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石油企业生态环境内部审计的探索

2020-02-14赵丹冀小斌李新蕊

中国内部审计 2020年1期
关键词:石油企业生态环境内部审计

赵丹 冀小斌 李新蕊

[摘要]新时代对生态环境内部审计有强烈需求。作为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石油企业,生态环境审计必然是内部审计创新的一个突破口。石油企业应实施严格的生态环境审计,以原油天然气生产过程作为生态环境审计的关键点,以油气田建设作为生态环境审计的切入点,以运营维护过程作为生态环境审计的支撑点。

[关键词]新时代   石油企业   生态环境   内部审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入一个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这段论述,是我国近期和未来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总纲。而如何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并参与“环境治理”的社会共治,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重大职责。

一、石油企业实施“最严格”生态环境审计的必要性

石油企业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大户,因此有义务主动实施严格的生态环境自治。据不完全统计,2003—2017年石油石化企业共发生大型输油管线破裂泄漏事件23起,除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外,原油泄漏还严重污染河流、农田,影响居民用水,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同时也给石油石化企业自身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名誉损失。如2009年某成品油管线泄漏事件,造成240吨成品油外泄,导致赤水河和渭河被污染长达几十公里;2013年某输油管线原油泄漏并发生爆炸,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污染万亩河滩,严重影响居民生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5亿元……这些惨痛的事故反映出石油企业内部安全生产存在漏洞的同时,也说明生态环境保护的应急预案还不到位。因此,内部审计机构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业务,责无旁贷。

(一)体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重大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营生产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已是新时代对石油企业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应当从政治站位的高度,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保护生态环境对石油企业持续有效发展的重要性。

(二)满足审计署对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具体要求

2009年,审计署下发《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审计机关积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并提出着力构建资源环境审计整体工作格局。石油企业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央要求“增强审计监督合力”的条件下,内部审计机构应配合国家审计机关的资源环境审计,积极主动地开展生态环境审计工作,为石油企业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三)重塑石油企业形象的要求

近年来,石油企业原油泄漏、废弃污染物破坏环境、炼化厂爆炸等负面新闻屡见报端,石油企业在公众印象中已被贴上“三高污染企业”的标签,认为石油企业就是只顾石油勘探开发、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企业。因此,重塑石油企业形象迫在眉睫,开展生态环境审计监督,将生态环境问题揭露出来,有利于石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建成“建设生态油田,确保青山绿水”的优秀环保型企业。

二、新时代石油企业生态环境审计的模式构建

建立新时代石油企业生态环境审计模式,应当体现全员参与的审计主体观念,建立“互联网+生态环境内部审计”的信息系统平台,制定健全的生态环境审计规范体系,设计多方协调互动的沟通机制。而最重要的是,应将生态环境审计贯穿于油气田勘探开发全过程,即油气田建设、原油天然气生产以及日常运营维护管理三个具体又相互关联的层面。

(一)以油气田建设作为生态环境审计的切入点

油气田建设是石油企业影响生态环境的高发點和重灾区,是开展生态环境审计的重中之重,可分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建设项目施工过程及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内部审计机构应针对这三个阶段进行审计。

1.建设项目前期生态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1)查看建设项目环境状况调研分析及论证报告,是否经过公司部门审批,是否通过环评技术机构进行的论证分析。(2)了解《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是否经过当地政府环保部门审批。(3)审查建设单位是否与具有国家相应资质的环境监理机构签订服务合同,签订的环境监理合同是否明确义务责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以及环境监理人员的资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4)重点审查建设单位是否制定项目环境保护计划、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及相关制度文件,是否成立环境委员会及设置内部环境总监以协助项目经理统筹管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2.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生态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1)土地保护方面。一是审查建设项目用地是否严格执行国家、各省市区的相关规定,是否占用基本农田,是否占用特殊矿区,离已建建筑物、水源井和公路的距离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二是建设用地在占用林地后,是否编制评估报告并上报所在省林业厅批准;三是特别关注超规划面积占用土地,重点审查因现场施工造成的多占用征地情况以及井场前道路未按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刻意增加道路长度、场地未按设计施工、造成征地量增加等。(2)水源保护方面。一是审查是否按照国家及地方规定的禁止在水源地一二类保护区进行石油开发作业;二是对于污水回注排放重点审查是否制定符合国家标准的污水回注控制指标;三是审查是否对老旧油管线定期进行维护和防漏检查;四是审查是否制定应急防护预案,如采用管线漏失报警定位技术,实时监测管理,及时发现破漏点,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等。(3)废弃物处理方面。先审查井筒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液是否按照环保要求进行现场废弃液固化处理和废弃液不落地以及废弃液的处理手续办理是否合规;再审查废弃液处置队伍的资质,即是否选用具有相应资质及应急预案编制充分的企业,同时应实地检查处理的效果是否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验收报告等资料是否通过审批;最后审查监督环境资料、验收资料是否完整有效。(4)环保措施及方案制定方面。一是审查在各个施工作业环节中是否编制环境保护措施和施工方案,方案是否通过安全环保评估,如选取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施工工期、区域和方式,有效处理处置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以及合理制定污染治理和地貌恢复等清理方案及环保措施;二是审查环保措施和施工方案是否可行、是否报批;三是重点审查环保措施和方案的落实情况以及现场实施过程中对生态环保措施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看是否存在资金浪费、挤占挪用、乱用情况。(5)环境监理的履职情况方面。一是审查是否开展环境监理,包括施工期环境保护达标监理、生态保护措施监理和环保设施“三同时”建设监理;二是审查监理单位是否按照合同规定制定监理计划、编制监理方案,派驻具备环境监理资格的人员去现场开展监理工作;三是审查项目建设过程中环境监理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整改。(6)相关环保制度的制定与落实情况方面。主要审查建设单位是否重视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是否建立健全相关资料的台账,是否及时归档环评、监理等现场相关资料,并按照公司的相关要求按期报送有关环境管理报告。

