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020-02-16刘慧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7期
关键词:精细化建筑施工规范

刘慧

(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

0 引言

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大量的设备与人员,而由于其规模的庞大以及职工的复杂性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安全问题频出。除了人身安全之外,施工的质量问题也是施工管理的重要方向。就单项工作的开展来说,规范化的流程能使其生产的结果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对于建筑施工工作的开展来说也是如此,当所有的参与人员以规范化的标准与要求来规范自身的施工行为,可以有效降低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安全隐患。

1 精细化管理相关概念

1.1 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一般认为精细化管理是出现于生产制造业,其管理理念是将生产各个环节进行整合优化,通过细化的管理内容,明确管理职责的形式对当前的管理做一分工,与常规的管理模式相比,精细化的管理其管理方向与管理内容更为细致。通常在企业内部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指的是对于每一项工作进行管理,通过监督与检查工作的开展,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之后并以此为经验,进行管理改善,通过企业内部的高效管理推进企业的规范化运转。

1.2 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施工管理作为具体项目的一种管理角度,其管理的开展需要主导进行内容的划分与目标的细化,而精细化管理在面向具体的管理模式开展管理行为时主要有五部分的管理内容:

(1)规范要求的明确,该部分的内容主要指的是在项目开始之前对管理开展中的规范与要求进行明确,并对参与到整个项目的所有人员进行说明同时要求其以规范的标准开展自身的行为。对于精细化管理来说,其规范的要求一般较常规管理来说更为细化,除了涉及项目的大类管理之外,也涉及项目内部管理的各种细节,其规范的要求要使项目的每个环节都能做到有理有据,有章可循。

(2)流程控制的精细化,主要指的是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对于项目的管理流程进行细致的要求,使项目建设过程保持在流程化的操作标准要求下,同时配合流程的监督审查工作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3)加强审核,对于精细化管理的推进,每一项具体的项目都有其规范的要求与精细的流程,因此,为了保障其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性,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其审核的过程必不可少,主要是通过项目的审核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从而保障项目的正常推进。

(4)现状分析,在规则的制定与问题的解决上,不同项目有其不同的项目特点,因此对于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其解决的过程中要通过对于现状的分析实现对问题本质的探究,从而有效地改善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5)规划的细致,开展项目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在管理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长期以及短期的项目完成目标,因此在工作管理与推进的过程中,开展精细化的管理需要提前规划好项目的长短期目标,并在其建设的过程中以实际的推进情况为基础进行细则的改动,确保目标的可操作性。

2 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当前施工管理的现状。可以发现其施工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2.1 材料设备管理的缺乏

对于建筑工程的建设来说。原材料的质量与供应的水平可以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进度和建设质量。部分施工管理在工程材料的采购检查过程中,缺少必要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在施工的环节出现一部分不符合施工质量的原材料[1]。而在设备的管理上,其维护使用规范等都是影响设备使用安全的关键因素,而设备管理的缺乏会导致设备的安全隐患,在威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同时影响到整体施工的推进与开展。

2.2 施工队伍素质的不足

当前我国施工建筑人员的紧缺性与供需矛盾逐渐突出,建筑行业施工人员的主要是年纪较长的农民工。但是现代的建筑施工应用到大量的先进技术与先进设备,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实际的技术水平不匹配、不符合的情况,导致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专业度的不足而影响到先进设备作用的发挥,从而对整体的建设质量与建设进度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施工管理层的素质也较为参差不齐,部分的管理人员赶上了建筑行业的红利,使其在不符合建筑管理的专业要求的情况下担任了建筑施工的管理岗位,其专业能力的不足使其无法切实地承担起施工管理所应担负的职责。

