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医学人文教育模式的构建
——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为例
2020-02-15朱春艳孙嘉宇
朱春艳,孙嘉宇,苏 璐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育处,上海 200040)
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统一的科学,其精神源于人文精神,其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其终极价值是人文价值[1]。医学的人文性不仅丰富了医学的内涵,更推动了医学的发展。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在1977年首次提出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现代医学应注重人类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2]。WHO宪章则进一步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更是身体、精神和社会上的完美无缺状态”。可以说,没有人文的医学是不能称之为医学的。
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受到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仍以医学知识传授和医学技能培养为主。虽然许多医学院校已逐渐开展医学教育的改革,但对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还远远不够。据统计,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平均仅占总学时的7.45%,远低于国外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其中美国、德国最多,达20%~25%,英国、法国、日本约为10%~15%[3]。同时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不仅课程数量低,质量也有待质疑。林富安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仅8.2%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人文课程社科类知识课能满足你将来的职业需要,而表示“不能满足”的人数高达40.2%[4]。因此基于我国的现状,仅依靠学校人文课程的开设来提高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不够的,对医学研究生来说更甚。阅读与写作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传承的方式,具有自主性、易获得性、可持续性等优点,可以极大弥补人文课程缺失带来的不足。
1 阅读对医学人文教育的意义
阅读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一种主动的过程,可陶冶人们情操,提升自我修养,是人文教育最有效的一种形式。施特劳斯在《什么是人文教育》一文中说到:阅读经典就是把经典作家当作特殊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往往是学生“一辈子都没机会遇到的,而是只能在伟大的著作中遇上”“人文教育就是仔细阅读伟大心灵留下的伟大著作”。对医学生而言,课外阅读是探索人文素养、培养医风医德的良好途径。但由于面对学习、科研、临床等各方面的压力,医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不够。杨世豪等[5]对广西四所医学院本科在校生发放调查问卷,发现医学生年阅读量在1~3本的有48.6%,阅读量在1本、4~6本、大于6本的都小于20%,而在少得可怜的课外阅读量中又有大部分是医学专业类和休闲娱乐类图书,文学经典类少之又少。同时我们也曾对华山医院在校研究生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发现七成同学三个月内阅读量仅1~2本(含娱乐类),20%的学生三月内一本书也不读,这个结果令人担忧。因此,如何提高医学生阅读的质与量已成为医学人文教育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村上春树在他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里写道:“假如世上没有书,假如我没有读过那么多书,我的人生恐怕要比现在更凄冷、更枯瘠。”对他而言,阅读就像是一座回血城,跳脱了规则、评价和争斗,他可以尽情地遨游,充分地享受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他把阅读看作自己的“个人恢复空间”。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钱理群先生也曾经说过:“读书,就是和古今中外的没有见过面的朋友进行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要通过读书,解决自己向何处去的问题。”他在很多讲座中也不止一次提及他就是仰赖读书与写作度过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精神危机的。还有一些学者提出读书就是回家,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英国作家毛姆曾感叹“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其实读书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因为书本是前人留下的宝藏,它凝集了无数人无数次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毫不保留地展露给后来的挑战者。生而为人,我们并不孤单,有时候困扰学生许久的问题可能在书本里早已备好了解答。
2 写作对医学人文教育的意义
