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难攻坚 升级服务引领湖北禽业新发展
——湖北省家禽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2020-02-16

养殖与饲料 2020年1期
关键词:家禽业家禽湖北省

杨 砚

湖北省家禽业协会,武汉430064

各位会员、各位嘉宾:

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隆重举行湖北省第六届禽业发展大会暨湖北省家禽业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理事会,对各位代表、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湖北省家禽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任期已满,即将换届,今天,受第六届理事会的委托,向本次大会报告过去4 年工作情况,请予以审议。

1 取得的工作成绩

4 年来,我省家禽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据湖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 年我省家禽存栏34 706.88万只,出栏53 244.82 万只;禽蛋产量171.53 万t,同比增2.0%;禽肉产量71.35 万t,同比增2.5%。2018 年湖北省蛋品出口位列全国第一,其中供香港、澳门鲜蛋3.9 万t,出口创汇6 760.2 万美元。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 年我省禽蛋产量为全国第6 名。

过去的4 年里,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以及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下,协会围绕服务、协调、维权、管理、自律及自身建设等职能,积极组织行业活动,搭建行业交流平台,着力聚焦行业热点,发力破解行业难点,有效地开展了工作,减轻了行业损失,提高了会员竞争力,促进了我省家禽产业的健康发展。

1.1 聚焦行业困境,积极破局解困

1)应对H7N9 流感疫情,促进行业健康发展。2017 年春,我省H7N9 流感疫情进入流行期,H7N9疫情的负面影响,对我省家禽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省家禽行业面临空前困境。为了有效应对困境,解决行业困难,协会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①及时召开“湖北家禽行业应对H7N9 座谈会”。协会于2017 年2 月24 日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湖北省家禽行业应对H7N9 疫情座谈会”,省畜牧兽医局领导和陈焕春院士等行业专家60 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人员从产业损失、企业生产自救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激烈而有成效的讨论。

②专题报告H7N9 对我省家禽产业影响。根据座谈会精神,2017 年2 月25 日,协会及时向省畜牧局提交了《关于最大限度降低H7N9 疫情对我省家禽产业影响的报告》,报告详细阐述了H7N9 对我省家禽产业影响、原因、造成的严重后果及提出了多项合理化建议。

③引导媒体客观报道H7N9 对家禽产业影响。协会联合湖北日报社记者,分赴浠水、天门、新洲等地市县进行现场调研和实地采访,实事求是地将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和损失进行报道,通过湖北日报平台,向社会传递客观信息,同时借助湖北日报行业地位,引导其他媒体进行客观、真实的报道。

④上书省卫计委,强烈要求规范H7N9 名称。针对部分媒体的不规范报道,协会应会员要求和意见,专门发函至省卫计委(应急办)和其分管领导,强烈要求省卫计委在以后的疫情发布及相关报道时,规范使用“人感染H7N9 病毒”名称,不再使用“人感染H7N9 禽流感”之称谓。

⑤举办吃鸡吃蛋活动,引导群众正常消费。针对H7N9 疫情引起的家禽产品消费恐慌现象,协会于2017 年2 月24 日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吃鸡吃蛋”活动,邀请政府部门领导和行业专家学者带头“啃鸡腿、喝鸡汤、吃鸡蛋”。以此消除民众的疑虑,引导消费者正确消费,提振禽产品消费信心。

协会多措并举,适时缓解了H7N9 疫情对我省家禽行业的伤害,保证了我省家禽产业的健康发展。

2)应对自然灾害危机,汇报行业诉求。2016 年7 月,我省普降大到暴雨,全省各地均有家禽养殖户受灾,其中黄冈、武汉等地较严重。2018 年年初,我省遭遇2 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部分家禽被冻死和房舍倒塌。2 年2 次的恶劣天气对我省家禽业的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为切实做好灾害防范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灾害发生后,协会在第一时间向行业下发了《关于做好灾害防范及损失摸底上报工作的通知》,对行业灾情和损失进行紧急摸底,并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做专题汇报。

2016 年7 月,武汉市新洲区受灾严重,损失较大,协会了解到灾害实情后,及时向会员发出爱心募捐倡议,得到了许多富有爱心会员的响应,捐钱、捐药、捐苗,帮助灾区渡难关。在此,我再次代表协会向积极奉献爱心的会员表示衷心感谢,感谢你们的善举!

