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路径探究

2020-02-14李敏李东平

课外语文·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李敏 李东平

【摘要】核心素养培养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转型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路径进行实际探究,针对当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现状,从语言建构运用、思维发展提升、审美鉴赏创造、文化传承理解入手,提出核心素养的落实途径,并且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具体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1-0060-03

【本文著录格式】李敏,李东平.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路径探究[J].课外语文,2020,19(01):60-62.

高中阶段语文是极为重要的课程,作为文化教育教学的基础,在实际应用中为其他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语文本身并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学科,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工具,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可以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先要满足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然后从语文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以此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性内涵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种教学理性,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下,让学生的综合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教育,尤其是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可以让高中语文的学科性和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核心素养中独特的育人价值,让学生在提高文化能力的同时,也得到了精神上的成长,让文化水平得到根本上的提高。

二、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国家教育理念逐渐发生变化,但从整体上看,依然有大部分语文教师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较为被动、缺少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逐渐下降。除此之外,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重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加上应试教育体制的推动下,学生更多情况下,掌握的是应试能力和答题能力,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育教学要求,更无法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所要传递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是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要让学生通过语文课堂开拓自己的视野,放飞自己的心灵,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高中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发展,但是大部分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应试能力和答题能力,忽略了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投入到核心素养教学的时间较少,核心素养能力的落实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不仅如此,很多学生不会一直跟着教师的思维完成教学活动,经常出现敷衍的情况,语文教学的效果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不论如何,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必须得到加强。

三、核心素养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对策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运用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常规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语言建构与运用教学可以和情感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文章内容情感,并且产生共鸣。比如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配合音乐、动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迅速融入到文章内容中,对诗歌内容产生一个基础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朗读这首诗歌,进一步提高素材的效果,也让学生可以体会到朗读中的情感变化,然后再由教师进行朗读,此时,学生对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也就有了全面的了解。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和提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主要体现在语文课堂的思辨读写这几个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展原生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读”,原生态阅读就是要用最直观的方式完成阅读,通过反复阅读,来感知文章,理解文章。不仅要做到教师示范领读,还要让学生进行泛读、精读等活动,以此让学生通过自我阅读,对文章形成一定的理解,然后再由教师进行引导,实现教学转化。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转化,通过对比异同、关注细节、揣摩留白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对文章形成深刻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会得到提高,对于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具有深刻意义。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进行思考,教师除了要激励学生产生疑问,促进学生思考,还要让学生共同解答疑问。比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以防思维冲突,从而让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等得到充分锻炼,并且促使思维提升。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高高中生的审美能力、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情感性,将学生培养成為一个符合社会主义核心发展观的个体。高中审美要从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入手,也就是情感教育,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文章中的美誉元素,明确审美教育的针对性,让审美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根据不同风格的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美的情感。除此之外,写作也是审美鉴赏创造的方式之一,通过读写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审美教育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从审美感知、审美情感上升为审美创造。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优秀文化需要得到世代传承,这也是完成民族复兴的重要举措,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开发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从当前教育现状来看,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让学生更加顺畅地接受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教师也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开展多元化的文化传承方式,让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入侵,比如加强古诗文等古典文化教学,侧重文化修养培养,鼓励学生探求文章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文化传统、民族气节、公众价值观等文化观点。

四、核心素养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案例

为了更好地验证前文的研究结果,本文从实际出发,通过高中人教版语文课程实际案例具体分析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方式,以此证明核心素养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以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小说单元的一篇课文《边城》为例,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和分析

在学习《边城》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文阅读基础,同时对同类型文学作品形成了初步的感知能力,但是在实际鉴赏能力上还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全面把握《边城》主题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边城》小说内容所处的时代背景较为复杂,因此,要对小说鉴赏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小说构建了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借助湘西风土人情,展现出了人性之美,而且作者沈从文所独有的语言表达特色,也让小说本身的意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教学设计方案