3.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生态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1)审查建设项目验收相关资料和程序是否符合审批流程。(2)审查建设单位选用委托的环境技术监测机构资质是否符合国家要求,人员资质是否符合规定,且建设单位与委托环境技术监测机构签订的服务合同是否明确义务责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3)重点审查建设单位是否按要求完成建设项目全过程制定的环境保护计划,是否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编制完整、规范、准确的环境保护相关资料,如统计报表、工作台账和环境保护技术档案等。

(二)以原油天然气生产过程作为生态环境审计的关键点

原油天然气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能低估,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污水废弃物排放、废气排放及噪音三个方面,相应的生态环境审计也有三项内容。

1.审查污水废弃物排放情况。一是审查污水废弃物排放的环保措施是否科学,是否合理规划布局,对油区区域性的污水废弃物排放进行了治理;二是审查是否采用先进技术、改革工艺等方式,从而减少污水废弃物的排放量,或降低有毒废水的毒性及控制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从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三是比较和分析各个生产时段的污水废弃物排放标准,看其在采取环保措施后的排放标准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政府的相關规定。

2.审查废气排放情况。一是审查对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是否制定详细的环保措施,如对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是否进行脱硫处理后再排放,一氧化碳是否完全燃烧放空后再排入大气等;二是审查采取环保措施后排放的标准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政府部门规定;三是审查是否制定或采用先进技术、方法来改变传统的原油加热模式以及脱硫脱碳装置,从而减少废气的排放,如采用太阳能或电加热技术等;四是审查是否加强对环境的监测管控,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废气排放,以便及时有效地采取保护措施。

3.审查噪音超标情况。一是审查是否制定合理的生产时间计划,在不打扰周围居民和野生动物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进行石油开采作业;二是审查是否制定可行的降噪措施,如搭建隔音棚、采用吸音技术等;三是审查是否采取了过程管控,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噪音分贝抽查,分析比较降噪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三)以运营维护过程作为生态环境审计的支撑点

运营维护管理过程对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影响。在日常运营维护管理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日常清洗养护产生的废水、油泥,设备更换的化工滤料和浮渣及管线在运营过程中泄漏三个方面,与之对应的生态环境审计成为运营维护过程审计的主要内容。

1.审查日常清洗养护产生的废水、油泥。一是审查日常养护设备的操作流程是否科学严谨,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执行是否到位;二是审查产生的废水、油泥是否按照环保标准统一进行处理。

2.审查设备维护更换的化工滤料和浮渣。一是审查是否制定了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是否严格按操作规范执行,做到“工完、料清、场地净”;二是审查是否加强操作工程中的监管力度,是否推行岗位环境监督制度,并对操作工人进行定期培训;三是审查浮渣及化工滤料固化物是否运往统一地点处置,处置程序是否符合环保标准;四是审查是否制定应急预案,并及时对出现的险情进行有效控制,将损失降到最低。

3.审查管线运营过程中的泄漏情况。一是审查场站及管线维护运行过程中各主体单位是否建立完善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各种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二是审查运行维护人员是否按照规章制度落实执行;三是审查是否加强巡井护线、站库守卫等工作;四是审查是否对管线加强监控报警以及使用定位技术,及时发现破漏点,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和原油损失。

三、建立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审计”的保障体系

(一)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设置的目的

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是在油田开发建设完成后,根据对环境资料的广泛收集,分析调查和监测油区内生态环境,如水土流失、地下水及地表水环境、空气和土壤环境等环境要素的质量现状,全面反映石油开采过程中对环境实际影响和环保措施的有效性,通过对油区环境质量现状的前后对比调查与评价,核查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各项环保措施是否落实,明确该区块环境现状,分析原来所采用的环保措施是否需要修正、调整或补充,以便为本地区环境管理和石油开发的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审查的主要内容