2.3 施工监督体系的缺乏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虽然其施工过程的监管较为重要,但是在施工中仍然存在着一种较为片面的重结果、轻过程的管理方式,往往以项目的完成进度与完成目标为施工管理方向[2]。但是,除了要管理施工行为,对施工项目的负责之外,还要对施工的整体过程进行监管,项目的设计、预算方案审核、操作监督等都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工作。在实际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该部分的详细条例使得施工现场以一种无序化、盲目化的状态开展。

3 精细化管理的应用策略

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依托战略规划、明确目标、协调发展的管理原则,开展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工作,从而保证现场施工质量的同时推进整体项目的建设。

3.1 项目前期的应用

该部分的精细化管理主要集中在施工合同的签订、计划的开展、图纸的设计以及方案的敲定。在施工开展之前,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整体目标要求与开展原则进行详细的制定,通过对前期合同敲定与设计图纸的审核,从而明确在整体的施工管理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责任主体以及责任范围。

在前期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除了项目的整体规划之外,还有一个关键性的工作,就是对整个前期准备工作的监督与审查。在其审核的过程中,要依托项目建设的目标,以严格的标准对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进行细致的审查与核对,保证审查结果的准确性以及设计图纸、前期准备工作的完善性。

首先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合同的内容及细则进行详细的审核与研究,合理地规避建筑施工合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3]。在施工计划的确定上,对于其中关键的资金使用、人员设置、施工的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计划。最后在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时,除了由管理人员进行规范的审查之外,也要结合专业人员的标准意见,对设计图纸中的细节进行较为精确的把控。

同时为了保障施工管理的有效性,在开展施工之前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标准进行规范,建立起明确的施工管理制度。而该工作的推进则主要依靠管理机构的组织与构建来完成。因此在施工精细化管理的推进中,要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通过管理、技术、安全等各个项目负责人的集合在形成管理组织架构的基础上对于该项目推进过程中的规章制度进行明确与规范,并以此来指导施工工作的开展。

3.2 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是对施工的现场质量进行负责,通过对现场的监督以及施工成本的管理与控制,结合施工计划的细化、风险的识别与处理来保证建设施工项目的正常开展与平稳运行。

管理的核心在于施工之前的管理制定与施工过程中的有效控制,结合之后的及时处理来实现对整个建筑项目的全方位统筹管理。其主要的管理方式为动态监管的模式,是贯穿于施工管理,施工行为始终的实时监督模式,便于管理人员掌握施工现场情况,明确施工环节的问题。

其次在现场的施工过程中,除了要面向明面的施工行为之外,还要对较为隐蔽的施工工程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管理。在施工成本的管理上主要依托于成本的管理机制与资金的使用方向进行合理的控制。在图纸与预算的环节,对各个项目所需资金进行分配,开展工作的安排。在施工计划的细化上,主要是对其施工的质量以及人员的安排进行协调,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处理,保证施工计划的顺利开展[4]。

最后在对风险进行评估管理的过程中,要依托管理的经验与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整体的把控。在明确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风险应对措施与应急预案的设置及时有效地应对施工现场的风险,从而保障施工管理的进度。

面对施工现场中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管理人员要以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指导自身管理行为的开展,通过对于施工现场现状的分析针对性地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问题得到解决之后,要通过对经验总结的形式改善当前施工管理的不足之处,使精细化管理在施工管理中可以落到实处。

3.3 施工验收环节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应用与施工验收环节主要指的是对各部门的物资使用情况以及文件的整理管理。在物资使用上主要是与资金的使用进行计算与核对,从而保障项目建设资金的合理应用。

而在交付项目的过程中,项目整体建设所形成的档案资料需要进行统一的归档与处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是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方向。

最后在验收环节的精细化管理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重新复盘与分析总结,明确整体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及存在的不足,通过具体方案的提出与解决指导下次施工项目的开展。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主要指的是以规范的流程与规范的操作来开展施工过程,因此面对当前施工过程中存在各大量的违规情况,有必要以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个关键的环节进行管理,以保障项目建设的质量。

猜你喜欢

精细化建筑施工规范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来稿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