阅读之外,写作也是医学人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舒适更流畅地进行表达和沟通。一方面,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没有阅读的写作与没有写作的阅读都是不完整的。约翰·欧文在《独居的一年》写道:“写作是一种自我治愈”。生活中的种种烦琐就像是一张错综复杂的网,而写作可以将思考付诸笔尖,抽一线而解全网。另一方面,写作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释放压力的途径。在我国,大多数青少年成长的标志不是更为大胆,而是羞于表达。长此以往,心事发酵成压力,一旦长期得不到排解,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研究表明,超过六成医学生正在承受心理压力且得不到释放。凯利.麦格尼格尔在她最新的《自控力——斯坦福高校实用的25堂心理学》[6]里提到,将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是一种治愈效果最好的方法。研究证实,将自己的感受、发生的事情以文字的形式原原本本地写下来,对当事人有很好的治愈效果。我们在记录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将会获得向前看的力量,她将其称为“元气恢复故事”。综上,写作可以使得作者在表达中倾诉,在倾诉中释放压力,从而达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缓解压力的作用。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读与写是“洗洁剂”,经常洗去自己头脑中的污垢;读与写也是“充电器”,不断为自己的大脑注入新的理念和动力。冯唐在他的新书《无所谓》对于为什么写作,他自己做了以下回答,“我经历,我理解,我表达,表达时候把经历的日子再过一遍,沉淀下来就是比金子还难得的见识。源头的活水……”,他还引用了一句海明威的话:When it is written,it is gone.(写完了,就完了,就跑了,就不见了。)因此,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对于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 阅读与写作双育人实践模式的建构
随着医学人文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怎样以学生喜欢和乐于接受的方式去进行,成了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焦点。从学生工作实践入手,结合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我们构建了以下基于阅读与写作的医学人文教育新模式。
3.1 搭建自主捐书、开放式借书的无障碍图书馆
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已然是技术阅读的时代。许多人已不再阅读纸质书,取而代之的是手机、平板等手持终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全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仅有51.6%的成年国民倾向于纸质阅读。然而事实上,纸质阅读是更便于人们对知识的研读、对细节的品味、对阅读的专注的一种形式。所以,即使电子图书更易于分享与传播,我们仍坚持回归原本的纸质阅读。
医学生的科研及临床任务繁重,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中度过,很少有机会去外面的图书馆借阅经典书籍。为此,我们在研究生科办公室门口搭建了“医院内的开放式图书馆”,面向所有学生采取自助式开放借阅的模式。图书来源除了医院统一购置,也有在读或毕业研究生的捐赠。此外,我们简化了借书的过程,仅需登记借阅信息即可自行取阅,最大限度地做到了“方便阅读”。
3.2 组建阅读社团,每月举办读书会
钱理群在《和青年朋友谈心(二十六篇)》里不止一次呼吁我们的青年朋友:第一步联合起来,举办读书会;第二步,在读书中共同思考,形成共识,把读书和实践结合起来,做一些改变自己和改变周围存在的好事。此外,他还对青年朋友反复强调,要读书,要参与社会底层变革的实践。因为读书,可以开拓人的精神世界;实践,使青年和中国的社会实际密切接触。只要做到“仰望天空”的同时还能“脚踏实地”,这个人就立起来了。
目前,我们普遍存在“想得太多,读得太少”的问题。原始材料尚且不足,又谈何开拓精神世界。那么医学生究竟该看些什么书呢?卡夫卡曾说:“我想我们应该只读那种能够戕害或刺痛我们的书。如果我们读的书不能像迎头棒喝一样使我们清醒,那我们读书还有什么用呢?……一本书必须是一把斧子,能劈开我们心中冻结了的海洋。”据此,以打造华山医院研究生“精神后花园”为主要目的“心斧”读书会在2015年应运而生。每月一期,自由报名参加,自主选题分享。比如:第十期的主题是“女神,你为何堕落——从余华的《兄弟》谈起”,这期的分享嘉宾是二年级的一位博士,他从故事的人物分析开始,逐步落脚到女主角林红身上,最后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是什么打开了女主的潘多拉之魔盒?针对这个问题,他请教了一位作家,那位作家告诉他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打开魔盒的钥匙。这个问题也引发了在场学生针对科研诚信、收受红包、考试作弊等问题的热烈讨论。
目前,这种毫无任何“标签”和功利性要求的读书会已经顺利举办了三十多期,得到了广大医学生的喜爱,在提高了大家阅读的积极性之余,也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此外,读书会的形式和内容也在根据同学们的建议逐步改进和优化。目前,我们还衍生出了“户外漫读”的阅读方式,即由一位学生牵头发起,选定一条街道或者历史遗迹,在户外漫步中将名人轶事,风花雪月娓娓道来,寓教于意、寓教于乐、寓教于无形。
3.3 构建写作分享平台——半份思考
文学创作的动机是基于人的高层次需要即审美需要产生的,有作家将创作动机归结为苦闷的象征,认为人在内有想要动弹个性表现欲望,在外有社会生活的束缚和强制。在这两种力之间,苦恼、挣扎的状态就是人类生活,于是人们想办法脱离这种苦境,而文学创作正是脱离苦境的一种办法。因此,医学生尝试进行文学创作可以在医学外找到另一种发现自己的途径,同时可以在现实的压力下实现自我排解。
为了给医学生提供一个写作分享平台,我们以华山医院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为平台构建了征文板块——“半份思考”栏目,每月月初会在公众号发布本月的征文主题,并在每周日晚刊登优秀稿件。征文版块至今已开设近两年,深受学生欢迎,共收集医学生来稿逾百篇,题材丰富,包括散文、诗歌、小说等多种形式。同年,我们还会挑选优秀文章编纂成集,目前已在院内出版《半份思考·回声季》文集。我们发现,同学们在写作中不仅收获了认同感,提高了自信心,更加深了对医学人文的理解。
综上,我们通过多年的学生工作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阅读与写作双育人的医学人文教育模式。采用包括无障碍图书馆、社团读书会、微信写作平台在内的多种新型方式,成功地为学生们提供了多个方面的人文关怀,为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