3)应对土鸡蛋危机,发展地方鸡产业。我省是国内土鸡产销大省,占有全国较大的市场份额,但随着新闻媒体对土鸡蛋问题的报道,我省地方鸡产业和“土鸡蛋”的生产和消费受到极大地限制,严重阻碍了我省地方鸡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消除障碍,解决困难,协会于2019 年3 月27 日在省畜牧局召开“湖北省蛋业发展研讨会”,邀请了主管部门领导和行业专家共同探讨应对之策。会后,协会按照会议精神及时行动:一是于2019 年3 月成立了以陈焕春院士为主任的湖北省土鸡产业发展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二是下发了《关于规范我会会员单位“土鸡”及“土鸡蛋”销售宣传的指导意见》,以此来应急指导我省地方鸡产业生产。同时采取长远措施,启动“土鸡蛋”团标的制定工作,目前“土鸡蛋”团标已评审通过。我省“土鸡蛋”团标的制定为全国首家,此举得到了人民网、新华网、农民日报、湖北日报等10 多个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并在农业农村部官网转发,极大地宣传了我省家禽行业。

为了配合土鸡蛋团体标准的实施,协会持续开展地方鸡生产方式认证工作,助推地方鸡发展。协会为此特联合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省农科院对生态养鸡生产方式进行认证,会员若有认证需求,可随时和协会秘书处联系沟通,协会将全力支持会员,邀请专家,上门认证。

4 年来,行业还承受着诸如产能过剩、经济下行、需求下降、成本提高、资本进入等压力;面临着周期性明显,行情波动性大,利润不好把控等诸多挑战和不利局面。为了改变此状,保证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协会通过发挥专家顾问和全体会员的智慧,群策群力,确定了规避风险和提高竞争力的破局之策。

4)借助金融工具,合理规避风险。为了帮助养鸡户规避风险,协会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利用保险,转移养殖风险。规模化养鸡属高投入、伴随着较大风险的产业,家禽保险能够很好地转移养殖风险,将家禽保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畴,通过财政支持,来完善企业发展是家禽业保险发展之路,为此,协会联合省扶贫开发协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组成家禽保险调研团队,于2019 年8月对新洲区、浠水县、京山市等地分别进行了调研、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形成了《湖北省家禽业政策性保险调查分析》报告,此报告将上报省政府及有关部门。

②借助期货,规避价格风险。几年来,协会会同期货公司,采取多种方式,在我省举办了多场鸡蛋期货培训,提高会员们对期货的认识和了解。协会建议会员们合理应用鸡蛋期货,发挥其套期保值、发现价格等积极作用,绝不可投机炒作。

5)成立专业机构,引导行业发展。协会为发挥大专院校、科研站所等单位科技力量的推动作用,于2016 年聘请了我省12 名行业专家,组成了省家禽业协会的专家团队,成立了湖北省家禽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为我省家禽业发展保驾护航。

为了发挥各专业领军人物、行业精英的智慧和经验,协会于2017 年成立蛋鸡产业、地方鸡产业、水禽产业、特禽产业等内部机构,分门别类地进行行业指导。

6)集中采购,降低生产成本。协会在学习其他兄弟协会集中采购经验的基础上,于2017 年确定了自愿参与、先试点后推广的集中采购原则,并确定了由副会长单位——湖北晨科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玉米豆粕等大宗商品的采购,目前已有部分会员单位参与,初见效果。

7)巧借调研活动,反映行业诉求。2018 年8 月,协会借助省政府参事马美湖教授开展的湖北省家禽发展调研活动,2019 年7 月借助农业农村部现代畜牧业调研活动,向省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反映了我省家禽业发展现状、优势、存在的问题及我省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为推动我省“双禽三千亿”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推动健康养殖,助力食品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同时也是我们行业的“命门”,关系到家禽产业的生死存亡,唯有重安全,才能有发展。

1)成立无抗养殖组织,健全部门职能。在省畜牧局的领导下,协会于2017 年组织了部分大型蛋鸡生产企业,自发成立了“湖北省蛋鸡业无抗生素鸡蛋产业合作部”,通过组织指导、示范带动加上行业自律,我省大部分养殖场基本上都能遵循《湖北省地方标准——蛋鸡无抗养殖技术规范》进行生产,有效提高了我省蛋品的品质和安全。

2)举办交流培训会,推广无抗养殖技术。协会分别在华大瑞尔公司、双港公司举办“无抗环保齐步走,安全食品靠大家”的系列主题活动。邀请省畜牧兽医局领导、专家和部分会员进行了无抗养殖技术交流和培训,总结了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实地观摩了企业的养殖环境、饲料、设备、疫病防治和生物安全等无抗养殖生产环节。通过活动和培训,在我省推广无抗养殖技术。

3)推广“124”养殖模式,促进无抗养殖。“124 模式”对中小型蛋鸡生产企业无抗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基础,有着明显的优势,为此协会大力配合省推广总站推广“124 模式”,在全省等地开办蛋鸡“124”养殖技术培训班,为新老蛋鸡从业者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促进我省无抗养殖的良性发展。

