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课改,探索新教法
2020-02-14罗忠良
罗忠良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永远不会完美的艺术。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下,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不是传统教学那样枯燥无味,毫无情趣的教学现状。新课程标准要求:新时代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他强调:“教学法的效果不同,并不是由于这些教学法本身有多大高低差别,而是在于教师会不会活用”。可见,“活”字极为重要。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活跃,我在教学中探讨了一些做法:
一、图片导入,引进实景
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开端,是引入学生走进情境的切入点,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种手段,让他们对后续的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能够促进学生爱学乐学的目的。因此,课堂导入要有多样化,要有新鲜感,才有吸引力。例如,我教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我首先引领学生走进璀璨的语文世界,观看真实的桂林山水,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象。为此,我精心设计课件,出示准备好桂林山水的八张图片,让孩子们尽情地欣赏,当他们看到风光秀丽的桂林山水,眼珠传递出好奇、专注、若有所思的神情。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流露出期待和喜悦的神态,并不断发出赞美之声。孩子们被独一无二的桂林山水陶醉了,这时我大声的问:这样的山,这样的水美不美?学生齐答:“美”。我又接着问:“所以人们都说——?”孩子们接着答:“桂林山水甲天下”。我趁热打铁,又追问:“你们想不想到哪里去看看?”孩子们又齐答:“想”。同学们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桂林山水的场景,为后续学习内容作铺垫。
二、跟踪视频,融入其境
用文本和视频相结合,开展课堂教学,是创设课堂情境中最有效的教学手段。视频教学能够引发学生探求的热情,激发思维的灵活性,使思维的发展顺其自然。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给学生创设特定的环境,营造出某种特定的氛围,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如:我教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我出示课题后,问学生:“这篇文章是写什么呢”?孩子们齐答:“游览金华双龙洞”。我接着问:“你们到过金华双龙洞吗?“想不想去金华双龙洞看看”?这时几个孩子高兴地站起来,大声说:“想”。那就让我们和作者一同乘着班车去那里看看。我立刻打开视频让学生观看。同时出示几点要求,观看视频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注意作者的游览顺序。2.作者每到一处看到什么景物?3.作者是怎样把他看到的景物写下来的?请你们在课文找找,并用笔画出来。通过观看视频,一路上的映山红、油桐、新绿以及洞外、洞内所有的景物一一展现,一目了然。看完视频后,仅仅几分钟,学生就从课文里找出了答案。汇报的时候孩子们个个都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整堂课都变得活跃起来。
三、知识竞赛,激活课堂
知识竞赛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说是新理念下一种新的课堂组织形式,它创造了以人为本、民主、开放、多维、互动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探索。为了营造宽松、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我常常开展课堂知识竞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我教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一课,先把班里的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然后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了10至20道问题。比赛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个环节。比赛前先给学生细读课文,了解每个自段写了什么。然后出示6条比赛规则,接着宣布比赛开始,第一轮必答题,请同学们认真听题。第一个问题:骑马上天山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第一组组长回答:“七月”;第二个问题:请你陈述作者的旅游路线。第二组的一位同学快速的回答: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第三个问题:作者进入天山看到那些景象?第三组一位同学又准确的回答:雪峰、雪水、溪流……就这样学生们在“赛中学”、“学中赛”,竞争激烈,快乐无穷,孩子们自然想学、乐学,大大提高课堂學习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求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从沉闷走向活跃。
四、趣味练习,巩固积累
课堂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积累运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开展课堂趣味练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促进集体的协作精神。为了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获得的知识更牢固、更扎实,我常常利用找朋友、找对象等趣味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每节练习课我都准备5至10张词语卡片,然后在一部分卡片上写生词,一部分卡片写词语的意思,分别发给十位同学,让他们自己分析、判断找到对象。找到对象后拿词语卡片的同学读出卡片上的词语,拿词语解释卡片的同学读出相应的意思。接着,用同样的方式让他们找近义词、反义词等。这样的趣味练习,课堂学习氛围浓厚,效果极佳。
语文课贴近自然、贴近生活,我们要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知识。总之,一节优质、高效率的语文课,前提是给学生创设有趣味的学习场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愿学、想学、乐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进步的学习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