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腺炎的诊断与防治
2020-02-16陈美松周光胜郁星星朱爱军
陈美松 张 敏 周光胜 邢 涛 郁星星 朱爱军
1.上海闵行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1109;2.上海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农业服务中心,上海 201303;3.上海浦东新区书院镇农业服务中心,上海 201304
1 主要症状与流行病学
1.1 奶牛乳腺炎症状
引起奶牛乳腺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可分为侵袭性革兰氏阳性菌、非侵袭性革兰氏阴性菌和其他微生物,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双侧乳房大小、形状、质地均出现异常,乳汁异常则表现为出现凝块、絮状或伴有大量脓汁,严重时可继发全身炎症反应。
1.2 奶牛乳腺炎流行病学
1)发病的季节性。奶牛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与自然泌乳月份存在极显著差异,9月牛隐性乳腺炎的检出率(阳性牛、阳性乳区)最高,2月发病率最低。此外,气温变化与奶牛乳腺炎的检出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2)发病的年龄差异。随着泌乳奶牛年龄的增长,感染乳房链球菌的机率不断增加,临床型乳腺炎的发病率也呈这种年龄递增趋势[1]。另外,随着奶牛妊娠次数的增多,奶牛乳腺炎的感染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2 奶牛乳腺炎的诊断
2.1 临床型乳腺炎的诊断
临床型乳腺炎的诊断方式为视诊、触诊和必要的全身检查,主要用于对病牛个体的临床诊断。有条件的奶牛场可在治疗前进行致病性微生物的确诊,测定药物敏感性,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2 隐性乳腺炎诊断
隐性乳腺炎的诊断较复杂,主要判定指标为乳汁体细胞数微量改变、pH 值升高和电导率异常变化,主要方法有美国加州乳腺炎试验法(CMT)、测定电导率法、体细胞计数(SCC)和致病性病原菌的鉴定[2]。
3 奶牛乳腺炎的治疗
3.1 抗生素治疗
治疗乳腺炎常用的抗菌药物有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CAR)、链霉素(Streptomycin,STR)、头孢拉定(Cephradine,CED)等。大量的研究表明,诱发中国奶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是链球菌(Streptococcu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对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炎首选CAR 和STR;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炎可采用CAR,也可采用CED;对大肠球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炎可大剂量使用庆大霉素(Gentamicin,GEN),但要长期坚持至炎症完全消散,否则可能复发。
3.2 全身治疗
对乳腺炎并继发全身反应的患病奶牛,为了防止出现败血症或菌血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应及时采用抗生素全身治疗。乳房肿胀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必要时可采用此疗法。采用全身治疗时,可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每千克体重的推荐剂量为:青霉素16 500 IU,土霉素10 mg,红霉素12.5 mg,磺胺二甲嘧啶200 g。
3.3 乳房灌注
对于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在灌注抗菌药物之前可注射催产素,使两侧乳房完全排空,否则炎症会妨碍药物的扩散,影响治疗效果。推荐的灌注药物及剂量为:青霉素100 000 IU;邻氯霉素500 mg;氨苄青霉素75 mg+邻氯青霉素200 mg;螺旋霉素250 mg;利福霉素100 mg;链霉素1 mg+青霉素100 000 IU;土霉素200~400 mg;金霉素200 mg;新霉素500 mg。
3.4 干奶期疗法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慢性奶牛乳腺炎最佳治疗时间为干奶期,最好选择在干奶期初始或终末,或是最后一次挤奶后进行抗菌药物灌注[3],效果较好。
4 预 防
4.1 饲养管理
乳腺炎是个体自身、外界不良环境、致病性微生物三者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保持个体干净卫生,维持环境整洁,增强奶牛的抵抗能力是有效预防乳腺炎的重要举措。此外,要供应优质全混合日粮,添加硒、VE等矿物质来增加牛群的抵抗力。
4.2 科学挤奶
每次挤奶前,要按照相关消毒程序做好设备的清洗、消毒工作,严格按挤奶操作规程进行挤奶。必须对乳头进行药浴,以减少乳腺炎的发生[4]。
4.3 定期检查
对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定期检测,详细记录其发病特征、感染区域、治疗效果等基础数据,根据获得的本底资料及时淘汰治疗效果差、长期不愈的奶牛。
4.4 免疫预防
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疫苗[5],但由于外界环境的不稳定,加之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不确定性,免疫后疫苗对机体的保护效果往往不够理想。此外,不同的免疫佐剂也会间接影响效果,目前尚未找到合适的免疫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