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杉木造林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

2020-02-14何深权方陈秋

江西农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土壤条件杉木除草

何深权 方陈秋

(广西国有维都林场,广西来宾 546100)

杉木在我国南方比较常见,是一种用材树种,生长速度较快,并且用途较广,主要用于建造、家具、造船等建筑行业,尤其在建材行业中有着极高的使用率,在市场上占据的份额也非常高。除此之外,杉木还具有净化海水的功能,其树皮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在环保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由于杉木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其种植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有效提高杉木的种植质量和产量,有必要进一步深化杉木造林技术,提高造林质量[1]。

1 杉木造林的关键技术

1.1 前期选地技术 杉木造林的前期条件对地形条件和环境气候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在选择造林地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地区的环境气候、土质以及水分。通常杉木的最佳种植地是山地,和丘陵相比,山地的环境气候更加湿润,非常适合杉木生长,同时山地还具备肥沃的土壤条件,有助于杉木快速成林,极大地提高杉木的成林率[2]。同时,选地工作还需要考虑所选造林地的土壤条件,杉木对土壤条件要求非常高,所以在选地时必须要选择土质松软、土层深厚、土地肥沃、具备较强排水功能的土壤。土壤结构也会影响杉木根部的发育情况和杉木生长质量。因此,在选择土壤时不仅要重视土壤环境,还要重视土壤结构。通常在土壤40 mm深,孔隙率在50%~60%,土容量在1.25以下的土壤结构较好。只有控制杉木林地的选择,才能更好地保证造林质量,提高杉木林地的造林率。

1.2 整地工作 整地工作是杉木造林的关键工作,也是预防造林地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比较常见的杉木整地方法有全垦与穴垦,还可以进行沟槽和水平条带调整。在进行整地工作时,要先清除杂草,对林地坡度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的坡度制定不同的林地整地方法。例如坡度大于25°时,整地应采用水平带状整体方式或穴垦方式进行;当坡度小于25°时,可以进行全垦。只有在造林前进行有效整地,才能提高杉木的造林质量、产量和林地的造林率。

1.3 杉木栽植的技术管理 在杉木造林中,对于杉木栽植技术有较高要求。首先,栽植的密度必须要保持在160株/667 m2,栽植株行距要保持在2 m×2 m。合适的栽植密度和株行距能保障栽植管理的效果,提高杉木的成活率。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栽植,应跟随季节选择。杉木栽植的时间应该选择在阴天或者降雨后进行,保证气候适宜,土壤水分充足,但不能在雨天或者干旱时进行,会导致杉木成活率下降。再次,确定适宜的栽植土壤深度,保证杉木的成活率[3]。杉木根部最为活跃的部分就是根际上方10 cm左右位置,因此在栽植时要着重考虑这一点,避免根系活跃部分暴露在土壤外,导致不定芽萌发。在栽植过程中要注意保证杉苗直立,且根系舒展,然后将土壤压实,避免在栽植完成后杉苗受到特定因素的影响而倾倒,严重影响苗木的成活率。最后,要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来选择不同的苗木,选择的杉苗必须要完整无损害、根系发达、有抵抗害虫的能力,以有效提高杉苗的成活率。

1.4 幼林的抚育管理 在完成杉木栽植后还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对生长不良的杉木及时进行处理,并补植新的杉木,保证林地密度适宜。在杉木幼林时期,要对其进行抚育工作,做好杉木林地的松土、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对杉木林进行第一次除草时要选择在幼苗返青期进行,除草后还要进行培土工作,保持土壤稳定[4]。定期为杉木松土能够保持地力,减少水分流失。杉木的侧根量较多,所以在除草时要控制好深度,避免损害杉木侧根。除草的目的就是避免杂草与杉木争抢营养和水分。

1.5 施肥管理 杉木是一种生长速度较快的树种,所以在生产时需要有充足的肥力和水分,以保证杉木有效生长。应针对生长不良、肥力不足、缺乏养分的杉木进行施肥。首先,施用基肥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可以在造林前冬季或者表土回穴时施肥,以保证肥料与土壤有效融合,保证肥料分布均匀[5]。其次,在幼林时期需要进行追肥,在造林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的4-5月分别追肥一次,于雨后进行,并且施肥前要处理好杂草。最后,在杉木栽植的第5年和第6年的4-5月期间分别进行追肥,追肥过程中可以选择穴施的方法进行,每穴追肥保持在300~400 g。

2 杉木造林的注意事项

随着造林技术的不断发展,杉木的培育工作得到了良好的保障。因此,相关的造林人员应该注意以下3点造林的注意事项。①我国地域广阔,并且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也各不相同。因此,相关人员要科学选择杉木造林地,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杉木苗。在管理杉木林的过程中要定期对林地进行管理和检测,保证每一颗杉木都能够有效生长,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②在进行栽植时,相关工作人员要注意天气变化。通常情况下,适宜的栽植时间是2-3月。在栽植过程中,要控制栽植深度,栽后压实土壤。③为了保证造林工作顺利开展,应该在杉木的培育阶段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为杉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杉木造林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定期对杉苗的生长环境进行严格检测,并定期除草、施肥、除害,为杉苗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于已经成才的杉木可以进行采伐工作,但在采伐工作中工作人员要保证不会影响到其他杉木生长[6]。

3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良好的杉木造林技术是提高杉木林地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造林技术水平,通过专业的造林技术来保证林地杉木的质量。在杉木造林阶段,工作人员还要做好管理工作,定期对杉木的生长环境进行检查,及时处理杂草和施肥,为杉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猜你喜欢

土壤条件杉木除草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除草记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杉木黄化病的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杉木萌芽更新关键技术
杉木育苗化学防除杂草技术
清水江流域杉木育苗、种植技术及其生态学意义
两个樱桃品种对不同土壤条件的生理响应
土壤条件对澳洲青苹叶片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天津酿酒葡萄产区土壤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