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教育”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0-02-14洪合民郑爱洪
洪合民 郑爱洪
“慢教育”理念古已有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一教学理念已屡见不鲜。孔子主张“无欲速”,他认为“欲速则不达”,治国为政、教育教学都讲究慢缓累积,讲究循序渐进。朱熹在《〈朱子读书法〉卷一》中更为详尽地以“灌园”为喻阐述之:“读书如园夫灌园,善灌者随其蔬果根株而灌之。灌溉既足,则泥水相和而物得其润,自然生长。不善灌者忙急而治之,担一担之水,浇满园之蔬,人见其治园矣,而物未尝沾足也。”灌园浇菜,不忙于求速,不一蹴而就,才能足够润物,促其生长;读书亦然,欲速则不达,也需要长期浸润熏染,应当一节一章阅读,逐字逐句理解,一点一滴积累,这样才可能真正学有所获,受益无穷。
且不说古代读书之事,单就现代语文教学特点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来说,语文教学就必须是一门慢的艺术。无论是“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还是“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都需要不断积淀,持久训练,长期熏陶,循序渐进。也就是说,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渐进的、缓慢的过程。
一、读一读,再读一读
最近看了肖培東老师的一个课例《怀疑与学问》,作为一篇议论性文本,题目是论题型的而非论点型的,肖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其区别和作者的意图,而是“慢下来”,不吝时间设计了“深读文本—替换题目—思考领悟”环节,引导学生反复“与文本对话”,实现自我成长。
“同学们,如果不用‘怀疑与学问做标题,而改用课文中的其他短语或者短句做标题,你会选用哪一个?”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下子就扎进文本,自主发现。之后梳理出下面学生发言:1.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2.学者先要会疑;3.怀疑和明辨;4.怀疑、思索、辨别;5.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6.学则须疑;7.盲从和迷信。
这时肖老师仍旧没有抛出答案,而是适时点拨:“顾颉刚先生所讲的是‘怀疑与学问,也就是说,新标题要显示‘怀疑与学问的关系。那么同学们觉得哪个标题不符合?”学生再一次回到文本,推敲几个标题的合理性。很快,2和6两个观点因紧扣‘怀疑与学问而“脱颖而出”。
肖老师依然在因势利导:“那顾颉刚先生为什么用‘怀疑与学问做标题?”
学生又开始了更为深入的阅读和思考。
就论题和论点的区分而言,好多老师或许因为“怕麻烦”,而直接告知学生答案。肖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慢而求实、慢而有效。他说:“学生找到可以替换标题的句子后,许多教师会忍不住做出评价,或者干脆抛出答案。这样一来快是快了,但下次遇到另一篇文章,学生能自己判断出哪句话是论点吗?因此在替换活动中,教师应该沉住气,不要急于评价,更不要替学生作出决定。”肖老师的课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逐步顺藤摸瓜、抽丝剥茧,破解了难点。
二、议一议,再议一议
思辨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审慎的思维品格。理性的思考、辨证地分析应是一个中学生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这种思辨能力的培养,却是一个“慢功夫”,需要教师慢慢引导,激活学生思维,议一议,再议一议,达成课堂的多重对话。
下面是笔者执教的一篇思辨性作文立意指导课。
作文题:一家国有书店将长时间只看书不买书的孩子们撵出,理由是,书店是卖书的地方,不是看书的地方。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经学生第一轮讨论,梳理出以下几种立意:
1.书店角度:面对求知的孩子,书店应有责任,有担当/知识高于赢利/尊重知识、爱护孩子/文化场所勿失方向,请保护孩子的求知欲……
2.孩子角度: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求知是人生的第一追求/读书无过,求知有为/怎可剥夺孩子的读书权利……
当然,也出现了“书店本为一靠卖书赢利的企业,撵走只读不买的孩子,理所应当”“我的地盘我做主”“孩子只读不买有失公德”等等不同于上面两种角度的立意。这时,笔者没有直接评价学生的结论,因为这正是需要教师启发、点拨的地方。于是,笔者调整课堂节奏“慢下来”,渗透思辨性思维,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引导学生“群学”,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书店和孩子谁对谁错?单纯地说哪一方“对”或“错”,是否得当?2.从社会主流价值观出发,该如何评价才是客观的、公正的、全面的?
