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军梦视域下高校国防教育改革路径探析

2020-02-14

关键词:军事训练强军国防

赵 斌

(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既是国家法律赋予高校应尽的责任与使命,也是高等教育自身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十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围绕国内安全形势与国际战略环境不断调整适应,在课程体系设置、教材编纂、训练方法与内容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富向强转变的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1]。强军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和重要支撑。面对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军事科学技术、日趋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与地区冲突不断的现实局面,充分理解新时代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重要指导意义,清醒认识强军梦视域下我国高校国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前谋划高校国防教育与军事课程改革方向与创新发展途径,对今后一段时期做好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一、强军梦视野下高校国防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1.新时代贯彻强军思想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习近平强军思想,高度概括了习近平同志领导下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伟大实践和理论创造,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出了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为新时代强军兴军背景下的高校国防教育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引领。因此,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必须遵循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导。一是高校国防教育是实现“人才强军”的摇篮。强军之道,要在得人。未来战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较量。鼓励高校大学生在经历系统的国防教育后应征入伍,能够大幅改善军队官兵学历层次、知识结构与新型武器装备的驾驭能力,在较短时间内成为担当强军重任的新型军事人才。二是高校国防教育是实现“科技兴军”的制高点。军事技术抗衡往往是决定现代战争天平倾斜的一项重要砝码,而高校的一大重要使命就是科研创新。因此,高校开展国防教育能够刺激在校大学生客观、理性地面对我国国防科技实力现状,促使青年大学生在专业研究中迸发出使命感、危机感和紧迫感,进而为国防科研事业踊跃奋斗献身。三是高校国防教育是实现“军民融合”的生动体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始终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重要组成之一。将接受过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教育的大学生纳入国防后备力量和预备役骨干部分,是储备高素质国防后备力量和巩固坚如磐石的军民关系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军事动员的规模与质量。

2.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自1985年9月开始在普通高校大学生中进行军训试点以来[2],国防教育作为高校开展革命文化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成效。一方面,军事理论课与军事训练的结合生动诠释了思想政治教育“言传”与“身教”的和谐统一。与其他思想政治课不同,国防教育自身就具备“课程思政”的特征。通过专职军事课教师、辅导员、帮训官兵、国防生骨干等不同身份“教师”参与授课,把思想教育的阵地从课堂拓展到了宿舍、训练场地、军营等大学生更易于接受的地点,摆脱了依靠传统枯燥乏味的说教和固定单一的场所,有力促进了大学生将世情国情、军情民情和自身成长发展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进入新时代,在大学生思想灵魂深处厚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革命文化尤为必要。革命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高钙片”,而国防教育恰恰是最有效、最直接接受革命文化培养的途径。革命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样,对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确立、巩固阶段的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学习内务条例与整理内务能够改善大学生宿舍安全卫生观念,三大步伐能够显著提升大学生的形象气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优良作风有利于大学生纪律意识的养成,军事训练使大学生接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熏陶,这些现实教育均能够浸润学生的心灵,提升大学生的品格和精神。

3.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重要平台。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依托有力抓手。高校国防教育作为特殊性质的社会活动领域,具有其他学科和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教育的功能。一是身体素质的提升。军事训练环节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合理考验,合理的军事训练强度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出操、野营拉练、瞄靶打靶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在不知不觉中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为大学生毕业后走向高负荷、高压力的工作岗位所需的健康体魄打下了基础。二是心理素质的提升。大学生初入高校后,集体生活的适应性和心理弹性是其亟需提升的心理素质。紧张有序的军训生活能够及时提升个人的集体意识和班集体凝聚力,改善人际关系,进而快速适应高校环境和生活学习节奏。军事理论课中讲述的国防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能够充分给予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三是文化素质的提升。通过国防教育环节系统地学习,有助于大学生更为直观深入地了解我国古代军事家的韬略与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思维,清晰认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国防现状与战略布局,掌握现代化高科技武器装备技术,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他们开拓更为广阔的视野[3]。

二、当前高校国防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军事训练中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薄弱。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民军队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也是贯穿大学生国防军事教育的生命线。当前,随着我国军事实力不断显著增强,面对国际形势正在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步伐稳步推进,与之相应的高校国防教育亟需紧紧把握政治大势和军事形势[4]。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应当“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军事训练作为一门高校开设的独立课程,尤其应当着力找准发力点,强化国防育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环节。然而,在实际的军事训练过程中,高校仍然存在注重内务整理、体能拉练、战术动作等“固定把式”,不注重讲授政治文化的“动态形势”,特别是在军训中对革命文化灌输的强度不够,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力度不足,没有牢固树立起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国防教育核心理念,对把握新形势下铸魂育人的特点和规律的要求尤为迫切。在不少高校还存在一大批接受军事训练并考核优秀的大学生对崇尚国防、从军报国的崇高理想信念仍然没有入心入脑,对党史军史没有深入了解,对无产阶级军事思想的理解不够深入的现象。因此,大学生国防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强化,绝不能削弱和停滞,高校作为大学生国防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者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对。

