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筑工程楼地面裂缝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技术

2020-02-16崔巍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1期
关键词:泵送预防措施水泥

崔巍

(甘肃第三建设集团公司,甘肃兰州 730000)

0 引言

当今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中,工程质量是个永恒的主题。建筑工程楼地面裂缝是质量通病之一,属于结构裂缝范畴。结构裂缝不仅影响结构的整体性,使得建筑工程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极有可能影响使用功能或缩减使用寿命。单从楼地面裂缝来说,产生裂缝的原因较多,比如材料不合格、施工方法不当、养护不足、季节性施工措施不到位等等。这里不做详细说明,本文重点分析预防措施和简单处理技术。

1 裂缝分类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结构裂缝划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结构性裂缝,另一类是结构性裂缝。不难得知,结构性裂缝导致的后果往往比非结构性裂缝严重的多,给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按照混凝土施工规范中裂缝种类的划分原则,结构性裂缝分为好几种,其中,较为常见的是混凝土收缩所引起的裂缝。产生机理是混凝土在初凝到终凝的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的速率提高,导致混凝土构件体积收缩而产生的一种结构性裂缝,这也是较为常见的裂缝。还有一种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结构性裂缝,究其原因就是水泥在硬化前后的温差特别大,致使裂缝出现在混凝土构件受力较薄弱的地方,比如构件跨中、楼板和梁板结合处等部位。

2 预防措施

2.1 人员方面

加强技术交底管理和质量教育工作,对工程难点和特点、技术要点和质量通病的预防进行详细的交底,使作业人员掌握混凝土施工要点和裂缝预防措施。项目部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发现工人违章作业或不按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工作操作时,必须责令改正。必要时安排专人旁站监督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和成品保护等影响结构质量的重要工序的作业过程。

2.2 机具方面

涉及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所有机具应在进场前进行验收,其性能和状态满足施工要求后方可作业。比如,泵送混凝土在泵送前,考虑到泵管接头的牢固性,应先对泵管进行水密承压和抗拉拔试验,合格后再进行泵送作业。在楼地面混凝土浇筑时,根据楼地面厚度选择使用平板振动器或振动棒进行震动。常规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工作必须是连续作业。这就要求,现场必须配置满足浇筑能力的机具设备,不能因为某一机具出现故障而影响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2.3 材料方面

(1)涉及结构主体的混凝土应选用预拌(商品)混凝土,项目部应优先通过企业的《合格供方名册》中选用,或通过招标方式选用混凝土供货商,签订混凝土供料合同。合同中对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水胶比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对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筑、养护和成品保护等过程提出要求,防止结构裂缝的发生。

(2)水泥优先选择水化热低的水泥,如大坝水泥,也可以选用矿渣水泥,不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还要选择连续级配的粗骨料,原材料中的含泥量应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选择级配良好的砂石,降低骨料之间空隙率,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2.4 施工方法方面

(1)编制混凝土施工裂缝预防措施,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必须编制混凝土施工的专项方案,牵扯到高支模和高难度混凝土施工,按危大工程规定组织专家论证后,方案经专家审核同意后再组织施工。

(2)严格落实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规定,根据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和楼地面需要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质量检验规定进行设计。验证混凝土重要参数,如水胶比、砂率、比重等。混凝土在浇筑前应进行坍落度试验,以现场坍落度为主。

(3)基地处理合格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应先将模板或基地浇水湿透,浇水不要过度。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工作,振捣应做到不过振也不漏振,对重要部位宜进行二次振捣作业。

(4)重成品保护措施,在楼地面浇捣过程中派专人保护楼地面钢筋,避免踩弯钢筋导致受力不均匀影响结构整体性。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到终凝期间,不得踩踏楼板或放置材料,防止产生构造裂缝。

(5)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尽可能使混凝土的降温速度平缓,避免因温度急降而引起的结构裂缝。按规范规定的时间、方式进行养护。大体积混凝土必须做好测温记录,楼地面混凝土一般养护不少于7d,特殊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少于14d,主要采用浇水湿养为主。也可以覆盖草袋,采用塑料膜、土工织物保水的方式进行养护。

(6)添加减水剂等外加剂,夏季气温较高时,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水泥的使用量。泵送混凝土中加入泵送剂、缓凝剂等外加剂,冬季混凝土中加入早强剂等。也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粉煤灰,减少水泥的水化热。

(7)合理设置后浇带,依据规范规定,按照“数量适当,位置合理”的原则设置,宽度控制在0.8~1m之间。后浇带处的钢筋必须连续,不能断开。周边混凝土42d后,采用强度等级高一级或UEA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后浇带施工完毕后,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d。

2.5 施工环境方面

(1)建筑工程很难躲过季节性施工,因赶工或完成节点事件,必须进行雨季或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必须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混凝土遇雨离析或受冻而强度降级。

(2)一般情况下,雨季楼地面施工时应防止混凝土不被雨水淋湿,露天作业遇雨时立即停止施工,设置施工缝,覆盖混凝土面等措施。雨水较少时,及时完成施工段混凝土浇筑工作。雨水较大时,不能继续混凝土浇筑作业。因雨水浸泡的混凝土,应该拆除重新浇筑或进行技术鉴定后再进行后续作业。

(3)夏季高温季节施工时,应减少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浇筑环节时间,现场可以设置移动罩棚等。白天气温较高可以选择晚上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组织足够的劳动力及时完成浇筑作业,加强养护管理。

(4)冬季施工应编制专项方案,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温措施。比如,提高混凝土生产温度,采取罩棚等,加强测温记录。在西北地区,采用火炉等措施提高现场温度,应避免局部温度较高,楼地面产生裂缝。

3 处理技术

(1)按照规范规定,混凝土楼地面的表面裂缝,如果在混凝土终凝前发现时,作业人员直接用铁抹子进行抹压处理。终凝后产生的表面裂缝,裂缝较多时应先将裂缝及周边清扫干净,待裂缝处干燥后,进行表面水泥浆涂刷或者选用环氧浆液灌缝。

(2)当裂缝宽度较大时,应制定补强加固方案,采用表面修补或填充材料的方式处理。具体操作中应将裂缝凿成凹槽或企口缝后进行冲洗,待干净后用环氧胶泥嵌补压平或用1:2水泥砂浆灌浆抹平。

(3)当楼地面裂缝面积较大时,应进行检测检定,检验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严重时按设计单位出具的加固方案进行处理。可以在楼地面上加一层钢筋网片或高抗拉性聚合物材料,以提高板体受力后的整体性。

(4)采用“四新”技术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可以根据裂缝的状况和严重程度,结合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进行处理。

4 结束语

诚然,建筑工程楼地面裂缝不能完全杜绝。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施工工艺,加强材料质量验收,严格落实工序操作规程等预防措施可以防止裂缝发生或进一步发展,进而保障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

猜你喜欢

泵送预防措施水泥
鞍山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鞍山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鞍山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房建过程中电气安装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可溶性泵送环在页岩气储层改造中的应用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通过对水泥管式磨机隔仓板结构改进提高水泥台产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