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创意产业视阈下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

2020-02-15李雨晨

山东陶瓷 2020年4期
关键词:景德镇技艺文化遗产

李雨晨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3330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作为千年瓷都,景德镇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浓缩了科技和艺术,文化和经济,是中国乃至世界陶瓷文明的典范。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化、智能化和快捷化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阻力。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是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为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开辟了崭新的视角,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和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1 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 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条文给出的定义,条文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011 年2 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还分别从非遗调查、代表性非遗名录、非遗传承以及非遗传播途径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明文规定,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法律保障,对于推动我国非遗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考古研究证实,景德镇的制瓷史始于晚唐,至宋元时名气渐盛,明清时期随着御窑厂的设置和陶瓷对外贸易的兴盛,景德镇逐渐成为中国制瓷业的中心,获得了“瓷都”的美誉。景德镇民间所烧制出的陶瓷,造型精致优美,陶釉晶莹温润,刻印工艺独特,纹样图案丰富,既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又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受到各阶层人民的喜爱,创造了辉煌的陶瓷文化遗产。景德镇的传统陶瓷制作手工技艺,从陶土的加工到釉料的配置,从拉坯到利坯、画坯,从施釉到装饰及烧制等各个工序,都体现了景德镇民间工匠的经验和智慧,其陶瓷手工艺承载了制陶人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然而民间的陶瓷手工技艺仍多是以口头的形式在传承延续,技艺的消存常常有赖于传承人的消存,以口头传承为主要形式的景德镇民间手工艺是历经世代而传播至今的宝贵财富,包含着景德镇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众多民间传统制瓷手工艺的传承都是以人为载体,以传承人为主体,以非物化、非静态的口头传承为主要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而存在的。

2 文化创意产业与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联性

非遗注重保护与传承,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民俗特性以及价值观念,虽然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非遗资源,但在以产业形式进行文化推广的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指提取文化元素,并通过创意设计的方式将其加工成文化产品,同时赋予其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形势。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强调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或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可以说文创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文化层面的表现。文创产业的诞生和发展为传统文化带来了新的灵感和启发,人们逐渐开始将传统文化与创意产业相结合,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不仅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推进了古老华夏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与活态传承,也使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有了更为坚实的传统文化底蕴。

2.1 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元素

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素材和基础。文化创意产业以陶瓷非物质文化资源为基础,以设计、绘画、表演等为表现形式,以生产出满足人们精神享受的产品为目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加工、制作、表演等民俗手工技艺为表现形式,是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神愉悦的传统文化形式。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而存在和发展的,具有内在共通性。非遗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和素材来源;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又可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融入现代的思想和灵感,采用创新的形式和手段使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得到新的发展,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景德镇的陶瓷非遗资源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充分利用景德镇历史悠久的非遗文化素材创造出具有文化内涵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创产品,使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2.2 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了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非遗与文创产业相比较而言,前者侧重于传承保护,而后者更注重创新发展,但二者并不矛盾,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最佳途径。基于保护和传承的目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充分而合理地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将依靠活态传承的手工技艺转变为可以销售的实物商品,既传承保护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可以将非物质文化带入到普通大众的生活,扩大了非遗资源的影响力。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化与创意的结合,不仅能够衔接地方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同时也可以传承发展变化着的“活性”的民族智慧、心理诉求和价值观念。

2.3 文化创意产业开辟了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路径

随着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化和智能化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传统陶瓷文化中的民俗仪式、工艺技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阻力,依靠“活态”形式传承的陶瓷手工技艺濒临失传的危险。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各种艰巨的困难和挑战,在此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为其带来了新的启发和灵感。文化创意产业通过重新创意、设计等操作,将远离民众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变为符合大众审美情趣的日用商品,现代的网络、物流等手段可以辅助文创产品的销售和推广,因此,陌生而抽象的非遗资源变得形象可感、触手可及。文化创意产业为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开辟了新的路径。

3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了转化与发展,基于文化创意产业,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3.1 政府引导统筹发展方式

为更好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政府需要着眼全局,统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规划和设计,将其融入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打造以知名企业为核心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基于知名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政府可以整合陶瓷原料、陶瓷机械、陶瓷设计以及陶瓷制造等相关产业,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企业间相互合作,互利共赢,不仅可以创造经济价值,还可以营造文创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其次,政府需健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政府需采取恰当措施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引导和规范,出台支持相关配套政策来保障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扶持。政府应给予文创企业更多的资金保障和政策优惠,有了政府的资金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景会更加完善。因此,政府统筹引导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式,能够加快企业发展,具有力度强、保障性好等优势。

3.2 丰富传统技艺的文化表现形式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移步易景之间,每个城市都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作为千年瓷都的景德镇,独特的陶瓷文化是这个城市的名片,悠远的历史沉淀出丰富的陶瓷艺术,光洁雅致的青花瓷,清雅柔润的粉彩瓷,晶莹剔透的玲珑瓷和明丽多彩的颜色釉成为景德镇闻名中外的文化符号,为景德镇留下了丰富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充分开发和利用了丰富的陶瓷非物质文化资源,传统的陶瓷制作手工技艺就成为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制瓷和装饰技艺难以迎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理念,因此,基于传统创新技艺手法,如创新工艺、器形、釉色以及装饰纹样等元素,生产出融合手工、创意和设计于一体的艺术产品,既包含流行元素,又体现传统文化,丰富传统技艺的文化表现形式,可以在满足消费者审美需求的同时宣传推广景德镇的陶瓷文化。

3.3 整合资源发展方式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该以传统陶瓷文化底蕴为基础,以知名企业为中心,以地方高校为依托,调配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整合各个方面的优势,培养出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人才和队伍。创造力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而高等学校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是创造力的重要来源。当代青年大学生既可以通过学习熟练掌握陶瓷制作手工技艺,同时又可以敏锐地感知社会审美趋向和流行趋势,因此,充分利用景德镇的高校资源优势,培养更多善于整合与利用传统制瓷工艺进行创意产品生产的人才十分重要。

总之,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传统的资源优势和文化价值,同时也可以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使得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创新的方式焕发出新的时代意义,因而更加具有生命力,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探索新时代背景下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途径,对于陶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景德镇技艺文化遗产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与文化遗产相遇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