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县生猪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
2020-02-14聂新华
聂新华
(上高县畜牧水产局,江西宜春,336400)
生猪养殖是上高县的一项传统产业,长期以来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12年上高县生猪出栏达到了112.2 万头,人均生猪出栏3 头,存栏能繁母猪10.3 万头,生猪产值达18.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1%。近年来,受生猪养殖环保整治力度加大、重大动物疫病困扰等影响,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全县生猪产业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
1 产业发展特点
1.1 组织形式向专业化、规模化、工厂化养猪发展
该县建立了泗溪、敖山、锦江、芦洲、新界埠、翰堂、徐家渡等生猪产业经济带,培育了桃苑金猪、紫宏牧业、汇银瑞鑫、外贸猪场等本土规模养猪企业,引进了正邦集团、德康牧业、双胞胎畜牧集团等大型生猪企业落户。目前全县有年出栏生猪100 头以上的养殖场597 个,其中年出栏1000 头以上的212个,年出栏5000 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7 个,规模养殖比重达85%以上。
1.2 生产方式向靠新技术、高效益发展
优良种猪的引进,人工授精技术、高床分娩、自动喂料、自动清粪、环境控制等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养猪水平的提高。生猪饲养周期由原来的8 个月出栏提前到6 个月出栏, 母猪的繁殖由原来的每年2 窝增加到每年2.2 窝。
1.3 增长方式向量质并举、树立品牌发展
全县15 家养殖场申办了无公害产品认证,宝龙食品、天岭黑毛功夫猪、蒙山猪等企业还设立专门猪肉门店或摊位,市场供不应求。
1.4 养殖模式向生态健康养殖发展
从2011年开展规范生猪养殖起,经过4 次调整畜禽养殖“三区”,现划定禁养区域270 个,121.7km2,开展禁养区猪场拆除集中整治行动,已拆除禁养区猪场10851 个,拆除面积约为243.4 万m3。完善了猪场治污设施,全县建有沼气池2000 多个、容积达15 万m3,生化池90 个、容积达2 万m3,规模猪场粪污治理设施配套率达95%以上。推广应用猪- 沼- 果(树)等健康养殖模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3%以上,既缓解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又提供了大量的农村能源和有机肥料。
1.5 经营模式向协会组织和龙头企业带动方向发展
先后成立了7 个养猪专业合作社,吸收会员1600 多名,提高了生猪生产组织化程度,每年带动规模养猪20 多万头;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推广“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全县有110 户规模猪场与双胞胎畜牧集团、正邦集团等大型养猪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在饲养、销售、技术等方面帮助养殖户发展生产。
1.6 产业链条由单一生产形式向多链条发展
上高县先后引进培育了双胞胎饲料、正宇饲料等8 家饲料生产企业、4 家兽药生产厂家和宝龙食品等4 家生猪屠宰企业,为生猪生产提供配套服务。同时带动了兽药饲料经营门店的发展,全县有兽药店36 家、饲料原料经销户50 多家、配合饲料(预混料)经销户180 多户。生猪产业的发展解决了本地群众就业,仅直接从事生猪饲养的人员达9000 人以上,同时还带动了汽车运输、人工搬运等相关联行业发展,带动相关行业就业人员5000 人以上,对上高县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现代农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2 面临问题
2.1 产能下降幅度大
受全国非洲猪瘟疫情大环境和“猪周期”叠加影响,上高县生猪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生猪出栏和存栏双双下降,2019年全县生猪出栏67.9 万头,存栏26.6 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6 万头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8.1%、32.3%和28%。2020年虽有一定恢复性增长,但饲养总量不多,1~6月全县生猪出栏21.5 万头,生猪存栏34.9 万头,能繁母猪存栏4.3万头。由于能繁母猪大幅减少,仔猪价格高,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不高,不敢贸然补栏,出现有较大规模猪场空栏闲置现象。养殖户参与“公司+农户”积极性不高,养殖户单打独斗的思想观念还未转变,产业后续发展动力弱。
2.2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难
畜禽及其产品流通频繁,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日益复杂,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和养殖户防疫水平不一,加大了防控压力,疫情防控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非洲猪瘟疫情可能长期困扰生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2.3 养殖污染治理任务重
虽然大多数猪场建立了三级沉淀池、沼气池等治污设施,但普遍存在粪污处理工艺落后、处理效果不好等问题。雨污分流、机械刮粪、自动喂料等养殖设施设备升级改造进程缓慢,生猪养殖机械设施配套率低,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2.4 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水平低
上高县现有猪场大多是近10~20年发展起来的,虽然起步较早,但在栏舍设计、饲养模式等方面跟不上现代生猪产业发展趋势,全县目前完成环保和生物安全设施改造的猪场只有44 家,标准化猪场占比少,现代化程度低,大多数猪场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清粪、人工饲喂模式,不注重猪场养殖环境控制和生物安全防护,导致养殖效率低下、疫病防控难度加大、养殖效益难以提高,长此以往势必影响生猪养殖市场竞争力和生猪产业长远发展。
3 发展对策
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大财政扶持,提高现有对规模猪场环保设施和生物安全设施改造补助标准,以充分调动生猪养殖户的积极性。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对生猪产业信贷支持力度,着力解决养殖户“没钱养”的问题。积极引进和扶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推广有机肥生产和使用。
3.2 发展标准化养殖
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是生猪生产发展方向,传统养殖方式在养殖效率、疫病防控、节能减排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现代养猪发展需要,要积极组织开展养殖场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推动全县规模猪场养殖场设施设备改造,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为提高养殖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生猪养殖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在品种良种化、饲料配方优质化、饲养管理科学化、疫病防治规范化和生产过程上实施标准化,从而达到养猪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3.3 做大扶强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在畜牧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扶持农业企业就是支持农业、支持农民。要继续发展和培育一批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企业,在税收政策、贷款贴息等多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优化龙头企业发展的环境,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创新能力。积极推广“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等模式,充分发挥好龙头企业资金、技术、规模、市场等优势,带动全县规模猪场整体提升整体发展。
3.4 切实加强疫病防控
要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基层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严格落实免疫程序和免疫操作,强化疫情监测、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运输车辆的监管,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将非洲猪瘟等严重影响产业发展的重大动物疫病作为一种自然灾害来对待,对生猪发生疫病扑杀后,给予适当补偿,减轻饲养户的生猪疫病风险,提振养殖户信心。加大对屠宰场、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及规模养殖场消毒灭源工作,尽快建立车辆洗消中心并投入使用。
3.5 加强养殖污染治理
加快猪场治污设施的升级改造,尽快探索出一条生产者可以承受的对粪便进行治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建立切实可行的、可复制推广的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示范场,以创建示范场为依托,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逐步带动其他规模养殖场开展粪污处理实施、处理工艺的改造升级,切实解决好困扰生猪养殖发展的环保瓶颈问题,实现生猪养殖绿色可持续发展。
3.6 大力推行生猪产业品牌战略
上高县是“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在全省是有名的养猪大县,应充分挖掘上高县生猪在生猪主销区的品牌价值,扩大影响,增加市场占有率。同时努力创建一批养猪企业和屠宰企业的江西名牌、中国名牌,借助农产品交易会、展销会等平台,促进农超对接、产销对接、扩大对外合作交流, 使上高县生猪及其产品更加成为市场上受欢迎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