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02-14粘婉清

关键词:泉州市医养养老

粘婉清

(闽南理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石狮 36270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问题的应对和养老产业的发展日渐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完善和加快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业。无论是着眼于宏观政策,还是立足于人口老龄化现状,都不难发现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既面临着艰难的挑战,也承载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由于老年慢性疾病群体人口基数庞大且增速过快,居家养老在养生保健、专业护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缺失和供给不足,传统意义上的居家养老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养老、健康养老需求。如何打破医养界限,优化医疗和养老的资源配置,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对于养老服务体系的创新及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从泉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内涵

相比于以基本生活照料为侧重点的传统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将健康养老的诉求点摆在首位,强调有病治病、无病保健,是一种在日常起居、生活照料的基础上突出养生、医疗、康复、保健的立体化新型养老服务模式[1]。它的最大优势在于正视目标群体年老体衰的客观事实,聚焦老年人健康养老的特殊需求,通过破解医养分离的障碍,针对性地整合养老和医疗资源,促进了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

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有71.8%的老年人罹患慢性病,其中16.2%的老人患有不只一种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患病率最高的三种慢性疾病。历年的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报告显示,二十余年来我国老年人口的两周内患病率及慢性病患病率持续攀升,且近十年来的增速远远快于前十年。由此可见,尽管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但寿命的延长不能简单等同于健康的延长,长寿但不健康的状态在老年人群体中越来越普遍,形势越来越严峻。老年人对于健康维持的卫生服务需要明显增加,如何满足老年人持续的、便捷的、综合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成为老龄化社会亟需解决的矛盾之一。集养老、护理、医疗、康复四位为一体的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能够弥补传统养老服务的不足,尽可能满足庞大慢性疾病老年群体健康养老的需求,对于养老服务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泉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现状

泉州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民营经济发达、民营企业众多,GDP连续二十年位居全省前列。2019年6月,老龄事业统计报告表明,泉州市超过60岁的老年人口高达110.2万人,占全市总户籍人口的14.51%,这一比例已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关于老龄化社会的认定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人口总数的10%,标志着进入老龄社会)。由此可见,泉州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更加值得关注的是,预计到2035年泉州市户籍老年人口将突破200万,呈现出人数多、增长快、高龄化等特点,养老服务面临巨大挑战。近年来,泉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积极探索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截至2018年底,泉州市累计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448个,包括农村幸福院、村级敬老院在内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1 464所,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75个,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在医养结合方面,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签约率100%,都是为了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泉州民政局发布的养老地图显示,至2019年7月,泉州市共有养老机构201家,其中丰泽、鲤城、泉港、洛江四区共33家,晋江、石狮、南安三个县级市共89家,安溪、惠安、德化、永春四县共71家,台商投资区8家。2019年6月,泉州市第一医院老年病分院(泉州市老年医院)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福建省第一家地市级老年医院,主要收治老年慢性病病人,弥补了泉州市公立医院老年专科医院空白。由此可见,泉州市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已初具雏形。

三、泉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现存的问题分析

医疗护理、医护服务是健康养老、深度养老的关键所在,医养结合养老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和科学可行的举措。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及实地走访调查,发现泉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亟需解决的问题和短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医养结合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医养结合强调日常照料和医疗护理的双重服务,然而在现行的养老体系中,养老服务、日常照料、生活护理主要由民政部、老龄办统筹和管理,医疗康复则由卫生部门负责。这种管理的多头化、碎片化容易造成医养分离以及资源配置不合理。现有养老体系中医养结合的衔接程度不尽如人意,供需并不平衡。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为例,尽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与基层卫生机构签约服务率高达100%,但是老年人多患有慢性病,需要反复治疗、长期护理,而基层医疗机构更多提供的是门诊以及短期住院服务,医疗服务的内容、层次及水平难以满足老年人群体长期的、持续的医疗护理需求,医养结合深度不足[2];以养老机构为例,尽管目前泉州市已有66家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单位合作并签约,但是内设医疗服务机构的养老院依然非常有限,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明显不足。

2.医保政策对医养结合支付体系的支持力度不够。根据养老网现有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仅有不足5%的养老机构属于医保定点单位,医保覆盖率低,健康养老成本高。这是由于绝大部分养老机构的医务室不属于专业医疗机构的范畴,不具有独立诊疗护理的资质,更不具备纳入医疗保险的条件。

由于大部分养老机构提供的日常保健、疾病治疗等服务没有纳入医保范围,导致患病老人、失能老人入住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时经济负担较重[3]。支付能力的不足直接影响了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出于经济方面及医保政策的考虑,患病、失能老人只能摒弃收费较高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转而选择长期住院或居家养老。长此以往,为了维持运营,养老机构不得不放弃在医养结合方面的投入和尝试,转而将服务对象定位为健康情况较好、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群体。因此,由于医保政策对医养结合支付体系的覆盖、支持力度不足,患病、失能老人难以负担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高昂费用,导致市场需求不足,供给萎缩,兼具医疗服务功能的养老机构缺乏进一步扩大的内生动力。

