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先辈的红旗,创造新的辉煌
2020-02-14叶捷妤
叶捷妤
战火硝烟,红军走过长征峥嵘岁月;艰难险阻,闽西忠骨埋入处处青山。闽西,是中央苏区的重要革命基地,更是红军的故乡和革命的摇篮,是红军精神的体现。在这次重走长征路的活动中,我来到了有着“二十年红旗不倒”美誉的闽西,感受革命先辈的红军精神。
松毛岭,是闽西革命地苏区的“东大门”,绵延八十余里,宽三十余里,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成为了中央苏区的重要屏障。别看它如今清风徐徐,风景宜人,八十年前的松毛岭,曾经发生过一场血战。八十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连连失利,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将红军一网打尽,派出数十架飞机大炮对松毛岭狂轰滥炸,企图攻破中央苏区的“东大门”,将疲劳的红军赶尽杀绝。松毛岭上驻守的红军二十四师和红九军团只有手榴弹、步枪等轻武器。但是,他们面对敌强我弱的恶劣形势和敌人先进的飞机大炮,并没有退缩,而是坚决死守,与敌人血战了七天七夜,最终全部牺牲。当时的山上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一块块石头都被染成了触目惊心的血红色。国民党反动派只埋葬了国民党士兵的躯体,对红军战士的尸体置之不理,似乎想告诉全国民众:投奔共产党将像他们一样死无葬身之地。但是当地的老百姓十分爱护红军,于是偷偷上山,为红军战士们建造烈士墓,还自愿捐钱给红军烈士买棺材。于是,就有了如今松毛岭下的红军无名烈士墓。
松毛岭上的红军战士为党中央进行战略转移争取宝贵的时间,将敌人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换来了珍贵的时间,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红军长征,每一步,都是用战士们的生命与鲜血一点一滴凝成的,许多战士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他们忠心耿耿,爱国爱党,愿意为中国共产党贡献出自己的所有。长征精神是红军战士们在长征中走出来的革命精神,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长征途中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表现出不怕牺牲、坚定信念的精神,还有着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就是无比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如今的社会安全稳定,祖国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幸福,但是,我们新一代的祖国建设者一样有着自己的长征路要走,也一样有着自己的长征精神。
新的长征寓意着新的起点,新的出发,我们的长征路上,需要努力学习、攻克难题;需要努力工作、报效祖国;需要潜心钻研、攻坚克难,创造辉煌。当年毛泽东在闽西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也是一样,我们无数中华儿女共同努力,也一样可以创造新的辉煌。长征精神在我们新一代人中,将注入新的元素。这需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需要我们保持乐观,专心致志。这需要我们听党指挥,关注时事,需要我们跟紧时代,不忘初心。
长征精神代代传,从先辈们手里传到了父辈们的手里,又從父辈们的手里传到了我们的手里,我一定要牢记此次松毛岭上参观的事情,牢记当年的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道路上创造新的辉煌。
(指导老师:胡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