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语文阅读方法培育探究

2020-02-14刘洋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文章阅读教学

刘洋

语文是学生学习全部学科的根本,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性学科。阅读方法是指为了理解文章主旨,把握文章情感所采用的理解文章的方式和手段。阅读策略关注的是“为达到阅读目的、应当采取何种阅读方法、按怎样的步骤来读”的问题。它的理想状态是:学生拿到读物,能够自觉确定阅读目标、灵活调用阅读方法、有效监控维持阅读过程、最后能够对阅读效果作出客观评价。

一、阅读方法培育的意义

学生阅读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阅读方法。

1.提高学生自主阅读本领和理解能力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大脑能对信息进行加工、提取从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而阅读就是这一过程的呈现。好的阅读方法,使得大脑对阅读信息的加工提取更加精确,并且对于学生理解好文章,把握文章的主旨具有重要的意义。经历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后,经济、网络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学生了解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比如可以从书本获得、从网络获得、通过学习获得等。

无论学生通过哪种方式获得信息,他们都必须通过阅读才能获得,而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知识获取与否,因此良好且正确的阅读方法为学生获取信息起着重要作用。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自己就能读懂文章,掌握文章主旨,对家长教师的依赖性就会降低,理解能力自然而然也会得到提高。

2.增加学生阅读自信,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让学生在考试时做到有章可循、心中有数,教师应当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而才不会无从下手,乱写一通,对于任何考试都能沉着应对分析,学生的应试能力在无形中得到提高。在阅读时有法可依,可让学生阅读自信大增甚至喜欢上阅读。学生阅读时感到轻松,愿意读,那么教师教学时效率会得到明显提高。

3.阅读方法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

良好的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不可或缺的因素。学生理解能力同阅读能力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理解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必要条件,所以,阅读能力对整个教学质量与教学目的的影响也是十分重大的。但是阅读能力受到阅读方法的制约,因此,进行阅读方法培育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快速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阅读越来越重要。好的阅读方法,能增加学生阅读自信,也是学生积极参与阅读的重要因素。传统课堂模式发生转变,语文阅读教学不再如同传统教学那样刻板,而是充满个性化。因此,阅读方法培育对于语文阅读教学十分必要。

二、语文阅读方法培育的路径选择

阅读是有规律的。从文章文体特点入手,根据其写作的规律,归纳出阅读的思路,使阅读做到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阅读过程中正确看待学生在阅读中的地位,摒弃“丢不掉、放不开”的落后教学观念,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1.提倡读,让学生感知全文大意

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读。”的确,阅读教学中的“读”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读分为朗读和默读,同时也意味着读懂。读是阅读的一种方式,读能将文章读出味来,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情感;读懂则是学生阅读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只有读懂了学生才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掌握文章大意。学生通过朗读或默读,可以对文章留下一个总体印象。同时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生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在读懂文章时思考并解决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等问题。学生叙述文章内容,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组织语言及表达能力,还能让学生掌握文章大意。同时教师可以交给学生归纳、列提纲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2.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兴趣为先导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与强烈的阅读动机,这样学生才能充分调动知识储备与生活阅历,才能形成更多富有个性化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断获得全新的知识,开阔了视野的同时,也提高了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让学生发自内心去体会文章,通过阅读引发思考,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育中,学生对老师有非常大的依赖性,老师带着他们阅读,老师一讲就懂;学生自己阅读一篇陌生的文章,他们就不知道如何去读。人们常常将其归因于学生阅读量太少,于是就加大学生阅读量,但却不知道,这是因为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造成的。由此可以看出,阅读习惯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阅读方法对学生阅读习惯有着重要影响,究其本质也还是阅读方法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能力。

3.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阅读的主体是学生,身为教师要改变原有以教为重的观念。学生学习引导者是教师,我们既要定位准确,同时也要做好学生阅读的领路人。备课、备教案、备学生,只是教学活动的基础,课堂如何安排、组织、启发、规范、提升效率才是赋予教学活力、魅力的关键。教师要正确认识到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加深对新课改相关内容的理解,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多样化,准确把握自身在教学中的定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热情。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进行情感教育,加强对学生品德、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培养。

此外,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其发展的现状,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在教学过程当中,及时评价反馈,结合教材的内容及教学的情况,学生特点和学生学习情况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法及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新课改要求,不断完善教学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对于阅读的基本技能,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下不断深化、拓展和提升,追求卓越,捋顺知识和技能,触类旁通,帮助学生树立阅读在生活、生活在阅读的视角。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学习、互动讨论的方式,一步一步掌握阅读方法。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更需要足够的阅读量,才能实现阅读能力由量变到质變的过程。只有扎实掌握阅读方法,理解能力达到质的飞跃,方可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150028)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文章阅读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