最终又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学生有了新的发现。从书店角度切入,书店作为文化场所,对于文化的传播理应有担当责任,但是作为企业考虑营利而撵走长时间只读不买的孩子,也是无奈之举;从孩子的角度切入,读书求知没有过错,但是长时间只读不买,妨碍了更多人进入书店,明显有违社会公德。接下来我适时提出“一分为二”的思辨概念,学生的认知水到渠成地上升到了哲学分析的高度。
没有碰撞就没有发现,没有讨论就没有提升,而碰撞、讨论需要教师“放手”,需要教师把教学节奏调“慢”下来,引导学生进行“生生对话”。遇到审题、立意、修改等问题就应该“慢下来”,引导学生“议一议,再议一议”,共同深思、讨论。课堂上如果缺失了这些环节,难点就得不到有效突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获得了深度的思考,对问题的认识也会少几分偏激,多几分全面;少几分肤浅,多几分深刻;少几分冲动,多几分理性。
三、品一品,再品一品
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描写风雪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精彩。如“那雪下得正紧”一句,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曾说:“《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
好多老师对此只做了简单化的处理,我认为对这一处经典之笔应该“品一品,再品一品”,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对话”,对文本语言及主旨,反复涵泳。
此章节共有五处直接描写“雪”的句子。
1.自来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场雪来。那雪早下得密了。
2.大雪下得正紧,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
3.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4.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依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5.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走不到三五里,早见近村人家,都拿着水桶钩子来救火。林冲道:“你们快去救应,我去报官了来。”提着枪,只顾走。那雪越下的猛。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三步完成。
第一步:初品通其意。
解读其意是基础。基于从“下得密”到“下得正紧”“正下得紧”“越下得紧”再到“越下的猛”,提出“对比一下用词的不同,回答林冲经历了‘下雪时什么样的天气变化”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读文通意。
第二步:再品入其境。
天气变化的同时,故事情节有什么进展?写雪“下得密”,是暴风雪尚未到来,是林冲从天王堂被“骗”到草料场,陆虞候等人阴谋开始实施时;写雪“下紧密”是林冲孤身一人,寻找酒肉,遇到陆虞候等人追随而来,正在紧锣密鼓实施陷害林冲之时;写雪“越下的猛”,是在林冲杀完人清醒后,认识到不管逃亡到哪里,越远离是非地越安全之时。
第三步:三品得其旨。
此处环境描写和人物命运、情节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何鉴赏呢?“密”字写出这是一场纷纷扬扬、下得很密的雪,预示着一场猛烈的风暴即将向林冲袭来;“紧”字渲染紧张感,陆虞候等人的阴谋紧锣密鼓开始实施,又一个“紧”字,形势一阵紧似一阵;最后一处“紧”字,进一步渲染林冲快意恩仇、痛快杀戮的高潮氛围。再说“猛”字,人杀了,酒醒了,何去何从,心头茫然,雪之猛,渲染出林冲命运的不可预知。
总之,自然环境描写不仅描述出天气的恶劣,渲染了紧张、严峻的氛围,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暗示了人物的处境、遭遇和命运。
在教学中遇到经典,一定要放慢课堂教学的节奏,通其意,入其境,得其旨,循序渐进。学生的审美情趣及语言鉴赏能力是需要慢慢地培养、提升的,只有让学生充分体会、涵泳、咀嚼、参悟,才能学有所获。
四、改一改,再改一改
时下的作文训练(含周记、日记、随笔等)呈现出学生写作数量多,“自说自话”多,暴露问题多,而修改少,升格少的“三多两少”状况。而修改其实也是写作,是更为高级的写作。
“要质量,不求数量”才应是写作教学的应然。陕西省特级教师张德昌有一个文题为“即使苟且却从不止步”的指导学生修改习作的课例,张老师采用了“慢节奏,细修改”的逐段修改、整体升格的教学策略。下面就撷其课例中的开头、结尾的两段修改升格示例加以解读。
示例一:(原文开头部分)又是一次模考,试卷,答题卡,成绩条如雪般涌来,冷冷地将我淹没。班主任又在讲台上讲那些千篇一律的拼搏、奋斗,我却一阵心烦,不禁扭头看向窗外。
教师指导重点强调三个方面:第一,突出个人心理感受,增加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第二,写到老师时,最好能够写出对老师的认可与肯定;第三,提到了窗外,但窗外有什么却没有适当描写。
(升格后)一次次的模考,试卷、答题卡、成绩条雪花般飘来,一阵阵寒意袭来,将我重重压住,喘不过气来。班主任又开始在讲台上讲那些讲过无数遍的励志故事,看着老师那有些疲倦的脸庞上依然闪烁着执着和真诚的目光,我心里却颇不宁静。
我扭头看向窗外,碧蓝的天空下,玉兰花开得烂漫,那朵朵纯洁的白色正在风中无声摇曳,和着那若有若无的清雅的香气,好像轻吟着关于春天的歌曲……
示例二:(原文结尾部分)而我,何不用智慧,用理性,用对远方的坚定追求,去化解眼前的苟且?班主任又在讲了:“现在好好学习,多吃点苦,以后你的世界就会更广阔。”从前未上心的话,原来是在教我们用诗和远方化解眼前的苟且。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原野。你赤手空拳来到这世界,为了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记起歌声,我端正坐姿,整理试卷,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教师指导重点突出三个方面:第一,最后的结尾有意识的照应开头和题目,使整个文章结构完整、思路清晰;第二,照应不够好,前文是把视线投向窗外,现在应把视线转向窗内;第三,结尾再简练一些会更好。
(升格后)“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原野。你赤手空拳来到这世界,为了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思绪随着朴树的歌声回到了教室,老师讲完了话,正给我们播放这首歌。窗外正是烂漫的春天,万物都在认真生长,绽放自己的美丽。窗内的我不也处在人生的春天吗?那一张张试卷、答题卡和成绩条不就是对我品质的锻炼吗?
即使眼前苟且,我也不会停止青春奋进的脚步!
张文质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说:“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摒弃速成心理,一步步地积极努力,步步为营,才能达成自己的目标。就语文学科“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的核心素养的提升而言,绝不是刷几道题,考几次试,读几篇经典所能实现的,也就是说“慢教育”理念,应该渗透到语文学习的阅读、写作、综合实践活动等等方方面面,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注重知识的积累,自然会水到渠成,如此语文教学才会更加坦然、平静、快乐、充实。
〔本文系山东省德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DZZD0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洪合民,山东武城县教育和体育局;郑爱洪,山東武城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