1.环保资金使用。重点审查分析与评价环保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是否存在超投资计划实施,是否存在超范围安排环保项目,是否存在出现挪用、挤占、浪费专项资金等情况。

2.环保治理过程。审查环保治理过程中是否存在改变土地用途未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批的情况;审查生态环境保护归口管理职责是否落实到位,对环保过程的监督是否到位;审查是否有完善的环保档案资料以供查询和对比分析;审查是否制定与国家法律、法规一致的环境保护相关规定和制度。

3.环保治理效果。审查油田开发对大气、水环境、土壤、自然植被及野生动物等各类污染的治理与保护措施是否有效,治理方案是否彻底;审查地下水源环境影响、土壤及植被现状指标情况,通过与环保设计文件中规定的指标参数进行比较,分析是否达到设计规定的环保标准;审查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是否达到设计方案预期效果以及是否建立完善的环境污染补偿机制。

四、推行新时代石油企业生态环境审计模式的保障措施

(一)全面推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制度

考虑到生态环境审计涉及多个层面的利益,为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石油企业应推行审计委员会制度。从审计项目的立项申报、方案制订、人员选用和调配、实施过程及审计结果,都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由审计委员会对每个审计项目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全方位协调。在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生态环境审计项目应由安全环保、工程监督、工程监理等部门参与,以弥补审计人员在生态环境专业技能上的不足。这种审计模式一方面可以合理利用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还能更好地提高生态环境审计质量,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有利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实现生态环境审计“常态化”

1.生态环境审计全过程的“常态化”。生态环境审计应覆盖石油开发全过程,从油气田建设项目实施、原油天然气生产以及日常运营维护管理三个方面实现“全覆盖”。从建设项目选址、实施方案设计、环保隐患治理、环境质量监测、环境影响评估等方面对涉及生态环境方面的因素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

2.生态环境审计全融合的“常态化”。针对生态环境审计的特点,合理整合审计资源,将生态环境审计与其他审计项目有机结合起来。一是与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相融合,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将企业领导履行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必审内容,审查领导是否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是否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是否减少对农田、林地的占用,是否有效利用新技术、新工藝减少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二是与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相融合,在工程建设审计项目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审查环境监理履职及工作量的核准情况,施工方案、设计方案的制订是否考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环境保护措施费用是否存在浪费、挪用的情况,审查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是否按照规定要求占用农田和林地,施工单位是否按照规定处理废水和污染物等。全融合审计既能整合审计资源,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审计,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效率,拓展生态环境审计的深度和广度,也能快速实现生态环境审计项目“全覆盖”“常态化”,有效降低企业环境管理风险。

(三)全面推行审计关口前移

对生态环境风险最有效的防范方式当属前期监控手段的全面介入,而推行审计关口前移、强化源头管控、注重事前防范,针对建设项目涉及的生态环境事项,制定事前介入、事中监控的具体对策,可以抓住源头、查明原因和厘清责任,充分发挥审计的时效性,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借助社会资源推动生态环境内部审计专业化

生态环境保护涉及的领域很广,不仅包括预防和治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污染,如辐射、噪音、有毒气体和水污染等,也包括防止工程项目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包括对自然界物种、森林、草原、农田林地、河湖等的保护和其他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由此可见,生态环境审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目前石油企业审计人员主要由具有财务和工程两大专业背景的人员组成,基本上没有针对生态环境审计方面的专业人员,缺乏对各种环境保护技术和环境保护数据进行评测和分析的胜任能力,对现场环境监测数据也不甚了解,只能对已有结论的报告进行程序性复核,不能对相关环保数据进行深度查验。因此,内部审计机构应加强对环境保护方面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同时也可以利用行业审计资源,聘请一些专业的社会组织或环境专家来参与审计项目,确保生态环境审计项目质量。

(五)通过问责机制强化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力度

牢牢树立“即查即改、有错必改、有责必究”的理念,强化生态环境内部审计整改,强化监督问责,必须建立完善的审计整改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等规范,制定审计整改和绩效相挂钩的考核机制,明确各分公司、各部门的整改责任及处罚细则,将责任落实到人,将审计整改情况与单位(部门)绩效考核相挂钩,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考核,对没有完成整改的问题进行每季度跟踪回访,查明原因,落实责任,推动生态环境内部审计工作向纵深发展。

(作者单位:长庆油田,邮政编码:710021,电子邮箱:zhaodan_cq@petrochina.com.cn)

主要参考文献

耿惠晶.浅谈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的编制[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6(12)

王国杰.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J].商场现代化, 2010(22)

杨家卫.做好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刍议[J].中国内部审计, 2012(9)

猜你喜欢

石油企业生态环境内部审计
新形势下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析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