2.师资力量单薄与学科主体意识不强。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以来,经历了由单一军事训练向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相结合的跨越,同时师资力量也不断提升。特别是近年来多数高校在学校党委武装部相继成立了国防教育教研室,有力促进了高校国防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然而,高校国防教育教师专职力量薄弱、学历背景不高、教学研究水平不足仍然是目前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发展难以打破的瓶颈。一是在“量”上,高校现有的国防教育师资普遍为“专兼结合,兼职为主”的构架。其中,专职教师往往是由学校党委武装部干部构成。由于受编制等因素制约,专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即使加上二级院系辅导员和聘请部队教官担任兼职教师,国防教育学科的生师比也远高于其他基础学科。二是在“质”上,作为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性公共基础必修课,专兼职教师队伍中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可谓凤毛麟角。在学科建设上,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教学成果与学科研究成果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与目前高校开设的基础学科难以比拟[5]。综合以上两方面现实状况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是高校国防教育的学科主体意识没有形成,高校内部仍然将国防教育作为一门孤立课程,而且是重视程度有待提升的边缘课程对待,对“军事理论”这一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3.课堂教学中吸引力实效性不足。军事理论课程作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另外一项重要内容与形式,在纳入普通高校的必修课程后仍然存在“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其课堂教学效果不容乐观。与军事训练相比,大学生群体自身对军事理论课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偏差,学习动机态度不够端正,部分学生甚至抱着仅仅是为了获取相应学分而上课的态度进行学习。从授课教师和学生反馈来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长期以来高校对军事理论课程重视程度的历史遗留因素,也有学生自身思想态度不够统一的现实困境。从本质上打破瓶颈,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吸引力不强、实效性不足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实现了信息获取途径多样化。融媒体、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导致课堂这一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在面对学生的吸引力时显得捉襟见肘。传统课堂灌输知识的方式方法面对“95后”、“00后”显然枯燥乏味,并且愈发难以满足大学生对热点军事话题的求知欲望。二是现有的教材内容与多媒体课件滞后于新形势、新变化。针对《大学生军事理论》、《大学生军事训练教程》、《军事理论教程》13种不同省份、不同出版社国防教育通用教材的统计表明,教材再版周期普遍为3年以上,即使是部分教材每年修订一版,也难以跟上瞬息万变的军事现代化发展和军事技术、理念变革步伐,直接造成教师讲授内容跟不上形势、学生学习枯燥乏味。

三、高校国防教育改革方向与实现路径探讨

1.建立贯穿学制全程的国防教育长效机制。新形势下,大学生国防教育是集思想性、知识性和技术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高校只有树立培养具有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理念,才能因地制宜地建立贯穿大学学制全程的国防教育育人长效机制。首先,在于课程思维向学科思维的转变。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表现形式就是构建教育学科。国防教育不单只是高校开设的军事训练课程和军事理论课程,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国防教育学、国防心理学、国防教育管理学、国防法律法规、大学生军事训练诸多课程构建起的学科学术体系。目前,我国“双一流学科”建设中尚未将国防教育作为专门的学科纳入建设范畴之内。基于此背景,高校更应当高瞻远瞩,从学科布局出发,在学科中长远规划中逐步将国防教育视为基础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构建国防教育学学科,才能真正使高校国防教育提升层次、升华价值、指导实践。其次,是将国防教育融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政育人的全局之中。高校党委应当把国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定期主动研究部署国防教育工作,着力解决国防教育仅局限于课堂和训练场的局面,加快国防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融合,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坚持国防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班级、进网络、进社团、进宿舍”,形成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建立起国防教育的多维空间。

2.建设专业化、专家化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久的系统工程,建设一支思想水平较高、教学能力较强、学术水平突出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是实现高校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从根本上壮大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首先,要解决教师职称编制问题。高校只有打通渠道,让国防教育专职教师的职称评定有自己的学科依托,有专门的职称评定标准,而不是挂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等学科,从源头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以免人才流失。其次,提供专门的经费保障为新兴学科的发展实施政策倾斜。高校国防教育学科的建立,恰恰能够打通高校引进博士学历高端专业人才的“最后一公里”,能够切实提高和保障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与科研水平。此外,通过在社科课题中增加专门研究国防教育的课题,完善科研保障;加强对国防教育教师的培训,鼓励校内教师继续攻读国防教育专业博士,通过派遣校内教师到军事高校进修深造与邀请军事专家来校进行师资培训相结合,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与专题研讨,不断提高国防教育师资专家化进程。最后,丰富军事课程教师的教学手段,提升课程质量。面对“00后”,国防教育在课堂内外应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突出自媒体互动式教学。利用学生最常用的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及时传递国内外军事热点信息,让学生自觉感受到世界形势的错综复杂,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爱国情怀,并通过打造第二课堂,将国防教育通过微课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网上教育活动,邀请一些军事大咖就热点问题在网络上与学生们进行讨论互动,增强国防教育的参与度。

3.积极融入虚拟现实等数字化、信息化新技术。科学技术融入教学过程能够有效提升教育质量与实效。随着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虚拟现实技术不断成熟,其在军事技术课程、训练与演习乃至征兵中的应用研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为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国防科技大学首个跨平台多人虚拟现实模拟对抗训练系统“强军”投入使用,立刻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可以预见,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校国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两个优势:一是利用虚拟技术能够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在降低教学成本的同时弥补军训过程中操作性不足的情况。例如,在理论学习阶段可以借助沉浸式环境将军事高技术成果以3D形式表达出来,在军训阶段可以模拟单兵作战等实训操作步骤;二是虚拟技术将成为促进军地融合的重要媒介。一方面,部分高校作为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产学研重要高地,本身具备开发、优化虚拟技术软件、硬件的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在大学生中扩大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范围,演练各种突发事件,能够及时收到使用效果的反馈,进一步改进使用体验。因此,军地共同开发使用计算机仿真系统,既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我军现代化装备技术的详细了解,又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征兵热情。

猜你喜欢

军事训练强军国防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强军路上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强军 强军
军事训练中要做好健康维护
走在强军路上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
“军事训练要走在现代化战争的前面”——叶剑英军事训练思想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