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加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020-02-14黄颖
黄颖
【摘要】中国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承担着凝聚青年、感召青年的重要任务,团组织要不遗余力引导青年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有力助手和可靠后备军。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也充分说明了团青工作的重要性,尤其在企业中,青年员工是中坚力量,调动起青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新形势 加强 团组织 凝聚力
一、企业开展团青工作的背景
当代的青年群体大多是“80后”和“90后”,他们成长的大背景是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价值观与老一辈人相比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思想活跃,个性突出,自我意识强,更加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甚至要牺牲个人利益以保护集体利益”这种传统观念很难被他们接受和认可,这些鲜明的特点导致团的各项工作开展比较困难,很多活动不能取得预期效果,青年员工的战斗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新形势下团青工作面临的挑战
(1)青年员工自我意识增强。不同于老一辈人理想主义的激情,當代年轻人更加看重现实利益,他们对“讲奉献”、“讲付出”嗤之以鼻,衡量一件事情该不该做的标尺是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和利益;另外,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当代青年获取信息的途径多,获取的信息多种多样,这也造就了青年性格的多样性,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干什么、怎么干。正是由于当代青年自我意识的增强,导致在集体活动中大家都缺乏大局意识,如果活动不能让他们看到既得的利益,就很难吸引他们。
(2)团干部力量不足。企业深化改革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人员精简,由于人员减少,现在大部分企业中的团干部都是兼职,很少有专职的团干部。团干部在处理团的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其他工作,势必造成精力分散,团的工作无法做到精益求精。而且现在企业中对团青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缺乏对团干部的培养、选拔机制,导致很多团干部业务能力无法及时提高,开展工作比较吃力,在青年员工中无法树立起威信。
(3)团青活动传统、单一,缺乏吸引力。团干部力量不足导致团青工作的方式方法不能及时随着形势变化而创新,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瞬息万变,青年员工接受到的信息广泛而丰富,一尘不变的团青工作方法和团青活动已经难以适应当前青年员工的需求,从而导致团组织失去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加强基层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思想宣传教育,正确引导青年员工。青年员工的特点是思想活跃,个性突出,自我意识强,过于重视个人利益得失,责任意识淡化,因此,要有针对性的开展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准确把握青年员工的思想动态,引导青年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团组织要积极发挥先进典型的作用,用各类先进的事迹感动、影响青年员工,让他们从看得见的先进形象中受到教育,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定期开展座谈会、“一对一”谈心等活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教育引导青年员工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对青年员工的成长与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学有所用,从而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要及时、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帮助青年员工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增强他们的爱国、爱企、爱家意识,提升青年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健全培养机制,加强对团干部的培养力度。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团干部培养机制,建立正规的培养制度,开办各类培训班,为团干部搭建成长平台,促进他们业务能力不断提高,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另外,企业也要重视青年员工的培养,根据青年员工的性格特点、技能特长提供发展方向,给予青年员工积极作为、不断奋进的强劲动力,在培养过程中,及时发现青年员工的优点、长处,将适合团的工作、受大家喜欢、有威信的青年纳入后备团干部库中,重点进行培养。还要建立科学的选拔聘用制度,定期对后备团干部的工作情况、道德品行等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优异的后备团干部,通过严格执行公开竞聘、民主测评、任用公示等选拔程序,把最适合团青工作的优秀青年选拔出来。通过健全的培养机制,真正做到对青年员工科学引导、合理培养、大胆提拔,不仅有助于青年员工成长成才,也为团干部这个岗位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3)结合新形势创新开展团青活动,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要想适应形势开展当代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青年员工主动参加到活动中来,有效提高团青工作成效,首先要从团干部入手,设立专职团干部,让团干部有更多的精力与青年员工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需求、喜好,根据青年员工关注的问题开展工作,及时为青年员工解决难题。在此基础上,还要创新团青共工作方式,转变传统的工作模式,根据现代青年员工特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团青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让他们在玩中学,寓教于乐,使青年员工从“要我参加团青活动”到“我要参加团青活动”,不断增加团组织和团干部的威信和吸引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团组织想要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要了解青年、融入青年、服务青年,创新工作方式,潜移默化的改变青年员工的观念,让他们对团组织的态度从“不屑”转变为“信任”,从而愿意接收团组织的引导和教育,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