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课教师的四个求“真”

2020-02-14侯艳杰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研讨结论交流

侯艳杰

小时候每每村子里有来放电影的,我总是喜欢绕到大银幕的背后,想要寻找一些银幕背后的事物,想要知道银幕后面的真相是什么。现在学共体的课堂中,观课老师们就在做这样的事,就在探寻看到的现象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三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除了带给我头脑风暴和精神洗礼外,还让我在观课方面有几点收获,观课老师需要做到观得真、记得真、研得真,方能做得真。

☆第一,真诚地去观察

岁月除了给人一些经历外,更多的是给人一个坚硬的外壳,即使面对孩子也并没有完全收起这个外壳,所以很多老师即使坐在了孩子身边,但心离孩子却很远,只是为了观察而观察,每节研究课都留有很多照片,老师们可以仔细地观察一下这些照片,你一定会发现其实我们离孩子很远。黄老师在培训的时候说道,课堂中很难拍到一张好照片,是因为照片中的我们没有真诚地去观察孩子,观察他的交流、展示。

2019年9月17日下午在经棚一中观摩了一节语文课——《奇妙的对联》,班级共计9个小组,51名学生,当天听课的教师有60多位,学生中间没有任何空隙,每位同学身边都有2到3位老师,但学生们整体状态还不错,我坐在小郭同学旁边,他们是班级的二组,6名男同学,小郭同学眼神很坚定,但不太善于言谈和交流。当开课后,老师说同学们和你身边的老师打声招呼时,他轻轻地把脸转向了他的同学,避开和我打招呼,我稍低了一下头看向他,他并没有看我,我想他应该是不太喜欢这样的听课方式,很排斥我坐在他身边,所以我把包、手机、衣服都轻轻地放在了椅子下面,只在膝盖上留了一个日记本和一支笔,那会儿我连呼吸都放得很轻,我想让他感觉不到我的存在。正式上课了,老师要求画思维导图,这应该是预习单上的题,他们组已经完成了,小何同学拿出了已经完成的思维导图,他们六个人都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神交流了一下,看来对于如何展示、谁去展示、具体内容他们几个已经分工了。展示时,老师叫了一组、三组、五组、七组和九组的同学,每组同学展示时,小郭同学只是抬头看一下谁去展示了,然后就不再看展示的同学,而是转过头来看自己组的思维导图。那会儿我想他应该是一名听课习惯不太好的学生,是一名学困生,虽然张华教授说不能随意给学生贴标签,但我心里还是忍不住那么想了一下。这是我观完课后回到家里写的一段,三天后,当我拿起笔来想要继续写的时候,突然发现脑子是空的,接下来发生的课堂故事没有了,我翻开观课记录,只是在某个不起眼的地方写了一句:原来他并不是学困生,其他的我依然没有回忆起来,不是忘记了,而是我没有真诚地去观察,没有带着思想和想法去观课,学生发生的关键事件没有在我大脑里留下痕迹。

☆第二,真实地去记录

“记录”的意思是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等通过一定的手段保留下来,并作为信息传递开去。我们观课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学生的学反映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对学科本质的把握、课程的整合、核心目标的定位、挑战性问题的设计等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是否关注到全体、学习是否真实发生、是否培养了学生的高阶思维,只有做真实的记录,我们给老师反馈出来的问题才是真实的,才能利于老师修改,老师也才能进步。

