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染管理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

2020-02-15蒋俊琪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8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科室应急

蒋俊琪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院感科 52810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社会范围内常见的一种危害事件,如我国的非典、H7N9禽流感以及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均是较为严重的国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威胁国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最大限度规避不利影响,控制事件的发展态势,就要对其进行定性研究。在既往研究资料中发现,针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强化医院的感染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职能分析

1.1 人员及机构的设置 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指出,各大综合医院要设置感染管理的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以及临床科室感控小组的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 职务上院长及副院长、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共同发挥职能作用[1]。 就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各个医学院内部所开设的医院感染管理学专业非常有限,而各个医院感染科管理人员中大多来源于临床医护人员, 包括检验技师、护士人员等,对感染专业的相关知识较为缺乏,微生物学知识掌握不足,无法完全渗透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再加上职责划分存在的缺陷,医院内部在职人员调动性大等,整体的素质并不高,感染管理工作的落实还没法达到预设目标。 在综合医院中,感染科管理工作现状呈现不同的特点,但情况均不容乐观,受到多种条件限制[2]。 医院还需分配更多经验丰富、专业性强的医师做好院内感染管理的工作,并着手长期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业务,才能确保感染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感染管理的工作效率,使其更好地应对各种院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2 协同合作 医院感染的控制监督工作主要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及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负责,履行管理操作、技术指导等职能, 但这些工作在现阶段执行过程中存在操作性与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有些管理者执行力不够、过度强调宏观管理的问题, 缺乏与业务科室日常工作的沟通,直接影响职能的发挥[3]。纵观国外的医院感染科管理,很多学者都提倡将医学微生物所、临检中心、职业医学院研究所甚至解毒中心联系起来, 共同协作,将各种实验室得出的标本结论都上报给医院感染管理科,再进行汇总和整体性研究,实现多个专业科室共同制定与管理目标,而我国的综合性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并没达成共识[4]。此外,医院的感染管理还需要加入流行病学研究和生物统计学的研究,创建生物统计、流行病统计之间的联系,互通信息,开展合作,才能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预警能力,提高应变解决能力[5]。

2 应急状态下医院感染管理职能

医院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相关科室要将具体的疫情向行政部门、内部感染管理科室进行汇报,确保短时间内组建应急小组,包括医疗行政部门、流行病学部门、感染控制部门以及医院内部的业务部门参与,届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则转入到应急的工作状态,全权包揽现场处置和消毒隔离的工作,并在医院的指示下启动预案,及时采取有效的隔离治疗措施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做好全面的消毒防护和监督管理工作。应急状态下,医院所有的部门都要保持信息互通、沟通协作的姿态,尤其要充分发挥感染科的监督指导作用。目前,我国综合性医院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有关的规章制度完善性不足,覆盖面不广,内部很多科室无法亲身参与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无法发挥监督管理的职能,陷入医院日常繁杂事务而无法抽身,因此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职能发挥较少。另外,医院感染管理科普遍在应急处置工作上力不从心,落实过程中出现较多漏洞,常见的如对医院应急储备了解不足,导致不能有效调动物资,由此可见,要探索创建应急状态下医院感染科和其他学科专业间的协同机制,定期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才能真正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响应能力[6]。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监测传染病的传播情况非常重要。首先,相关人员需要监测、分析和反馈在公共卫生事件中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制定应对各种潜在因素有效的应急预案和防护措施,创建一套完整的内部传染病疫情监测体系,对医院可能出现的感染情况展开调查,指导控制措施的执行。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及时向上级反映处理结果,确保尽快规划出有效的整改意见。其次,要对医院已发生的感染情况做进一步的调查与统计, 创建相应的预警系统,那么医院应以首诊医生负责制的体系和相关人员管理制度为基准,创建具体医源性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即时性监测,一旦发生问题就能及时做出预警, 便于快速处理。 再结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者和领导者作出参考决策,对防控措施的成效进行检验并及时作出调整,确保后续感染管理工作取得成效。最后向上一级卫生机构对本次疫情进行汇报,接到报告后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医院收治的患者情况, 完善收集资料,进行完整的登记和妥善的保存,及时将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送报告[7]。

3 感染管理在应对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实践应用

3.1 建设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学科体系 综合性医院应加快感染管理学科体系的创建,确保人才培养方案尽快落实,积极为医院乃至社会培养专业的感染管理人才。 医院自身也需强化人才队伍的在职继续教育工作,逐步发展和壮大人才队伍,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科相关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为感染科管理人员争取更多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参与机会,通过借鉴和学习更多管理知识,在业务上充分掌握和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管理上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树立依法管理,科学防控的思想,为应对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奠定基础。 针对一些学科建设较为薄弱的医院,则要重点做好专业感染科管理人才引进的工作,吸引更多有能力的管理人员参与其中,深化科学研究,投入更多资金,加强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强化对医院感染管理、感染发病机理、监测机制体系以及整体成本效益等相关内容的研究, 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学科得以建设,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前提下,具备医院自身的发展特色[8]。

3.2 进一步发挥医院感染学科的作用 如上所述,综合性医院感染科有其自身特有的职能,在应对院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在发挥现有感染监控网络体系的前提下,定时对各种感染病原体的分布、危害等进行监测与分析总结,统计患者的感染部位、影响因素、危险原因、环境卫生学特点等信息,进一步提高预警的准确性与专业度。此外,还要尽快完善和落实规章制度的监督情况,发挥执法功能,确保应急预案都能发挥功效。处理医院感染管理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要做好院内感染的预防工作,及时预防隔离和控制病毒,做好自我防护知识技能的宣传与培训,真正发挥医院感染学科的应有作用。

3.3 及时调整应急状态响应机制 综合性医院应完善从上至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宣传工作,确保所有工作人员正确认识感染管理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严峻性和重要性,感染管理科室及专业控制人员、行政人员必须第一时间了解疫情,掌握疫情,寻求与流行病学专业机构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协作,参与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完善信息体系,及时提出管理方案中可补充的内容,监督医院各项感染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的健全,配合做好医务人员自身的隔离消毒工作事项。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处理院内血液、患者排泄物、体液、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最大限度阻断院内微生物之间的传播途径,结合传播途径采取有效防护隔离措施,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医院的技术设备力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综上所述,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应对策略离不开强有力的感染管理,其在预防院内感染、阻断传播源等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医院必须进一步强化院内感染专业学科体系创建的相关工作,确保全院人员明确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借此完善控制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医院对院内感染管理的控制水平,才能提高应对能力,强化效果。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科室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