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氤氲之源流发展考*

2020-02-16秦一鸣张建伟

医学与哲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阴精氤氲阴阳

秦一鸣 张建伟

氤氲,又作“絪纭”、“絪缊”。首见于《易经·系辞下传》:“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即天地之间,阴阳二气交互,则万物化成;男女雌雄交合,则万物化生。今常以“氤氲之时”代指女子经间排卵期。现欲探氤氲之起源本意,理氤氲之发展脉络,论氤氲之妇科应用,力求继承和发展圣贤之论。

1 氤氲之起源发展

氤氲一词最早见于《易经》,属哲学领域,在文学艺术和医学等领域亦有应用。

1.1 哲学领域

《周易学说·卷七》:“孔颖达曰:絪缊,相附著之义。二气絪缊,共相和会;本义云:絪缊,交密之状;刘沅曰:絪,麻枲。缊,绵絮。借喻天地之气缠绵交密之意。”“氤氲”一词,本意为烟云弥漫的样子,亦指阴阳二气融合为一,二气交融则生万物。后代哲学家或引《易经》“天地絪缊,万物化醇”原文为据进行论述,或取其烟云弥漫之本意为用,如《易冒》中“夫天地氤氲,上下交媾,阴阳磨荡,故坤建未而尽酉,以互合于乾,此二老之所以能变化也,少则不然。盖老变少不变,天道之常也”即是如此。明代哲学家王夫之,更将“絪氲而化生”的理论作为其哲学思想中辩证法的逻辑起点,“天不听物之自然,是故絪缊而化生。乾坤之体立,首出以屯。雷雨之动满盈,然后无为而成”,认为“絪氲者气之母”,而“天地万物从一气而生”[1],故“天地絪缊,万物化醇”。道家著作《性命圭旨》中提出“人禀氤氲之气而生”,亦将氤氲作为生命的起源。

1.2 文学艺术领域

氤氲亦多用于文学领域,常取其烟云弥漫之意。唐代诗家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清代《历朝诗集》“每日放云一囊,四壁氤氲袅动,如在岩洞”。另有用其无形之气散布之意,如《天仙道戒忌须知》中“得成如云如雾,下护玄关,上腾夹脊,随其真气氤氲升脑,时得天罡恩加炁照,亦得与真炁径化玉液焉,不亦幸乎”;《古书隐楼藏书·天仙道程宝则》“汝每以凝神一句谓有语病,汝不得凝之一字神理,所谓凝也,先以目光注所凝处,微以意敛真气,氤氲四归”。另有许多,总取氤氲之气体散布之意为用。另于绘画领域多用于水墨画,形容水墨渲染散布之貌,清代山水画巨匠石涛《石涛画语录》讲“化一而成氤氲,天下之能事毕矣”即为此意。

1.3 医学领域

借天地日月之象参悟生命奥理,是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之一[2]。纵观古代医籍,氤氲一词的应用多取其本意,或阴阳和合之意。医学领域的应用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理赋于天者德也,形成于地者气也,天地氤氲,德下流而气上薄,人乃生焉”(《灵枢·本神篇》),便取其阴阳二气相合之意;而“又曰上焦如雾者,阳气氤氲,以生津液也”(《阴阳脏腑总论·脏腑分十二官》)及之后清代《灵素节注类编》中“又曰上焦如雾者,阳气氤氲,以生津液也”、《医原》中“手少阳属三焦,足少阳属胆。三焦具真阳之火,其体虚润,其气氤氲”之类,则取无形之气散布、缠绵交密之意。

氤氲应用于妇科领域亦取其阴阳二气和合相交,化生万物之意。明代袁了凡《祈嗣真诠》中提出的“天地生物,必有絪缊之时;万物化生,必有乐育之时……此天然之节候,生化之真机也”是氤氲理论最早出现和应用于妇科领域,阐述了万物有时,种子受孕当取“的候”、“真机”,即氤氲之时;《妇科心法要诀》中“男子聚精在寡欲,交接乘时不可失,须待絪缊时候至,乐育难忍是真机”,均论述了氤氲之时,阴阳二气相接,互相转化,宜种子受孕,与现代医学中排卵期的概念本意相通,沿用至今。

2 氤氲之临床应用

女子月经按照阶段的不同分为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行经期重阳转阴,经后期重阴,至经间期重阴转阳,经前期重阳,周而复始,形成月经周期节律[3]15-16。若经间期阴阳转化正常进行,则真机至;若此时阴阳转化失常,或素有不足,可导致女子经间期阴道流血等,甚则影响排卵。

2.1 重阴转阳,血气氤氲如常

中医理论认为,月经过后,女子血海空虚,阴精不足;而后随着月经周期演变,阴血渐增,按太极阴阳钟的运动规律,重阴之时,阴阳失衡至极,若要纠正这种失衡状态,阴精要通过转化将有余之阴让位于不足之阳,重新趋向动态平衡,继而开始新的阴阳消长运动[4]。故此时精化为气,阴转为阳[5],可见氤氲状、弥漫的血气活动[6]。若此时阴阳如常转化,阴阳平衡,则“的候”到来。

