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综合提升技术

2020-02-16但慧娟程丽敏

江西建材 2020年2期
关键词:标线护栏路段

但慧娟,程丽敏

1.中咨泰克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6;2.北京建达道桥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6

山区低等级公路是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担负着居民日常生活、出行、运输、急救、消防等重要作用。目前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指标较低,存在路基宽度窄、曲线半径小、纵坡大、视距不良及临水临崖路段等多方面问题,交通安全形势非常严峻[1]。

1 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设计存在的问题

山区低等级公路在新建、改扩建及升级改造过程中,受到山区地理环境和建设资金的影响,经常采用设计指标的极限值,加上周边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很多高风险路段,这些高风险路段很难通过实体改造进行改善。

针对山区低等级公路安全设施缺乏和交通安全事故率高的问题,国务院、交通运输部相继发文,要求对现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特别是农村公路)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隐患排查,重点针对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路段实施生命防护工程。

通过对多省份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外业的调研结果来看,现状国内很多山区公路仅实现了“通”的功能,普遍存在资金投入有限,建设标准低、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存在较大的机械性和随意性,交通安全设施不足或交通安全设施设置不合理的现象。统计调研结果发现山区低等级公路安全设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安全设施数量不足。通过调研发现,一般山区低等级公路仅在通行条件极差的位置设置有限的警告类交通标志或者防护护栏,在规范规定需要设置防护设施的隐患路段或者低指标路段,缺少相关安全设施。

(2)安全设施规格偏低。通过调研发现,一般山区低等级公路设置的安全设施如标志、标线、护栏等均按照道路建设当期较低标准设计,如道路警告标志版面尺寸较小、路侧危险路段采用简易防撞墩而非设置护栏或者未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标线厚度薄、逆反射系数低、夜间指引效果有限等。

(3)视线诱导设施不足。通过调研发现,视线诱导设施的设置较少,仅有少数地方设置示警桩或道口标柱,缺少线形诱导标和轮廓标,加之山区低等级公路照明不足,夜间视认性不好,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4)路权分配不当。山区低等级公路为山区村镇出行的要道,穿村镇段交叉口和路侧干扰多的路段,提醒警告、禁令标志、标线等不足,易造成安全事故。

2 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设计的特点

由于交通安全设施在我国实践时间较短,《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和《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有较长时间未修订,《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补充,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目前仅罗列了部分特殊路段的指导方案,在实践中还有较大不明确性。

针对上述情况,结合《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公路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 -2017)[2]和《公路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 D81/T-2017)[3]等,对山区低等级公路安全设施设计(标志、标线、护栏、视线诱导设施等)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提高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水平。

(1)采用合理的标志设计方案。现状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标志规格一般根据设计速度(如30Km/h)选定,警告标志三角形边长70cm,禁令标志直径60cm,尺寸规格偏小,视认性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同方向只有1 条机动车道的公路,最高限速70Km/h,建议山区低等级公路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按照40~70Km/h 选取尺寸,警告标志三角形边长90cm,禁令标志直径80cm。通过采用较大尺寸的标志版面,提高明显提升标志的视认性[4]。山区道路路侧野生植被较茂盛,采用价格便宜的单柱式警告或者禁令标志易被植被遮挡,无法体现标志的警告、禁令作用,建议在设计山区低等级公路重要警告或者禁令标志时可通过采取悬臂结构类悬空支撑方式,降低植被遮挡的影响。

(2)采用合理的标线方案。根据《公路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 D81/T-2017),三级公路可不设道路边缘线。根据调查,在夜里山区行车时,由于缺少道路边缘线,驾驶员对道路边界的判断减弱,存在较大的行车安全隐患。建议在山区低等级公路视距不良路段、运行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 的路段、车道数或车道宽度有变化的路段及连续急弯陡坡路段设置符合规范指标要求的道路边缘线,提醒驾驶员注意道路边界[5]。山区低等级公路在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穿村等路段易因超速行车造成严重的安全后果,建议设计中在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穿村等路段增设减速振动标线或彩色薄层铺装,通过震动感或明亮的颜色提醒驾驶员减速谨慎行车。

