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文区: 创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重塑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2020-02-14舒曼
舒曼
Kuiwen: Innovations in Property Management of Old Communities Help Rebuild the Structure of Basic Social Governance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作为中心城区,奎文区城市化建设起步早,老旧小区数量多,管理运营成本高,部分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呈现脱管、离管、弃管、失管状态,成为一大民生堵点。
潍坊市奎文区采取社区办物业的方式,创新推行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模式,在全省整建制推动物业管理全域覆盖,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条具有奎文特色的“一一七三”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这一做法,通过强化全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这个“小支点”,撬动了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落实的生动实践。
“健全一个工作体系”
奎文区加快建立健全“1+3+N”工作体系,有效整合各方力量,构建“一核引领、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
这其中,“1”是社区党委;“3”是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社区物业公司,发挥社区居委会优势,推动“三位一体、交叉融合”,形成融合共信、责任共担、协同运行的紧密型共同体;“N”是社区工作者、网格化楼长单元长、公益性岗位人员、辖区共建单位、社会志愿者、小区困难群众、机关事业单位“双报到”党员、党员中心户、社会组织和热心群众、养老、医疗专业人员等各方力量。
“搭建一个信息化平台”
奎文區加快建设集公共管理、居民服务于一体的治理平台。
科学设置平台功能,以物业管理内容为基础,接入居家养老、基本医疗等模块,同步研发智能物业服务APP,使业主足不出户即可实现“一键办理”。有效导入各方力量,引导相关部门将服务职能接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建立大数据库,通过治理平台向居民精准推送生活信息、服务项目。建立收集会办机制,社区物业公司通过治理平台随时掌握了解居民意见建议,推动问题整改处理,及时向业主反馈通报。
“提升七项管理服务”
奎文区围绕安全、维修、卫生保洁、小区事务监管、公共资源管理运营、养老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七大民生板块,突出社会治理功能,延伸服务触角。
服务理念上,推行“先尝后买、低偿服务”模式,逐步培养业主“花钱买服务”意识。突出公益底色,仅收取服务成本费、车位卫生管理费等基本费用。服务手段上,加紧建设奎文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实现各类资源与居民需求的精准对接,建立完善线上受理、限时办结、反馈评价、考核问责等制度。服务内容上,依托社区物业公司,找准居民需求与物业服务的契合点,让居民不出小区,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
“完善三项推进机制”
奎文区完善三项推进机制,努力确保工作运行规范化——
一是“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在治理平台开设“社区吹哨、部门报到”通道,赋予社区解决问题召集权,健全问题汇总、“人到事了”。二是多方联动机制。充分发挥部门、街道、社区以及物业公司的职能作用,指导社区物业公司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开展。加强对物业行业双向监管,建立起物业管理业务相关的多方联动机制。三是考核奖惩监督机制。对社区物业公司、非社区物业公司,健全完善考核办法。加强新建小区物业监管,将非社区物业公司进入治理平台情况纳入物业公司考评,引导其通过治理平台进入全区物业管理、社会治理体系。
(图片由奎文区宣传部提供 编辑/公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