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难点及解决策略
2020-02-15李晓磊
李晓磊
(渤海石油航务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天津 300452)
0 引言
水运工程项目作为国家基础建设的一部分,项目工程开展质量决定着我国水运事业的发展程度。水运工程作为一项系统性施工体系,具有工程量大、施工工序繁琐等特性,加大了项目工程管理难度。例如,某一环节的监管举措不严格,将造成施工无法达到预期设计效果,严重影响后续工程建设质量。为此,工程管理人员必须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较为严格的管控措施,保证整体工程施工的完整性,为水运工程后续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1 水运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特点
目前,我国水运工程项目体系主要以港口模块、航运模块、安装模块等为主,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较为复杂且具有较大的关联性。要想保证整体工程建设的有效性,必须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进行持续输入。各管理部门需针对施工工序进行协调沟通,依据总施工控制程序,将施工风险与资源消耗降到最低。水运工程项目属于动态化施工的一种,期间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安全管理也应针对施工环境进行动态化调整,依据不同施工工序制定多维度管控方案,确保人工安全、工序规范等,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2 水运工程项目管理中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2.1 主观因素
工程项目建设的主体为施工人员,尽管在当前高新技术应用下,很大一部分建筑工序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操控,但仍离不开技术人员的操控。水运工程项目属于一项综合型的施工体系,每一项施工工序间存在较强的关联特性,如其中某一项环节出现问题,则必然降低整体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从主观层面来看,影响水运工程项目管理安全因素有很多,具体分为以下3 点。
(1)施工人员专业度不足。水运项目工程量较大,多数企业建设过程中,需将各类项目进行分化,通过承包的形式提高工程建设效率。然而,当前建筑市场人才需求与供应存在不对称现象,基础劳动者数量远高于专业人才,部分施工环节中,甚至施工人员不具备专业施工基准,甚至未能依据图纸文件的设定正确执行某一项施工工序。专业程度上的不足,对于高质量建设项目,显然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尤其是对于建筑基准较高的水运工程项目,如基层建设力量不足,必然降低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
(2)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工程项目安全管控人员是维系施工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对于不同部门施工范畴来讲,管理人员可起到协调作用。针对不同施工环节制定完整的管制举措,保证项目工程的有序性施工。此过程中产生的安全因素,主要是由于管理人员对建筑安全基准的认知度不足引起的,管理人员未能依据规章制度建立动态化管控措施,往往是在问题出现以后才制定相应举措,缺乏管控的时效性。对于建筑工程,显然无法满足工程施工需求。
(3)设备操作不规范。水运工程项目建设中,离不开大型机械设备的支持,在高强度施工建设下,如机械设备长时间维持高负荷工作状态,将严重降低大型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同时,水运工程施工区域的空气环境较为潮湿,对于机械设备中的精密电子元件来讲,将加大设备损毁的风险,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施工事故。
2.2 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的作用主体则为物品,相对于主观因素来讲,属于不可控的一种。与建筑相关的物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因质量问题,对水运工程项目造成安全影响,则将增加建筑安全风险,对工程项目及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从电力方面来看,水运工程项目的实施大多以电力能源支持为主,工程用电量较大,如其中某一项用电环节产生不规范现象,将加大电力火灾的发生概率,使整体工程项目面临严重损失。
3 水运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模式研究
水运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贯穿于整个项目工程中,针对项目工程的施工范畴,建立针对性的监管环节。考虑到工程建设的动态性需求,要最大限度提升建设进度与质量等,必须使各个施工部门做到协调、一致,减少因交叉作业产生的时效性问题。此外,各个施工队伍之间必须严格遵守相应制度,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原则下,建立预防与实施一体的管理格局,提高项目安全的管控力度。
3.1 加强人员的管理