(3)合理设置护栏的防护等级及设置位置。护栏防护等级的选择:《公路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 D81/T-2017)对护栏的设置条件和防护等级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路侧净区不满足要求应设置护栏,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速度较低,一般设置C 级护栏,在事故严重程度高的情况下,才设置B 级护栏。建议在低等级公路设计中合理选择护栏的防护等级,在经济和防护效能中取得平衡。护栏设置位置: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关于公路限界的规定:三四级公路侧向宽度为路肩减去0.25。即山区低等级公路土路肩可以用来设置护栏的宽度仅为0.25m,而护栏设置需要土路肩宽度为0.5~0.75m,建议在低等级公路设计中应通过加宽路肩的方式为护栏设置预留足够的空间。

(4)视线诱导设施。《公路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 D81/T-2017)规定: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的视距不良路段、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 的路段、车道数或车道宽度有变化的路段及连续急弯陡坡路段宜设置轮廓标[6]。在山区低等级公路线形指标低、照明条件不足、建设养护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低成本、逆反射性好的轮廓标,并通过合理设置线形诱导标的设计方案提高特殊路段的视认诱导效果。

3 重点路段的安全提升设计方案

(1)急弯路段。建议首先清理视距障碍物,在曲线两端设置减速振动标线、急弯、连续弯路或者反向弯路等警告标志、限制速度20Km/h 或者30Km/h 标志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急弯路段道路中心施画禁止跨越对向超车的黄色实线或物理隔离设施禁止跨越对向超车,曲线段外侧设置轮廓标和线形诱导标,进行视线诱导,最后根据路侧的危险情况完善防护设施设置方案。有条件情况下,在弯道前20~30m 设置减速路面,并进行弯道加宽。

(2)陡坡路段。建议在陡坡前设置限速标志、陡坡警告标志、减速振动标线,道路中心施画禁止跨越对向超车的黄色实线,根据路侧的危险情况完善防护设施设置。有条件情况下,利用缓坡地势或山凹增设简易式紧急停车带。在长大下坡坡顶前设置限速标志、连续下坡警告标志和横向震动减速标线或纵向视觉减速标线,提醒驾驶员进行速度控制。在长大下坡路段中设置下坡余长、陡坡路段减速慢行标志、完善避险车道预告标志设置,便于驾驶员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判断。

(3)视距不良路段。通过清理视距三角形内的障碍物,在弯道外侧安装公路用凸面镜,改善弯道通视条件;提前设置鸣喇叭、限速和禁止超车标志,提醒驾驶员注意谨慎驾驶;施画横向振动减速标线,提醒驾驶员进行速度控制。

(4)平交口。低等级山区公路交叉口往往采用无信号控制交叉口设计方案,为保证行车安全,在设计中首先合理考虑交叉口的渠化方案,如通过加铺转角完善交叉口设计,其次完善平交口通视三角形设计,保证通视三角形区域内无障碍物;再次确定路权,对次要道路实施停车让行或减速让行控制,合理增加物理性减速设施,降低支线汇入干线的速度,最后通过增设信号灯和智能设备等方案,提高重点平交口安全系数。

(5)穿学校、村镇路段。低等级山区公路在穿越学校、村镇时,行人、非机动车及牲畜的横向干扰较多,应设置学校、村庄警告标志、限速禁令标志,合理考虑人行过街需求设置人行横道标线、并完善人行横道警告标志和黄闪灯设计,有条件时建议增加物理减速设施(减速丘或减速路面),给车辆以必要的警告和降速提示。

4 小结

本文通过针对性的完善山区公路标志、标线、防护设施、视线诱导设施设计和加强重点路段安全提升设计,在不改变现有山区低等级的线形条件下,提出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综合提升技术,以提高山区低等级公路的交通安全水平,对保障山区低等级公路的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标线护栏路段
冬奥车道都有哪些相关路段如何正确通行
热熔标线施工必备『神器』
部、省、路段监测运维联动协同探讨
A Survey of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fo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s With Irregular Pareto Fronts
高速公路护栏碰撞监控系统探讨
基于Arduino单片机的智能多功能护栏设计
基于XGBOOST算法的拥堵路段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基于改进Canny算法的道路标线自动识别及定位
不要跨越护栏
上海市中环路标线调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