
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专网中的应用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冷接技术在电力通信的应用
电力通信直流电源及其维护措施探析
浅谈光缆连接器的小型化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