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言语表达的阅读仿写训练

2020-02-14刘维维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言语句式表达能力

刘维维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练习来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吴中豪教授曾说过:“小学生学习并掌握新语言的过程大致由三个环节构成:语言的理解—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表达。”而指向言语表达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认真完成的必要工作。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师可以把语文教材中文本的修辞风格、深层意蕴以及作者的表达方法作为阅读教学的仿写训练点,带领学生用一本固定的笔记本做阅读仿写札记。这样日积月累,一学期下来学生们看到自己写下的厚厚的一本阅读仿写札记,会有一种成就感。对于处于写作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写作兴趣自然慢慢培养起来了,同时还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以部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几篇课文为例,笔者探讨了指向言语表达的阅读仿写札记如何开展,才能有效的体现得言、得意、得法的要旨,进而促进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一、得言:明晰文本修辞风格

吕叔湘先生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认识》一文中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部编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深入发现课文中精彩语句、段落中所运用的修辞风格,让学生在模仿练习中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润色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第6课《秋天的雨》中第二自然段第二、三句话句式整齐,运用了打比方的修辞手法,可以引导学生先自己读一读,然后问学生这两句话写的美吗?作者是怎么把秋天雨的美写出来的?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在指向性强的提问下,爱思考的学生很快发现了句式的特点。于是我追问:“同学们,书上说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大家想一想,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请同学们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第二、三句话的句式特点动笔写一写,请至少写出两种颜色。”学生在写之前已经在老师的提醒下了解了文章句式的特点,所以在练写的过程中除了关注打比方的修辞手法,也会关注文章句式整齐的特点。

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精彩句段先读再悟然后自己练笔,这样循序渐进地有坡度的练习,给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支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规范的句式,关注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仿写要求更有指向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降低学生练习的难度,提升学生言语表达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得意:参透文本深层意蕴

被选入小学课本中的课文都是中外名篇经典之作,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除了要发现文章的言语表达形式学习作者表达技巧,还要引导学生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细心地品读领悟,学习作者怎样观察事物、思考人生,了解作者借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同学们才能在学习名家遣词造句、言语表达的同时也學习在写作中要浸润自己最真实的感情,从而使自己的文章妙笔生花,更有深度,更有触动灵魂的力量。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模仿文本的过程中学习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如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谋篇布局的,全文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每个季节独有的特点。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句、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小兴安岭独特美丽的四季景色。“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这些句子让读者读起来轻松,感觉到动物们生活地非常悠闲,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在带领学生反复品味文中的优美词句后,我问学生们你最喜爱欣赏家乡的哪些景物?请模仿课文的写作结构及表达顺序写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统编教材每一篇都是佳作美文,好词佳句随处可见,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仿写文章的优美词句,既积累了语文知识又提升了自身的言语表达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语言训练点上我重点强调的是要求学生要模仿课文句式特点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来表达对家乡的感情。只有教师恰切的提醒,学生才能找准读写结合的重点,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言语表达。

三、得法:掌握文本表达方法

语文教学不仅要带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还要让学生琢磨文本是如何组织语言表达出来的,也就是让学生在参透文本深层意蕴的同时掌握文本表达方法。通俗点说就是不仅让学生知道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还要知道是怎么写出来的。如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大自然中风、水以及动物的声音。全文采用总分的结构,第二、三、四自然段也是总分的结构方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分别介绍了这三种事物。其中第二自然段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微风和狂风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第三自然段采用顶针句式,语句很独特。第四自然段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动物们用声音表达自己的快乐。教师带领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发现文本蕴含的言语秘密,了解语言建构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仿写点,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了解自己运用语言与作者运用语言的差异,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语言建构能力,更有利于言语表达。因此我设计了仿写训练点: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能仿照文章表达方法试着写一段话吗?

统编教材里的美文比比皆是,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用心钻研教材,深入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文本表达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心挖掘仿写的训练点,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言语表达形式,带领学生用心品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破解藏在文字背后的言语密码,就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言语智慧的真正提升。

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过:“语文教学应该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为核心,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为丰富的文化背景生长出言语智慧。”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只有在语文课堂上踏踏实实地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教师结合课文巧妙地设计一些仿写训练点,让学生经常在阅读仿写札记本上留下自己模仿课文写作的痕迹,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自然会在一次次地实践练习中不断地得到提升。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地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对于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将在潜移默化中收获着不小的写作成就感,也自然会大大激发了学生热爱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从而促进了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解放路小学(221000)

猜你喜欢

言语句式表达能力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特殊句式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