1.3 搭建交流平台,提升行业影响力

协会根据行业发展需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服务于行业,组织会员参加,推动行业间的交流和合作。

1)举办禽业发展大会,服务会员。协会从2016年以来,每年举办1 次主题不同的禽业发展大会,目前已成功召开4 次,每次大会,协会会员都积极参加,每次都邀请知名专家和优秀企业,从理论和实践2 个方面与大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解读家禽生产的最新技术、最新理念和最新生产模式,以此提升我们的养殖水平和技术。同时,会议还安排了产品展示、合作交流、企业宣传等活动来服务会员,以达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服务目的。协会计划将湖北省禽业发展大会打造成一个全省、乃至全国性的优秀行业交流、合作平台,提升我省家禽产业的影响力。

2)搭建“贸易”平台,组团参加交易会。近年来,协会组织了2 次“中国中西部畜牧业博览会暨畜牧产品交易会”和1 次“第29 届中原畜博会”,部分会员参展,通过行业展会,宣传了我省家禽业产品,扩大了我省家禽业的知名度,同时也获得了商机。

3)参加国际畜牧展,拓宽国际视野。德国汉诺威国际畜牧展是全球性盛会,影响力大,号称畜牧业的奥林匹克,每2 年举办1 次,协会2 次组织会员参加德国汉诺威畜牧展,使会员开阔了眼界,开拓了国际市场,特别是欧洲家禽市场。

4)建立行业间交流渠道,畅通行业间交流。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家禽业养殖、疫病防治等技术更是突飞猛进,为了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保持先进性,提高竞争力,协会组织部分会员代表先后到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台湾优秀企业进行考察学习,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室、生产线、养殖场、加工厂,以及面对面和专家沟通,进一步了解了行业的新技术,通过他山之石,学习总结成功经验,向全行业推广,带动我省家禽行业发展。

1.4 抓党建,促扶贫,服务社会

2019 年初,经省民政厅党组批准,协会成立了党组织即“湖北省家禽业协会党支部”。党支部把日常工作、扶贫工作同党建结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动、号召党员会员带头利用家禽产业优势,在湖北省扶贫开发协会的指导下,借鉴成功模式,扶真贫,真扶贫,实打实地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在扶贫工作中,会员单位神丹、晨科、双港、民大农牧、欣华、莱德等公司创新了多种有效的扶贫模式。

2 过去4 年工作的不足

4 年来,第六届理事会以“让行业满意、让会员满意、让政府和社会满意”为工作目标,强化了“与会员同心、与行业同步”的服务意识,虽经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和会员的要求相比,工作中也还存在着不足。

2.1 党建工作还需进一步强化

协会成立党支部时间不长,党建活动也开展得不够,党组织的活力不强,今后要吸纳更多的党员会员加入党支部,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党建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2 会员的参与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协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会员和行业服务,会员的积极参与,是协会开展工作的基础,同时,参加协会活动是每位会员的基本义务,会员参与协会活动,是表达各自愿望的最好形式。希望会员们能积极参与到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来。

2.3 协会的服务工作要加强

目前协会的服务方式比较单一,服务方式和服务理念需要加强,服务手段需要创新,服务效果需要增强。

3 对下届理事会的工作建议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会员,今年是协会换届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产生后,将会对今后几年的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为继往开来,承上启下,在此特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几点设想和建议。

3.1 引导会员企业加强政策的学习

协会要组织会员单位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有关行业政策、法律法规等,通过学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遵法守规,建立起安全、高效、优质、环保的行业体系,保证行业健康发展。

3.2 引导会员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

科技创新就是最大的生产力,也是最强的竞争力。其核心思想就是加强协作,整合行业科技资源,集中力量研发,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高效机制,增加科技对行业发展的贡献率,共同推动家禽产业创新发展。

3.3 加强协会和金融机构的合作

为解决行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企业成本高、负担重等突出问题。建议协会今后要加强同湖北省上市办、银行、保险、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联系和合作,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举办银担险企对接,以此解决融资和担保等问题,从而实现行业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4 加强协会的服务职能

服务是协会的根本,是协会的立足之本。今后协会要把工作重点放到为行业和企业服务上,针对行业热点、难点,加强政、协、企的联系,为会员单位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努力为会员办好事、办大事、办成事,推动行业的发展。

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行程万里,初心不忘;改革创新,牢记使命。只要我们依靠科技,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抱团发展,一定能实现我省家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家禽业家禽湖北省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家禽主要疾病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研究
区块链技术在家禽业的应用前景
秋季谨防家禽蠕虫病
H7N9流感对家禽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分析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家禽业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