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声音,活名片

2020-02-14王悦阳

新民周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滑稽戏弄堂上海

王悦阳

《上海的声音》汇聚了众多优秀滑稽戏演员。

弄堂和石库门是上海的印记,是上海的声音,是上海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有人说,没有弄堂就没有上海,更没有上海人。的确,很多老上海都是在弄堂里长大的,他们是上海的历史见证人,他们也更有资格代表上海的市井文化。一百多年来,曲曲折折的弄堂承载了几代孩子们的欢笑声,承载了主妇们的烟火气,承载了邻里间的嘈杂,也承载了太多太多的生活故事。在弄堂里生活过的人永远忘不了弄堂口的那爿烟纸店,忘不了穿堂而过的叫卖声,也忘不了弄堂上空的万国旗,更忘不了一清早弄堂后面传出的倒马桶声……在弄堂里生活的人对于弄堂是又爱又恨的,爱弄堂的风情和人情,也恨屋里厢的逼仄和陈旧,生活的不便和艰辛催生了弄堂人家对居住高楼大厦的向往和期盼。

如今上海的弄堂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多的弄堂人家搬进了宽敞明亮的高楼大厦,他们的生活改善了,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舒心,这是建国七十周年上海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成果。虽然上海的老弄堂正在一点点的消失,但弄堂里的人间温度永远留在他们的心中,弄堂里的生活画面和场景是他们心中永远也抹不去的记忆……

近日,用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声音折射城市变迁的滑稽戏《上海的声音》在沪热演,王汝刚、陶德兴、潘前卫、陈靓等几代优秀滑稽演员的精彩表演,令观众开怀大笑之余,也勾起人们内心珍藏着的最深沉、最美好的记忆。对此,上海剧协副主席罗怀臻指出:“滑稽戏发展到当代,除了要让人笑,还要思考如何‘笑得有意思以及什么是‘有意思的笑,因为笑中蕴含的深意是作品能否走得长远的关键。”

《除尽毒魔,天下太平》戴敦邦

和传统滑稽戏略微不同的是,《上海的声音》用“话剧的胚子、滑稽戏的段子以及方言话剧的路子”收获了不俗的观众反响。这是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和上海青艺滑稽剧团“撤二建一”、成立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后推出的献礼剧目。作品描绘了城市棚戶区一群人的情感和命运,强调了他们顽强的生命力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并用滑稽戏的形式来反映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和共和国成立70周年历程中上海城市的变迁。

剧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上海不同年代的叫卖声,仿佛城市的“活名片”,记录着不同年代的人的不同回忆。让戏剧评论家戴平最感动的是剧中“下只角”的小人物用人生来实现的一个个梦想。浓郁的生活气息带出的是让人精神一振的正能量。“它就像一部微观的活色生香的口述历史,展现的是底层棚户区老百姓真实的生存状态,以及真真切切可以看到的他们随着时代步伐的前进。”在她看来,《上海的声音》已具有可以流传的优秀滑稽戏的雏形,“高尚的喜剧是能让人落泪的。”戴平这样感慨。

上海滑稽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但勇于创新创造,而且拥有顽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和非凡的吸纳包容品格。本剧在排练中,在以上海话为主基调的基础上,将掺和进各地方言,探索滑稽戏的新路径,坚持文化自信的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自豪。罗怀臻强调,笑声中所承载的这些城市记忆,以及能引发人共鸣的城市元素,是要比笑来得更可贵的。毕竟,决定一场戏是否精彩的是笑声,而决定一部作品是否能走得稳、走得远,是意思、意蕴和意义。滑稽戏要有大作为,就要注入当下的思考和人生感悟。

猜你喜欢

滑稽戏弄堂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滑稽戏、戏单、漫画——以滑稽戏《活菩萨》及大公滑稽剧团为例
弄堂里
笑的艺术
——谈与时俱进的滑稽戏
常州“抒情滑稽戏”的江南诗性文化特色及其发展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弄堂
弄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