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学学困生的任务型教学

2020-02-14胡亚萍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期
关键词:分层学困生数学

胡亚萍

课堂教学模式是一定课堂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程序优化的结合体。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行为有调控约束功能,可以减少教师行为的主观随意性,同时对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新课改”最基本的理念。课堂上,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正进行静悄悄的革命,但是有的老师盲目追“新”使教学误入了“美丽”的陷阱,再加上新教材自身的不足带来的弊端,使得我们的数学学困生悄悄的向着低龄化发展。

我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了解到数学学困生主要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对数学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被动,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数学学习和完成学习数学任务有一定的困难。他们缺乏独立思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和能力,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归纳一下大致分为三类:

1.智力型学困生:这部分学生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平均水平。他们的记忆困难,注意不稳定,理解缓慢,对于知识不能变通;他们在学习上花时间往往比别的学生多,但成绩远不如别的学生,在学习上处于持续困难状态。

2.动力型学困生: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头脑灵活,只是由于学习动机、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引起学习困难。他们的主要特征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学习态度消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自制,不能坚持始终;有的好高鹜远,眼高手低,不求甚解。

3.外因导致型学困生: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他们的学习往往由于个人疾病、家庭变故,家庭文化环境差,以及交友不当导致学习困难。

基于数学学困生的任务型教学应运而生,课题组成员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经过两年的研究实践,提炼了“創境激趣提出任务——活动探究分解任务——讨论交流完成任务——应用实践提升任务”的任务型数学教学新策略,打造任务型数学真课堂。任务型教学,立足数学知识的基本点,分层设计学习任务,抓住落实任务的训练点,把握知识升华的提升点。在教学理念上,从“为教”走向“为学”;教学策略上,从“有痕”走向“无痕”, 从“无机”走向“有机”。两年的实践探索有了一定的成效——我们的老师教得更科学了,学生的学得更灵活了,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了,数学学困生越来越少了……

任务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上,从“为教”走向“为学”。它的每个教学环节都为学生的学习任务服务,或激发需要,或指向学习;让每一项教学任务都分别贴近不同层次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他们各得其所,得以胜利完成任务。教学策略上,从“有痕”走向“无痕”, 从“无机”走向“有机”。立足数学知识的基本点,抓住落实任务的训练点,把握知识升华的提升点。通过两年的基于数学学困生任务型教学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改变了教法:分层教学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新课改”最基本的理念与最根本的追求之一。分层教学,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力举措,也是任务型数学课堂的完美体现。教学时主要做好练习分层,练习是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获得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不同水平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数学练习。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练习安排上,往往让全班学生在同样长的时间里做同样的题。结果是好的吃不饱、差的吃不了,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分层练习的具体做法是:教师在每堂数学课上,设计三种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供学生自主选择:A级,基本题,模仿性练习,要求全班学生都必须掌握;B级,提高题,发展性练习,为数学中等和中等以上水平学生设计的练习题;C级,深化题,创造性练习,为数学学习能力较高学生设计的练习题。这类题目不要求人人会做,但鼓励人人思考、探索。在学生练习中,教师要注意用较多的时间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帮助、指导,促其获得成功。经过两年的探究与实践,我们觉得以下做法较好的完成分层教学。

1.异题分类,各得其“题”:根据实际,我们首先把练习进行分层,根据练习的难易程度分成三类:第一类,基础题;第二类,变式题;第三类,拓展题;要求A层学生完成“基础题”;B层学生完成“基础题+变式题”;C层学生完成“变式题+拓展题”。当然,考虑到同一层次学生的差异及每一个学生在每节课中掌握情况的不同,这样的要求不是强制的,可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不同类型的习题进行重新组合练习。

2.同题分层,自主选“题”:即同一习题,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要求,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选择。这种形式的分层练习设计比较简便,练习要求由浅入深,前一题是后一题的基础,各要求之间具有相连性,反馈讲解时各层学生都可以一起参与,便于操作。

案例: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复习”练习设计: 出示一个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

①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②如果在这个长方形里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

③剩下的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④剪了以后周长跟原来相比,增加了多少?

请你自主选择问题进行解答,老师相信你一定行!

这四个要求由易到难,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需求。在学生自主选题时,但我们采用的是“隐性分层”策略,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层次,操作起来有一定困难。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题,达不到分层练习的目的。所以分层练习时,教师的鼓励、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鼓励C层次学生有余力时做中层次习题,也要鼓励B层次学生有余力时做高层次习题,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改变了学法:自主选学

基于数学学困生的任务型教学提倡学生自主性学习,也就是学生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动地去选择性适合自己层次的学习任务去学习,不让老师牵着鼻子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去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任务,在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交互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步。同时,在教学中我们更关注那些容易被冷落的学困生,做到从最细微处关注他们,尊重他们,以行动改变他们的“生存状态”,努力搜寻切实可行的途径和策略来弥补如今新课改带来的不适合学困生学习的“不足”,进而打开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倾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基于数学学困生的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在积极向上、宽松和谐、充满活力的氛围下学习和生活,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消除了对数学课害怕的心理障碍,增强学习的主体意识。

(三)改变了教与学的关系:民主和谐

1.提升教学理念,确立主体地位。

基于数学学困生的任务型教学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分层提高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起特殊的“人—人”的关系,促使我们深入研究促进“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全体学生有效发展”的策略,从而激发、培养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使任务型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重塑师生关系,唤醒主体意识

学生作为一个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每一位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都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者。任务型数学课堂教学得以表现和达成的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径便是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给学困生最多的思考、动手、交流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起到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让数学学困生在任务型课堂中也颇具生命色彩,焕发生命的活力。

3.设计弹性方案,拓展自主空间

任务型教学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教师设计出符合具体教学要求的教学任务,去适合不同层次的具体学生,设计弹性方案,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有知识目标,更重要的是还要预设不同层次的学生同一课内都能达到相应的目标,最终实现“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

无论教学怎样进行改革,我们都必须把教学研究和重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上。就是要通过各种策略和途径来驱除新课程带来的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获得主动、生动的发展,培育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创新精神,最终教会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

猜你喜欢

分层学困生数学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