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阅读品质形塑阅读能力
2020-02-14梁佩瑜
梁佩瑜
内容摘要: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课程内容非常庞杂,想要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考核比较困难。但学生的阅读能力体现着学生对文字、文章的接受理解,是语文学习成果的体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使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灵感,提升创造力。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板块能够激发学生的灵感,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内涵和塑造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认真对待阅读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理解和分析,创造性的阅读,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亲生朗读”是随着新课改而形成的一种学生和老师共同阅读的阅读方式,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来建立全新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亲生朗读”中共互助共读,形成学生的阅读品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亲生朗读 阅读品质 阅读能力 教学实践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高年级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指导学生深入阅读,通过在教学中开展“亲生朗读”实践,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在与学生共同阅读中,指导学生不断进步,形成良好的阅读品格,在训练中形塑阅读能力。
1.形成阅读品质,形塑阅读能力的现实意义
人的阅读能力受到知识因素,心理因素和技能因素的影响。阅读者在参与阅读活动中所产生的感知思维情感被称为阅读心理,会对阅读产生一定的影响。阅读心理还会随着阅读层次的提高,产生一定的变化。阅读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影响阅读心理。智力因素对阅读活动起决定作用,主要是指阅读的感知、记忆、思维和注意力。非智力因素对阅读过程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的作用,对提高阅读能力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主要指阅读的动机、兴趣、情感等心理因素。阅读品质是人在阅读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是对人的阅读整体心理特征的反映,是对影响人们阅读活动的各种非智力因素的提炼概括,是帮助提高人的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1]。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格,是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激发学生产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有较高的理解能力,并且能够保持阅读的集中注意力,深入的进行阅读。当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格,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简单的强调一些浅层次的習惯、态度和兴趣,并不能涵盖良好的阅读品格应该具有的所有非智力因素。想要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单纯提升某一个非智力因素是难以达到目的的,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反复训练,是影响阅读品质的各种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任何一个非智力因素发展的不平衡,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新的阅读障碍,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阅读是人进行学习和认知的一个基本的方式,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深层次的阅读能够启迪人的心灵,熏陶人的品格,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素质。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帮助小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想要培养小学生成长为更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具有一定创造性,并且有自己个性的人才,就要不断的进行教育引导。通过正确的认识小学生的阅读心理,研究总结阅读的发展规律,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有目的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并获得全面发展,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调研发现,帮助小学生学会和掌握阅读方法和规律,注重知识因素和技能因素的积累,忽略小学生的阅读心理因素,并不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影响阅读的诸多因素中,阅读心理是影响最直接最大的。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便会自己总结领悟,掌握阅读规律,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良好的阅读能力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改革中也都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重点,日本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很早就发起了学生亲子读书运动,要求父母每天花一定的时间陪孩子读书,并通过设立国际儿童图书馆及修正学校图书馆法,设立专门的儿童阅读日,推进儿童阅读。美国几乎每位总统上任后都会大力提倡阅读。而在我国的台湾地区,儿童的阅读运动也开展了20多年时间,从民间发起再到政府推动,儿童读书会遍布台湾各地,是推动儿童阅读很大的一部分社会力量[2]。
2.培养儿童阅读品格,形塑阅读能力的策略
2.1培养阅读品格从娃娃抓起,制定儿童阅读推广规划
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这是全社会的共识。良好的阅读氛围对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格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校应积极提倡阅读从娃娃抓起,制定适合儿童阅读推广的活动计划,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成长环境的儿童制定指定不同的阅读推广计划。强调儿童与教师的积极互动,并让儿童形成更多的阅读直接体验。
2.2综合运用阅读心理因素,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品质
诸多阅读心理因素综合作用影响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首先,要帮助学生读懂作品,建立阅读信心。对于小学生来说,能不能读懂作品理解作品,是小学生阅读成败的关键。帮助学生读懂作品,学生便可以很快的将阅读的情感融入到作品的情境当中,与作品达成共鸣。阅读情感的变化能够直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阅读注意力。如果学生很难读懂作品,便会影响学生阅读的自信心,甚至可能出现阅读障碍,影响阅读的意志力。作品的内容、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一些基本信息对小学生读懂作品都有可能产生影响,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读懂作品。而12周岁以后的小学生,随着成长还会展现出一定独立性和自主性,在阅读中,还要给予这个年龄阶段得学生相应的阅读指导。
其次,给予小学生更多的阅读选择权。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选择自己的喜爱的书,自然就会有兴趣继续阅读。给予小学生的更多阅读选择权,能够使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容易被激发,而阅读兴趣的提高能够帮助提升阅读意志。通过给予阅读选择权使学生的阅读感知、思维和注意力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阅读品质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给予小学生更多的阅读的选择权,能够使学生有更多的阅读体验,通过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最后通过提升学生的语感,加强知识积累,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语感使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属于学习语文的心智技能。对于小学生来讲,提升语感就是要小学生在阅读时在脑海中形成形象感,在阅读时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深层涵义,领会文章的情感,读懂文章的趣味。一个语感丰富的人通过阅读能够更好的学习语言,陶冶心灵,丰富美感,完善人格。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够很好的调动和运用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让学生更能够深刻理解作品内容。通过体会作品字里行间蕴含的诗意和激情使阅读变得生动形象。小学生正处成长阶段,知识的积累影响对阅读内容的领会,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提升学生的阅读品格便是一句空談[3]。
2.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品质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品质,说到底是丰富学生的阅读感知体验。想要通过教学活动,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和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互动教育过程。任何一种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有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和接受主体三部分构成。想要收获教育成果,除了教育活动的内容和预期目标贴近受教育者以外,受教育者还要积极主动的接受教育内容,没有受教育者的主动接受,教育成果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需要尊重小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不尊重小学生的简单的灌输式教育不能获得教育开展的目的,需要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研究培养小学生阅读品质的内容和方法。父母的行为对儿童具有一定的影响,家长要做好孩子的阅读指导,尊重孩子阅读的选择权利。学校是学生的一个主要活动场所,教师是小学生阅读品格培养的重要责任者,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要运用更多丰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积累,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
3.小学高年级语文开展“亲生朗读”教学实践探索
“亲生朗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朗读,一同研究、感知阅读内容,形成高度契合阅读认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一同阅读,帮助学生对作品产生更加透彻的阅读认知。在“亲生朗读”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通过合作互动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体验。
在小学高级语文教学中开展“亲生朗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引导,提升学生的阅读认知能力,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的价值。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发问,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互动,使学生深入课堂内容,反复的思考,领会文章的核心,建立新的阅读认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亲生朗读”的训练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开展阅读拓展训练。通过引导,使学生对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阅读思维模式被激活,形成了自己独立完整的阅读认知体系,不断增强师生之间的阅读共识。阅读拓展训练对课堂内容进行横向拓展,依据教学开展效果,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升级学生的阅读思维。通过“亲生朗读”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品质,形塑学生的阅读能力[4]。
4.结束语
小学生正处于性格的不稳定时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在小学高年级开展“亲生朗读”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和教师进行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中,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形塑阅读能力,促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韦红杏.小学语文“亲生朗读”教学实践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19(27):21.
[2]覃年华.浅析提升学生阅读品质的有效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8(01):29.
[3]邓少滨,阎光霞.刍议小学生阅读品质培养策略[J].图书馆论坛,2007(04):136-139+99.
[4]方海娟.开展“亲生朗读”,探寻“共同言语密码”[J].小学教学参考,2017(07):50.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三灶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