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课文,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2020-02-14王金耀

课外语文·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初中语文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推进,人们对人才培养的标准越来越高,并将素质教育作为重点内容。教学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倡以提高教学效率的方式减轻学生压力,这种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文本;初中语文;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1-0050-01

【本文著录格式】王金耀.立足课文,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J].课外语文,2020,19(01):50,52.

要想提升教学效率来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就需要确定整个教学重点,深入理解减负增效的含义,减轻不必要的学习任务,将课文文本作为教学基础,深入研究课文本身,减少不必要的拓展。要想该种教学方式落实到实际课堂中,需要确定整个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思路,预测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而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将课文文本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一、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原则

要想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制定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原則,促进语文教学的充分落实。第一,深入了解教学改革。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当前社会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保证每节课能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和理解知识。第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由于生活环境以及经历事物的不同,学生之间一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让每位学生能够在实际课堂中得到发挥和鼓励,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第三,落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的核心内容,因此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在降低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保证教学质量。充分利用每节课的时间,避免出现知识堆积等情况,保证每节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最终达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措施

(一)体会文本中的语言艺术

在语文课文学习中,要想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和掌握,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不断熟悉文章内容,在熟悉之后自然能够理解文章含义。因此读对课文学习来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这种方式,能够体会课文中的文字表达方式,还能够充分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目的,由此可见阅读是课文学习中的关键步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从字词的使用体会深层含义,使学生进入到作者建立的情景中,进而充分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内在价值。每一次文章阅读,学生会体会到不同的情感,因此采用反复阅读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进入文章和感受文章。例如在讲解《沁园春·雪》这一课文时,可以从文章中的语言艺术展开分析,该篇文章作者为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在本篇文章中毛泽东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诗句中,通过对冬季雪景进行描绘,使人仿佛身处于词的情景中。而在文章末尾,“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者先肯定了成吉思汗、秦始皇等人的卓伟功绩,但是又指出秦始皇与成吉思汗的不足之处,进而引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诗充分体现出毛泽东的自信,这种自信从字面上理解是毛泽东对自己的肯定,但是结合文章背景以及上下文能够发现,毛泽东这句话表明的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自信,他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会越来越强,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整篇文章具有较强的节奏感,但是又不局限于一种形式,富有较强的变化性。学生在实际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体会到文章的音调变化,在此基础上充分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通过以上分析能够看出,学生每一次阅读文章的过程就是重新认识文章的过程,通过阅读理解感知文章内容,并感悟其中的情感,因此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情感感知能力,充分理解文章内在含义。

(二)以文章关键字词入手

字词是组成课文最基础的部分,字词的理解和分析,要从细节感知入手,帮助学生充分体会到其中的内在情感。通常情况下,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是经过精挑细选,其中每个字和每个词需要推敲,在此过程中立足于文章本身,引导学生仔细感受每个字和每个词的用法。通过分析字词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充分激发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实现初中语文的高效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解《乡愁》这课时,可以先为学生介绍文章的创作背景,作者余光中是中国台湾诗人,整个文章具有较强的往复节奏,大致可以分为四个自然段,分别为作者的小时候、长大后、后来以及现在,每个时间段作者对乡愁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在小时候,作者将乡愁比作“邮票”,长大后乡愁成为了“船票”,后来乡愁是“坟墓”,现在乡愁是“海峡”。而作者利用“邮票、船票、坟墓以及海峡”等词汇,将自己对家乡的感受形象化,也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这种思念从小时候直到现在贯穿了作者的一生。“坟墓”这一词既表明母亲的离去,又表明自己与祖国大陆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最终自己与祖国之间隔了一条海峡。虽然整首诗的内容较少,但是短短几个段落,承载了作者对祖国深深的思念之情,也表明自己希望回归祖国的意愿。通过对文章中的字词进行分析,能够帮助学生从一个点入手,逐渐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使学生能够正确深入地理解文章。

(三)体会课文内在情感

情感是理解文章最有效的渠道之一,只有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容,才能体会到作者蕴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这也是文章创作的价值所在。相同事物能够寄托作者不同的情感,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充分立足在文本之上,仔细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表述。例如鲁迅在《故乡》中,先是描写自己回到家乡看见的景象,“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肃萧的荒村”。作者采用以景抒情的方式,通过对故乡景物的描写,表达出自己在二十年后再次回到故乡的心情,复杂又沉痛。在文章内容中,作者主要描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自己儿时的玩伴“闰土”,另一个是“豆腐西施”杨二嫂,在对二者进行描写的过程中,采用对比的方式,少年时的闰土形象与现在闰土形象之间是天壤之别,现在的闰土麻木、迷茫、痛苦,与少时生性善良活泼的闰土截然相反。作者通过对闰土的变化进行描写,将自己的无奈、悲伤等复杂情绪表现出来。经过二十年之后,他与闰土之间已经产生了巨大的隔阂,并且是无法逾越的隔阂。并通过表明闰土变化原因的方式,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阶级固化以及统治黑暗。百姓生活在贫穷和痛苦中,巨大的生活压力以及繁重的赋税,使闰土从那个少年时充满生气的男孩变为麻木的木偶人,这是当时社会的悲哀,也是人民的悲哀。

文中的另一位人物“杨二嫂”,从年轻时的豆腐西施,变为现在作者眼中“细脚伶仃的圆规”,尖酸刻薄。这一现象也能够充分说明,闰土的变化不是偶然,这是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普遍现象,作者见此情景不由得发出感慨,心中的情感也逐渐复杂起来。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上两位人物形象的对比入手,从二十年的变化,体会“我”当时的心情,进而理解本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将课文文本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升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本文在减压增效的过程中,采用以文本为核心的方式,通过体会课文内在情感、欣赏语言艺术以及充分利用文章空白等方式,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展开全面培养。这种方式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将重点放在语文课文中,针对超出学生心理和认知外的知识进行删减。将学生的精力集中在课文内容本身,最终达到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彭莹.21世纪以来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课文变化及其教学实践研究[D].喀什:喀什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