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2-16张乃强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7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工程施工建筑

张乃强

(平凉理工中等专业学校,甘肃平凉 744300)

0 引言

温总理曾指出:只有在做中教、做中学,才是真正的教与学。作为一种探究式教学模式,“做中学”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项目教学法,即以一个完整地项目串联起整个教学活动,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促使学生在实际项目中,激发创新潜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实现“做中学”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项目工作任务,增长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从而获得综合执业能力的提高。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是一门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涉及建筑力学、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构造与识图等多方面知识与内容。在此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实际项目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提出质疑,从而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针对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中应用,本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探索与实践。

1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概述

1.1 课程定位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对高素质应用人才的需求缺口不断扩大。中职院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专业职业定位主要为建筑企业的施工员,通过以建筑施工安全员、质量监督员为就业范围。建筑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主要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建筑施工过程中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内容可为其中重中之重,其教学质量不仅影响学生核心专业技能的发展,更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日后的就业、择业。

1.2 教学目标、导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出:教育教学过程应注重学思结合。通过实施讨论教学、探究教学、启发教学、体验教学,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育、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更要强化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教学思路明确为:依托实际工程项目,在工程项目任务的驱动下,提高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2 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 科学定位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近年来中职院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反馈、跟踪情况来看,中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综合表现不理想、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皆有所不足。这就要求该专业学生具备相应的合作意识、沟通协调能力。此外,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样要求该专业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自身专业能力、技术能够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在这个行业立足。

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基础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语言表达、团队合作、沟通协调、自主学习等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在该专业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促进该专业教学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的实现。

2.2 循序渐进设计项目任务

教材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重要纽带。但是教材中往往只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教学活动材料。这就需要教师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中,立足于实际学情,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认知水平,适当调整、优化项目任务,构建“做中学”理念下以实际项目为主线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体系。项目教学法在建筑施工专业实施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学情,由浅入深、由浅至难地设计项目任务,引导不同层次学生实施开展相应的项目任务,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项目教学中学有所得,以免项目任务难度过大、实施时间过长,而让学生产生懈怠、畏难情绪,使学生能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产生学习满足感、成就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产生期待。

2.3 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知识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其中一部分内容会接触到运算、识图等,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等知识。而这些知识对基础知识本就薄弱的中职学生来说,必然存在学习困难与压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中,合理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具体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在“做中学”理念指导下,合理安排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践操作教学的开展,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3 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3.1 发布项目任务

首先,向学生发布项目任务,并详细介绍项目进展情况以及项目要求。学生在了解项目的基本信息后,明确实际任务目标。实际项目引导下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到项目完成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推进项目进程完成任务,促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达到在做中学的目的。对此,本人专门邀请了建筑企业专业、高校建筑专业教授对本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项目教学展开深入、系统地分析与论证,对该专业课程设计了包括砌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土石方工程、结构安装工程以及装饰装修工程等不同项目,并在其中的每个项目中设计了不同的分项目,例如,在混凝土结构工程项目中又分别设计了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以及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等。

3.2 项目解析、计划阶段

教学引导学生对项目任务进行分析、讲解,并为学生准备详尽的项目资料,与学生就项目细节展开分析、交流,对学生提出的任务计划与决策进行讨论,并进行项目小组的划分。课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建筑施工相关技术资料,然后根据教师发布的项目任务要求以及课堂讨论结果,制定详细的项目工程计划,对每个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项目实施流程进行细化,并将最终完成的项目工程计划提交至教师,教师指出学生工作计划中存在的不足,并为学生提供相应资源,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项目工程计划。

在划分小组环节,教师应注重小组的专业性,可根据项目任务的不同,将学生划分为钢筋组、土石方组、混凝土组等,以调动学生对项目任务的参与兴趣。同时,每个项目小组还要选出一名基础扎实、认真负责的组长,带领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在此环节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前规划好项目实施流程,还要根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对教学计划进行动态调整,耐心为学生提供指导,确保项目任务的有序推进。鉴于建筑行业本身的特殊性,在实际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很多问题并不是单纯通过学习书本知识或查阅资料就能够解决的,还需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为学生讲解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其中的知识重点与技术难点,才能让学生在项目任务开展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更加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执行项目计划,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审视、了解自身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存在不足,并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补充与完善。

3.3 项目实施

确定项目计划后,便可进入项目实施阶段。在学生分组的基础上,由组长对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进行安排。组长应根据项目计划,分解项目任务,并将项目任务分配至每个组员。在明确每个组员的任务分工后,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问题。针对学生存在共性问题,教师应在课堂中进行集中讲解;针对其中的个别问题,教师应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的作用也就此凸显出来,项目的实施推进,不仅需要学生能够正确识读施工图,还要清楚理解设计说明的真正意图,确保项目的有序推进。学生在钢筋、土石方、混凝土等工程量计算或者实操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可寻求专业教师或实操指导教师予以帮助,使得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到有效、专业地解决。

3.4 项目成果展示与评价

通过项目成果展示,评选优秀项目成果予以肯定及表扬,不仅能够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还可促使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相互学习,从而实现共同进步。此外,项目课程评价同样是项目教学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对项目教学过程以及实际教学效果的检查与反馈。制定科学地项目教学评级体系,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的持续改进与优化,从而有效提升改专业教学效果。项目教学评价体系应从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三方面入手,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引领,基于学生项目实施过程与最终成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

4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意识,提高学生专业技术与能力,将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行有效结合,促使学生在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参悟专业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的实施,对于培养建筑施工一线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工程施工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