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散文教学中的情感体会
2020-02-14吴丽艳
吴丽艳
不久前去学校调研,连听了五节统编版八年级上册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五节课的课堂观察,给我很多思考。课堂的主要教学流程如下:
1.初读课文,分享初读感受:母亲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2.再读全文,深入了解母亲形象: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
3.细读,批注作者的情感。
五节课,主要教学流程差异不大,只有第三个环节有两位老师的设计是“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理解并体会其作用”。从时间上看,“深入了解母亲形象”用时均最多,20~33分钟不等,一节课余下的时间用于阅读并概括或批注课文后半部分集中议论抒情段,思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从课堂上呈现的流程及所用时间来看,五节课的教学目标指向均为两个:1.通过具体事例感受母亲形象;2.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深情。而且以“分析母親形象”为要,体会作者的深情可谓浮皮潦草。因为,课堂上老师满足于学生浅表层次上的“读”和“找句子”,而未能“体会”出作者的深情。
《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朱德同志在其母亲逝世之际,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这篇感人的回忆性文章。这样的回忆性散文,是否有必要和小说一样花大力气分析人物形象?散文教学中情感体会是否要重点关注?这是我观课结束之后和老师们一起深入讨论的话题。
一、散文中人物形象分析的必要性
配套教参对于本文的“教学建议”是:避免只把本文当作一篇颂扬母爱的文章。因为回忆性散文的主体包括了“我”,教学时应通过具体语句体会作者反复说的“我要感谢母亲”的所指,并通过具体语句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情。据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的关键点,不在文章中所记叙描述的客体——“母亲”是个什么形象,而在文章记叙描述的字里行间所倾注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更何况,尤其是回忆性散文里,有很多都有对文中人物的直接评价语句,如本文中的“特别是她勤劳一生”“母亲是个好劳动”“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作为一篇用以教学的文章,在教学设计时,老师必不可少的首先要考虑学生学习本文的起点,《回忆我的母亲》中,“母亲是个怎样的形象”,这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通过自读文章就能读出来的,这个问题并不需要教,尤其更不必“兴师动众”地教。如果一节课致力于并满足于学生能弄明白“母亲是个怎样的形象”,恐怕这40分钟的教学,学生在这篇散文教学前与教学后并无“长进”。成就优秀的语文课堂,找到合适的学生发展区非常关键。
其实无论是统编教材还是以往的各种版本教材,选文都是散文居多,而无论写人、写景、抒情、状物,哪种散文都无不是在抒发作者主观的喜怒哀乐,即便是议论,也多是因为作者自己的境遇而生感慨。由此,写人的散文,分析感受人物形象的过程如果有,也应是学生基于这一课的学习从起点走到终点的一个台阶而已,只是一个过渡,是为了达成更高的学习目标,它本身并非最终目标。所以前面提到的五节课中老师不惜花大力气致力于这个教学点的学习,谈不上合理。而且随着听类似课次数的增多,我越来越感到这个问题存在的普遍,有必要探讨这一问题。
二、教学要有文体意识
谈一篇课文的教学,文体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文体不同,其作者的写作目的也就不同。小说的中心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如鲁迅的《故乡》,要引导学生进行多元阅读,多角度地聚焦分析人物形象,如联系情节、抓住细节、关注景物等,这是小说阅读教学的主要环节,借此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的能力。
而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绝不能和小说混淆,更不能等同起来。散文是最自由、最个性化的一种文体。作者之所以要写散文,都是要表达特定情境下自己的一己之思,一己之感。所以,我们读散文,也应该以己之心体贴作者之心。教学时,不要侧重认识“这个人”它具有怎样的品质,而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个人的叙述描写,抓住作者“那时”的心情,力求还原体会。
散文教学中,老师们的关注点往往有偏差,更多的去关注作者借以表达情感的“那个人”“那个物”或“那个景”本身。于是,朱德对母亲的赞颂、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都被师生解读成了对所有母亲的赞美,尤其有的课开头还要以唱阎维文的歌曲《母亲》开始,课的结尾以老师的激情号召赞颂母亲结束。于是,朱自清的《背影》,也仅仅看到了父爱;杨绛的《老王》也仅仅关注“弱者”的善良……“这一篇”不存在了,走到了课文之外,离文本很远。
此类教学误区,细究起来,都是因为对文体思考不深入导致的。因此语文教学需要有文体意识。
三、重视对散文情感的体会
孙绍振这样说过,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最大的弱点,往往是读懂了文字,却没有读懂作者在特殊语境中的心灵。散文教学更是如此。散文是要展示作者的情感世界的,对散文情感的体会和把握,是散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然而散文的情感一般都藏在文字的深处,这样就又容易成为学生理解上的难点。那么怎么样才能“读懂作者在特殊语境中的心灵”呢?
像《回忆我的母亲》,语言平实,质朴无华。文中没有过多的抒情与描写,但在平静而不动声色的叙述中流露出一种真挚而深沉的爱和怀念之情。不过初中生一般喜欢词语华丽的文章,不很理解质朴、平淡中蕴含真情的文风的长处,往往会忽略这种语言风格所传递出来的真挚的情感。所以文中很多具体语句都需要教学中引导学生细读,如“母亲年老了,但他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等,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关键词语等理解文本深意,尤其是可以拓展读一读与统编教材相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系列图书中的丰富课程资源,来帮助理解作者家庭背景。从而读出“我”因参加革命,不能在母亲身边侍奉和“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深遗憾以及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与感恩之情,进而也让学生认识到本文这种语言风格与母亲——一位普普通通、没有半点矫揉造作的质朴是一致的;与当时作者在母亲逝世之时沉痛而真挚的心情是吻合的。从而知道,语言朴素,因为他真诚。对于文章而言,真挚的情感是最打动人心的力量。
总之,散文教学,其教学着眼点是要引导学生去认识和理解“这一篇”作者的所见所闻,在细读文本中体味作者“这一篇”精准的言语表达,进而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分享作者丰富细腻而又独特的人生体验,观照自我。若不顾这些,只看到散文中所涉及的“人”“物”“景”,那么学生散文学习的意义无异于买椟还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