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影响因素与解决对策

2020-02-16

居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

李 斌

(山西国信文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1)

建筑工程管理对整个施工项目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材料等进行综合管理,可保障建筑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1]。施工单位要不断提升工程管理水平,优化施工方案,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节约建筑施工成本,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1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

1.1 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主体,人员始终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人为因素是影响工程管理工作最主要因素。建筑工程中人为因素具有不确定性,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更加的复杂。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文化水平偏低,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管理水平较低。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根据自己的施工经验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落后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正常的管理工作。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工程管理人员不能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地管理,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随意性强,不配合管理工作,不遵守施工制度,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活动。

1.2 管理理念的影响

现在很多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观念落后,导致现场工程管理方式落后。建筑企业没有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对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导致建筑工程管理缺乏正确地指导思路,造成工程管理水平低,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2]。

1.3 管理体制的影响

目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体制都不完善,企业内部缺少健全的管理机构。建筑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缺少管理体制的制约,使得施工现场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管理人员没有明确的管理规章制度,在管理的过程中缺少权威性。同时缺少管理体制是管理工作一个很大的漏洞,会大大增加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很多建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缩减管理机构的人员,造成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减少,导致施工管理工作更难以有序地开展。有些建筑企业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不考虑企业长远发展,企业工程管理机制只做表面文章,应对政府的检查,没有具体的管理制度。管理机构如同虚设,管理人员不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和管理,只会纸上谈兵,企业的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管理机构失去了设立的价值,直接降低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水平[3]。

1.4 施工材料及设备因素

施工材料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应做好施工材料的管理。建筑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采购不符合建筑工程标准要求的施工材料,相关的监督部门没有做好监督工作,使得施工材料的质量达不到保障。施工现场的材料乱放堆砌,没有做好保护措施,建筑材料受潮和阳光暴晒会影响使用性能。此外,建筑施工单位还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许多大型机械设备,建筑施工单位若在使用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没有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保养,则会导致施工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5 安全管理方面的因素

在进行建筑管理的过程中,安全管理也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所以就很容易导致施工不规范、安全意识不够强等问题的发生,进而引发各类安全事故;另一方面,由于施工单位未能够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宣传及教育,加之部分施工人员自身缺乏安全意识,出现了违规操作,同样也会很容易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从而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2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对策

2.1 创新建筑工程的管理理念

建筑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建筑企业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在创新管理理念的过程中,要创新管理思维和管理方法,把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各种因素充分考虑到,创新一套适合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管理理念,从整体上来提升建筑企业管理理念。

2.2 完善建筑工程的管理体制

建筑企业要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为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建筑企业首先要设置全面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的成员需要有专业的管理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实施管理责任制,明确每一个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能够端正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2.3 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受到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直接的影响,企业要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让管理人员真正能肩负起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建筑企业首先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专业培训,让管理人员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树立先进管理理念。管理人员要到施工现场了解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对建筑施工技术有深入了解,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可以达到较好的管理效果。建筑企业要对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的考核,设立奖惩制度,对于在考核中不及格的人员给予惩罚,对于优秀的人员给予奖金,激发管理人员学习知识的主动性[4]。管理人员只有掌握专业的管理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才能有效地对现场施工进行管理。

2.4 加强材料与施工设备的管理

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管理人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管理,管理人员要根据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对施工材料进行采购,保证施工材料的型号符合标准要求。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注意施工材料的防水防潮,避免使用了损坏或者不合格的材料,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防止出现偷工减料的行为。管理人员也不能忽视对施工设备的管理,要对施工设备进行日常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施工人员是否存在不规范的操作。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的管理,保证施工设备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节约投资成本。通过对材料与施工设备的管理,保证施工的质量[5]。

2.5 加大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力度

施工单位可以建立安全管理小组,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小组对建筑工程施工环境进行勘察与管理,保证施工场地环境合格。此外,还要检查施工现场相关机械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施工人员是否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施工单位要严格要求施工人员遵守作业纪律,在施工中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要对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位置进行侧重检查,以消除危险因素,避免事故伤害。

3 结 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理念、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等因素影响了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建筑企业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促进建筑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