想要基于核心素养开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就要对文章形成全面的了解,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习研读细节,以此从言语逐渐转变为内在思维思想的发展,提高学生处理言语形式和内容关系的能力。先要丰富学生的言语生命,也就是提高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梳理教学情节,找出文章中心,同时赏析细节,进而引入不同民族地区文化,加强学生的文化传承和理解,然后在体会文章语言、文章风物、文章人情等方面美感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在教学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猜谜的方式导入、创设教学情境,在激发学生过往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引出本文的主要内容。比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地不同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借助一组图片,展现出文章描写的风景,与此同时,利用课件展示有关资料。

1.语言建构与运用

在语言构建和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教师可以采取示范朗读、齐读、泛读、精读等多种方式。比如教师可以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图片,进行示范朗读,同时展示详细风景,每张图片配上解说词,从而激发学生对边城之美的实际领悟。然后,从中挑选出新的一段,让学生进行齐读,如《边城》中的沈从文先生写给他的夫人张兆和女士的一段话,“我轻轻叹息了好些次……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这段文字中从风景、风俗、人情三方面展示了作者本人对边城的热爱,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主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让学生泛读课文,概括文章情节,描述文章大意,并且给学生布置任务。可以采取信息筛选类任务,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文章中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并且对文本进行简单概括,保证概括词汇可以代替整个环境特点。然后通过精读从风景、风俗、人情三个方面入手,找到相关语句,并且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并且让学生对文章形成简单的了解。

2.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維发展和提升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针对文章中的几个重点进行赏析,通过细节感知,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分析人物语言,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抓住人物心理和人物形象,从而提高自身思维能力。在《边城》中有很多人物,这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性美,教师在引导学生研究人物关系、人物逻辑的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首先,教师在学生对文章形成初步了解后,提出问题:“边城中作者写了哪些人,这些人的性格如何?人物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其次,让学生分别分析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如翠翠与傩送、翠翠与爷爷、爷爷与乡邻等,通过文章中的情节,构建出具体的人物形象,以此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比如爷爷与乡邻之间,主要涉及四个人物,分别为爷爷、老熟人、过渡人、顺顺,根据不同的段落,分析人物之间的友情,并总结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用词汇概括人物特点,包括善良、勤劳、质朴、真实、自然、毫不矫揉造作等。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对文章内容进行全面分析。

3.文化传承与理解

在《边城》中作者还重点表现了当地的丰富节日,这些描述中也透露着边城人的生活氛围,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风俗美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教师可以从文章中提炼出和端午节有关的内容,包括龙舟赛以及捉鸭子比赛等,此外,在文章中还描述了中秋和春节这两个传统节日,如月下对歌、狮子龙灯、放烟花。通过对这些描述片段的分析详解,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详细分析节日氛围与边城人民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此展现当地独特的生活环境。在学习当地风俗,体会其中美感的同时,学生也会认识到节日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以及节日本身的价值意义。以龙舟赛为例,作者通过简短的描述,就展现出了边城地区湘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4.审美鉴赏与创造

在完成上述教学内容后,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美感,包括环境美、人性美、风俗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在学生完成全文分析阅读后,教师可以进入总结环节,提出问题,“沈从文想通过美丽的边城,表达什么精神内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从赞美、批判、呼吁三个角度入手,让学生进行分析,同时借助其他学者对《边城》的评价,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小说中人文精神的内涵,可以适当安排仿句练习,并且布置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包括读后感、同类型的风景散文创作等。比如教师可以利用音乐,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感悟能力,体会到文字的美感,深入挖掘文章中美的意蕴。

五、总结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工作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高中语文作为高中教育基础,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对于高中而言,加强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提高语文综合教学质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魅力。通过语言建构运用、思维发展提升、审美鉴赏创造、文化传承理解的综合学习,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林长青.基于“连接学习”的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探讨[J].学周刊,2019(25).

[2]陈菲.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9(7).

[3]张瑞.以“知”育“智”——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7).

[4]李瑞伟.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

作者简介:李敏,女,1992年生,现就读于四川轻化工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育硕士学位;李东平,女,1965年生,山西大同人,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猜你喜欢

新课标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