3.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积极性不足。尽管政府在应对医疗和养老问题上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能否充分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关系到该行业能否健康、蓬勃地良性发展。目前,社会力量在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建设中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足。从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角度分析,相比于盈利可观的大众医疗,老年医护行业的利润水平并没有显著优势,在养老机构内设置护理院的经济动机不强;从政策落实的角度分析,养老机构接受民政部、卫生部、老龄委、工商局等多个部门的多重管理,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在资质审批、行业准入、土地划拨、利息优惠等方面难以形成统一的政策标准,相关优惠难以落到实处,因此,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4.医养结合所需的专业人才匮乏。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复合型医护人才,他们既需要有一定的医学背景也需要高度的耐心和责任心以提供养老护理服务。相关研究显示,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的需求量高达千万,然而目前从事养老护理服务的专业人士只有区区二三十万,且人员流动过快、稳定性不足、专业素养良莠不齐。截至2018年底,泉州市各类养老机构共有4 000余名从业人员,这些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四五十岁的女性家政公司人员,学历层次、专业水平偏低[4]。迫于医护人员的短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在寻求内设医务室的过程中往往由于执业医师、注册护士、专业护工的短缺而难以达到相应的基本建设标准。造成人才短缺困境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错综复杂的。一是就工作内容本身而言,大多数护理人员需要为患病、失能老人处理大小便事宜,劳动强度大、难度高,且收入水平低于其他专业医疗机构;二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普遍认为护理是一项专业水平、社会地位双低的工作,是为谋取生计不得已而为之的;三是从人力资源投入的角度,护理学、老年医疗护理等类似学科专业数量有限,人才培养力度不足,导致专业水平及人才输出受限。

四、破解泉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困境的建议

1.打破养老和医疗的部门壁垒,提供一体化养护服务。从老年人健康养老的高度凝聚共识,打破养老和医疗、民政和卫生部门的管理壁垒,整合养老和医疗资源,分类提供适应不同层次健康状况的基本照料、康复保健、疾病诊疗等全方位序列服务。政府应鼓励当地不同条件的养老机构积极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医养结合服务,推动养老与医疗的深度融合。一方面,鼓励和指导规模较大、条件较好的养老机构以自办形式开展“内设式”医疗机构,即向卫生部门申请设立理疗室、医务室、卫生所等内部医疗机构,让老人足不出户在养老院内满足基本医疗需求;另一方面,鼓励规模较小、条件有限的养老机构通过“合作式、协议式”争取与周边医疗机构的合作,主动作为将周边便利的医疗资源纳入到养老的整体布局中,搭建医疗巡诊、健康管理等绿色通道,为老年人健康养老提供保健、就医的便利。

2.加大医保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养老机构发展。与其他年龄层次的人群不同的是,老年人罹患慢性疾病的比例高且增速较快。因此,老年人对于基础医疗及康复护理的需求与其他年龄层的人群相比更加普遍、更加迫切。为了应对这种形势,许多发达国家都将养老护理的费用纳入了医疗保险的范畴,以降低老年人的经济负担。基于此,建议将养老护理费用按一定比例纳入医保范畴,切实减轻患病老人、失能老人的经济负担。政府应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进入医保定点范畴,通过增强医保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发展。

3.简化审批手续,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医养结合。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着力破解医养结合养老产业的体制问题和机制障碍。一是在评价体系和进出机制方面,由市委、市政府统一指挥,统筹卫生、民政、老龄委、医社保等部门,删繁就简缩短审批流程,用规章制度、明文规范将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评价体系、进出门槛予以统一;二是在资金支持方面,鼓励设立政府及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专项基金以扶持医养结合养老产业的发展,鼓励当地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和土地划拨优惠,使相关政策得以落地生根;三是充分利用当地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通过服务外包、委托经营或政府采购等方式扩宽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途径,提高养老服务发展的社会支持力度和风险防范水平。

4.依托专业建设和规范培训,加强复合型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为了应对复合型养老护理人才短缺的问题,可从专业建设、规范培训、完善薪酬体系三方面进行推进。一是鼓励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大中专院校及相关高校增设老年护理专业,将临床医学、康复医学、老年保健、养老护理等学科及课程进行有机结合,依托专业及学科建设,从源头为老年医护行业提高专业人才培养及储备、输出能力;二是更加注重相关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规范管理,建立养老服务人员准入标准,通过资格认定、职称评定等手段切实提高老年医护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三是设置与职业化、专业化水平相适应的不同等级的薪酬标准,使得从业年限长、经验丰富、专业化水平高的从业人员获得更高的薪酬待遇,从整体上提高老年医护队伍的待遇水平。

猜你喜欢

泉州市医养养老
医养当兴
“十三五”期间泉州市主要河流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优秀少儿美术作品展
泉州市妇联“336”助力脱贫有高招
养生不是养老
“破”与“立”——福建省泉州市公路局依法护路新探索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