当代诸多医家基于氤氲之时的阴阳转化特点提出了适宜此时的用药方法,如夏桂成主张此时以活血化瘀为主,常用当归、丹参、赤芍、泽兰叶、茺蔚子、红花、香附等品;王小云认为,氤氲之时重补阴精方能促进阴阳顺利转接,避免阴不制阳,临床上多加以滋肾益阴之药,如熟地黄、黄精、白芍、女贞子、旱莲草等[7];张良英认为在经间期应以补肾滋阴养血为主,另可配伍补阳药以达阴阳平衡,促使阴阳转化协调[8];吴克明认为,经间期是月经净后,血海空虚、冲任衰少、经气由衰到盛之转折,由阴转阳之时,精血渐充,宜补肾疏肝等[9]。

2.2 氤氲转化失常,血溢脉外

肾为先天之本,肾中阴阳维持女子月经周期阴阳转化。氤氲之时精血充盛,阴长至重,后精化为气,阴转为阳,“真机”至。《女科经纶》中提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癸为壬癸之水……癸为阴水”。氤氲之时阴道流血,多由阴阳失衡所致。若素体阴虚,癸水有所匮乏,氤氲之际阴虚阳亢,易迫血离经;阴精不足,阴损及阳,阳气无力摄血;素有湿热,或瘀阻胞络,氤氲阳气内动之时,阴阳转化失常,损伤阴络,血溢脉外。故常以滋肾养阴,或清利湿热,或化瘀止血之法治之[10]。目前,两地汤合二至丸是治疗经间期出血肾阴虚证最常用的处方[11]。卢苏将经间期出血分为郁火、湿热、血瘀三种证型,主张施方动静结合,调燮阴阳,辨证施治[12];高月平认为治疗经间期出血应以滋补肝肾之阴为主,维持阴阳平衡,另兼清热泻火、固冲止血,水足火平,则诸症消失[13];王秀霞结合氤氲期的生理特性,提出肝阳不足、疏藏失职是经间期出血的主要病机, 将温补肝阳、理气调经作为治疗此病的首要原则,温肝理气,以温煦胞络冲任,使肝阳气升发条达,疏藏功能正常发挥,阴阳转化协调,经血藏泄有常[14]。

经间期出血亦与心火偏亢有关[3]26。心火妄动易耗损阴精,使阴长不利;且心肾相接,水火既济。若平素多烦躁焦虑,心火炽盛,下灼肾阴,肾阴亏虚无以化阳,则见阴阳不相顺接,虚火内动,血溢脉外。可同治心肾,滋阴潜阳,充盛氤氲之时阴精,使有余之阴让位于不足之阳,阴阳转化如常,则经间期出血可愈。

此外,亦有医家提出经间期出血应对不同月经阶段分期论治,主张“调周治本”,使女子月经各阶段阴阳转化如常,则氤氲之时出血自止。钱秀娟等[15]在夏桂成调周法的基础上提出,经间期出血治疗重在经后,以滋阴养血为主;经间期在前法基础上加用补肾温阳之品;至经前期养血活血以助经行;行经期则着重于祛瘀除旧,循环往复,使阴阳转化顺利进行。

2.3 氤氲转化失常,阻碍受孕

“重阴必阳”是氤氲之时的主要特征之一。夏桂成[6]认为,氤氲之气的目的有三:其一, 上传下达, 在重阴的刺激下阳气内动,精卵欲排出之前,籍冲任胞脉上传心及脑,心脑活动,下达冲任子宫,行其排卵活动;其二,卵巢活动,卵泡破裂,排卵,即肾精成熟而排出;其三,输卵管冲任活动, 推动精卵受孕并移至子宫内。此时若气血失调,阴阳转化失常,阴阳失衡,则影响卵子成熟及排出。排卵障碍是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排卵障碍性不孕占不孕症的20%~40%[16]。中医治疗常以行气活血为主要治疗原则,促进阴阳转化和血气活动,活血通络,有助于阴阳转化,促进卵泡破裂,卵子排出,以利种子[17]。常用当归、丹参、赤芍、泽兰叶、茺蔚子、红花、香附等品,在活血化瘀同时亦主张滋肾阴、温肾阳、清利湿热、清火解郁等方法[18],以顺应阴阳转化的氤氲之征,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促进卵子排出,易于受孕[19]。

中医古籍包含着实践、成书与流传的过程,每一部古籍都是一部漫长的历史[20]。纵览古籍,回溯历史,氤氲一词自西周《易经》出现至今,流传久远,无论哲学、文学、医学领域均应用广泛。自袁了凡先生将其应用于妇科学领域之后,明清时代妇产科学迅速发展,氤氲之时理论得以继承与应用,至现代妇科学与女子经间排卵期意义相通,应当为我们所重视和利用。本文引古论今,追溯氤氲之源头和本意,梳理氤氲之发展和应用,力求丰富中医理论,为临床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阴精氤氲阴阳
氤氲茶香,纸短路长
秋分
——以“收”为主 多酸少辛
氤氲的温情,混沌的大美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氤氲豆角香
氤氲的诗意
服药先分阴阳
法于阴阳
11月养生
健康养生月历(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