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鸡种蛋孵化率的关键技术措施

2020-02-16韩世保

养殖与饲料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孵化率种鸡种蛋

韩世保

甘肃省舟曲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甘肃舟曲746300

我国鸡的孵化技术是所有畜禽人工繁育技术中开展最早的,也是最广泛推广的技术,早些年农村的养殖户一般都采用种蛋孵化的方式,进行鸡的繁殖生产,近些年随着规模化生产的扩大,鸡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人们也改变了传统的孵化方式,采用了很多先进的孵化设备进行孵化,孵化技术的核心没有改变,技术更加精确,孵化率更高。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规模化孵化存在很多限制问题,孵化种蛋的合格率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因为规模化生产要求种鸡的种蛋要达到高的受精率。在规模化养殖中,种公鸡和母鸡都是笼养的,由于饲养环境和饲养技术等因素,种鸡的营养状态、精子质量很难保证,加之规模化繁育多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人工授精技术的成熟度也直接影响到授精率。为此,本文针对种鸡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结合生产实际经验和试验分析,总结提高种蛋孵化率的技术措施,为种蛋人工孵化提供技术参考。

1 保持种鸡生产性能

种鸡一般都是经过选育后的优良品种,品种一般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但种鸡生产力的高低与年龄有很大关系,所以种鸡一般选择年龄不超过2年的鸡,产蛋周期在2 个周期以内,这样可以保证产蛋力。同时种鸡一定要做流行性疾病的筛查,包括白血病、马利克、鸡白痢的检测,筛选出无遗传疾病的种鸡参与生产。

2 种鸡的饲养管理

2.1 种母鸡的饲养管理

对种母鸡要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和营养供给,在环境上要提供严格的恒定温湿度,温湿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引起种鸡患传染性疾病。要保持合理的光照,种母鸡在繁育季节一般应保持8 h 以上的光照。种鸡的饲养舍要保持通风,要每周进行消毒。种鸡的疫苗要在生产前15 d 全面接种,不影响种鸡的繁育性能。种母鸡应该实行单笼饲养,密度不用过高,减少应激反应。在饲料营养上要保证较高的蛋白质和钙磷供给,为种蛋生产打好基础。做好繁殖性疾病的预防工作,种母鸡在繁育时期,由于繁殖性能的提高,一般会出现繁殖系统的疾病,主要是输卵管疾病的发生,应提前做好预防,可以在饮水中添加提高免疫力的中药和抑菌药物,减少炎症发生。

2.2 种公鸡的饲养管理

种公鸡饲养是鸡繁育生产的重要环节,种公鸡在参与生产前要提前做好筛选和防疫工作,筛选主要针对种公鸡的遗传性状进行鉴别,包括鸡的外观,身体健康情况。同时也要做好传染性疾病的检测工作,主要进行传染性肺炎、鸡白痢、鸡瘟的检测。对健康的公鸡实行分栏饲养,每只公鸡应该有大于0.5 m3活动空间。公母鸡要分开饲养,不能放在一个圈舍。公鸡的生存环境温度要在25 ℃以下,以免影响公鸡的性欲和精子质量。种公鸡在筛选时,应该进行精液品质检查,精子正常率应该在85%以上才可以入选。繁育期间,加强营养供给,特别是含有锌、硒的日粮供给要较平时高2 倍[1]。

3 人工授精方法

人工授精技术的好坏是受精率高低的关键,所以对授精技术人员要进行严格的技术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人工授精技术的各个环节。种公鸡一般1 周采1 次精,给母鸡授精1 次可间隔1 周授精。在进行人工授精时,一般采用原精液进行授精,授精时技术人员要对精子进行检测,时刻保证精液的品质,如果精液品质过低,可以淘汰部分公鸡,更换合格的种公鸡,如果采用稀释精液进行授精,稀释液要进行配方优化,因为各地的气候和鸡的品种不同对稀释液的要求有所不同。对授精设备要严格消毒,保证精液不受污染。

4 疫病防控

种鸡的健康程度直接影响种蛋生产力,为了保证种鸡鸡群的安全,对种鸡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要严格防控。饲养员对种鸡要进行专人管理,不得参与其它鸡的生产活动。严格消毒程序,对进出鸡舍的人员和物品要严格消毒。要保证鸡饲料在运输过程中安全无污染。人工授精技术人员,要严格在生活区内隔离15 d 以上,在繁育生产开始后,不能出场活动。

5 结 语

种蛋的孵化率和种鸡生产的各个环节相关联,不能马虎大意,在生产中要严格执行防控规章制度。对种鸡的饲养要高标准严要求,既要保证营养,又要保证健康的生长环境,所以作为种蛋生产单位要认真执行种蛋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种蛋孵化率[2]。

猜你喜欢

孵化率种鸡种蛋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苏豪×钟晔(抗)正交秋用种孵化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提高家禽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秋制雄蚕杂交种“秋·华×平30”的孵化率调查*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
土鸡种蛋的收集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