本次培训领航校的老师不多,所以领航校的校长很想让我们把新的理念带到学校去,和老师们一起研讨、交流,帮助老师们成长。工作室活动结束后,我们就深入到领航校的课堂。我观了一节初一的数学课——《有理数的加法》,授课教师是一名刚刚入职一年的新教师,上课开始,我坐在了一位小姑娘旁边,她叫文煜,圆圆的小脸还有点儿婴儿肥,她很自信,并没有因为我坐在了旁边而紧张。上课开始,老师要求从组内准备好的五张卡片中任意取两张,你能得到哪些加法算式。活动开始,文煜同学和小同桌转过身来和同组的小朋友一起摆了三组,然后就转过来写在导学单上一句话:0加任何数都等于任何数。在探究同号相加时,导学单上是这样设计的:一个物体向左右方向运动,规定向右为正,先向右运动5m,记作————,再向右运动3m,记作————,两次物体一共向右运动了多少米?用算式表示———————;先向左运动5m,记作————,再向左运动3m,记作————,两次物体一共向左运动了多少米?用算式表示————————;结论———————。文煜同学数都填对了,最后一个要求写结论,她是这样写的:“问题是一共运动多少米?要用绝对值相加,最后得到的数为正。”接着有其他小组展示时结论和她总结的不一样,她擦了自己的答案,工工整整地写上:同号相加,用绝对值相加,等于结果;接着开始探究异号相加,导學单上关于正负、计算,文煜同学一点儿问题没有,最后还是有一个空需要填结论,这次她犹豫了一会儿,转过头求助了同组的另一名同学,然后也是工工整整地写上了答案,而且还得到了去前面展示的机会,整个过程她都很投入。最后是加法法则的结论总结,当老师提出总结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时,她转了一下笔,连续抬了三次头看老师有没有在黑板上写下这三条法则,可惜老师没写,然后她开始动笔,先写下了0加任何数都等于任何数,后面什么也没写,这时老师开始板书,但只记录了关键字,所以文煜小同学这个总结就搁置了。她第一次没写上,我觉得应该是她总结的不到位,她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答案一定要标准;她第二次没写上,我觉得她是怕再写错了,为了保险起见,她求助了;她第三次没写上,我觉得她应该是每次都依赖老师习惯了,等着老师总结好了,她抄到导学单上。记得黄老师在培训时提到了,我们的观察报告要有理有据,不能凭主观去判断,所以下课后我没有马上离开,我和文煜进行了简短的交谈,你喜欢数学课吗?挺喜欢的,没比我们小学难多少(她还挺健谈)。那你第一次结论为什么擦掉?我觉得我写的有点儿啰嗦,那第二次的结论为什么要和小伙伴商量呢,我觉得你可以写出来的,我知道意思,但我不知道怎么写才正确。那现在你能说吗?她笑了一下,还是不太会,但我都会算(这节课后面的运算她得了满分)。看来我以为的并不是事实的真相,真相是她不会总结结论的方法。如果她习得了这个方法,她这节课的收获将不再是简单的数的加减运算。

☆第三,真挚地去研讨

课堂观察的意义就在于发现问题、分享智慧、走向彼岸,分析不出问题、发现不了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问题。三天的课例研讨中,给所有老师印象最深的要数学共体研究院的谈扬院长,他对所有学科文本的解读、学科本质的把握、挑战性问题的设置让所有人敬佩。当然我们老师的表现也非常好,教研中心姜丽丽老师在观课时充分利用了时间轴与关键事件相对应的办法,探寻背后的原因。在谷玉娟老师执教的《藤野先生》这节课的课后研讨中,我们组就是以姜丽丽的时间轴为线索汇总了所有人观察到的现象,发现问题并分析了原因,然后做了分享。

下午2点30分老师下达第一个任务:在学习单上找到自己喜欢的问题读文本解决1到2个(学习单上一共8个问题),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任务下达后,同学们开始选问题,读文本,解决问题。下午2点50分组内交流开始,刘宇解决的是2、3、8三道问题,高浚博解决的是2、4、5、7四道问题,孙禹基本每个问题下面都写了一点儿,另一位同学就完成了问题1,组内交流时只是依次念了自己解决的问题的答案,然后交流就停止了,时间是下午2点53分。下午3点08分全班分享结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了一个焦点问题:“他为什么感到不安?”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从个人到社会背景层面都做了分析。下午3点18分,新的聚焦问题也是核心问题被引了出来:“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通过学生讨论、交流,问题解决。下午3点33分下课。我们研讨时也聚焦了一个现象:这个小组为什么只交流了3分钟?因为他们有交流的欲望却没有共同交流的任务,所以各说各的就算是交流了,这是问题不聚焦的结果,这个研讨对执教者谷玉娟老师可以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她立刻修改了学习单,由8个问题变为1个问题,并在另一个班上了研究课,非常成功,通过解决一个核心问题也懂得了其他问题。一个真实的分享源于真实的观察和记录。

☆第四,真正地去实践

培训时间是短暂的,实践之路是漫长的,先进的理念通过实践方能内化,反復的实践方能让理念扎根。本次培训结束后很多老师都在自己的课堂开始实践,有的老师坐在自己班孩子的身边观察他的学习历程,发现这个孩子不是他以前“定义”的调皮的孩子,而是很有想法、思维也很敏捷的“新”学生。有的老师上研究课,虽然在课后反思时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执教老师却很兴奋,因为他发现了自己课堂的变化,孩子们带给他的惊喜远远超过了那些问题,教师只有教得真实,学生才能学得真实。

我们跳出了听课的传统束缚,让我们观的每一堂课都能对老师有帮助,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点滴作用,我们只是找到了一条前人披荆斩棘开出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们要做的一定还有很多。

猜你喜欢

研讨结论交流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惊人结论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