人员作为工程项目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局化统筹下,施工人员依据图纸文件的设定,使整个工序实现规范化运行。为此,应对工作人员进行正确管制,针对工程项目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多种解决方案,将施工人员的动态工作程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便对施工人员进行实时化监管。与此同时,工程项目开展时,部门应建立单独的安全管控机构,且应依据不同工程建设领域的工作路径进行严格划分,令每一项施工工序都有独立的管理措施。这对于综合性的工程项目来讲,可形成分化的管控局面,令安全意识落实到基层部门和施工人员身上。相对于工程建设来讲,不同施工层面工作人员具有较大的专业差异性,由于工作人员自身接受能力的差异,难免对管控措施产生误解。为此,管理人员应起到协调作用,积极融入到施工人员的群体中,了解人员对安全意识的掌控力度,以此来制定更为全面的管制措施,提高水运项目工程的安全性。
3.2 构建安全防护体系
安全防护体系是水运工程项目的安全指标,无论是对于工程建设质量,还是对于人员安全问题,都将起到重要的职能作用。从安全风险防控角度看,管理人员在开展相应工作时,一般按照上级传达的文件执行,其工作能力的高低与整体建筑质量存在较强的联动关系。为此,工程项目开展中,可以安全防护体系为框架,按照不同工序的施工形式建立监管举措,由监督人作为工序直属管理者。当建筑施工中某一项工序产生安全问题时,可及时找到监督人进行问责,并可迅速查到问题发生点,以减小因安全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
水运工程项目的建设属于系统性工程,项目开设前期,管理人员一般制定严格的施工计划,施工人员只需按照工序流程进行操作即可。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与预期施工所产生的差异性将在可控范围内。要保证每一项施工工序可安全进行,应将管控体系与建筑工序进行深度融合。在设计施工方案时,便明确每一项施工工序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进而形成完整的管控体系,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3.3 加大培训力度
工程项目的执行者为工作人员,除了不可抗拒因素以外,与一切安全相关的是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与工作意识等。为确保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必须针对施工人员制定完善的安全培训计划,通过专业性的培训,缩减基层民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差距,提高基层施工人员的安全辨别能力,为整个工程安全建设提供基础保障。考虑到工程项目中的专业复杂性,不同施工种类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制定培训方案时,不能单纯以意识培训为主,还应针对不同施工专业建立单独的安全制度。培训模式不应局限在理论方面,还应进行实践类培训,针对施工项目中突发型问题,进行安全演习,使施工人员对安全事故形成初步认知,确保现场施工出现问题时可沉着应对,减小安全事故损失。
3.4 加大各项建筑设施的管理
管理建筑用机械设备时,首先,考虑到设备的工作环境,应对机械设备的精密器件进行防潮处理。由于机械设备长期暴露在潮湿环境中,设备的钢质部件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锈蚀反应。为此,工作人员应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涂油、防锈蚀处理,避免机械设备的联动环节生锈,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其次,应针对大型机械设备建立登记表,每一项设备必须独立进行信息记录,将设备的应用信息进行全过程采集。特别是针对租赁的机械设备,应先进行全寿命周期的检测,结合施工环境测定出设备的工作性能。最后,应做好安全设备的防护,电力设备长期工作易产生电力火灾。为此,应制定全面的设备检测计划,设备检修人员应将设备运行记录与设备工作状态进行整合,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的各项参数指标进行管制。
3.5 完善监管机制
任何工程项目的监管都应遵循实时性、精准性的原则,通过对一项建筑施工工序进行多维度管制,加大对重点建筑工序的监督。在保证建筑工序监管弹性的前提下,提高工程项目的监管质量。同时,完善监管机制不应只注重表面,应从建筑本质上进行分析,将建筑工艺、建筑工序、建筑材料等进行整合,并做好相应的评估检测工作。针对不同施工环节制定开工指标,无论是建筑前期、中期,或是后期等,必须遵循建筑指标。当某一项环节出现问题时,建筑方应进行集体调研,制定出较为精准的工作计划,为水运项目工程的建设提供质量保障。
4 结语
水运工程项目施工中,要想最大限度规避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应针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工序、工艺等进行分析,然后制定针对化、动态化的安全管控机制,对项目进行多维度管理。与此同时,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应建立同等化安全意识,管理人员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员工动态及施工进度等。通过对施工细节的检测,建构立体化安全管理模式,提高施工检测效率,最大限度避免发生施工事故,为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提供长期有效的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