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生命关怀教育实践综述及研究路向探索

2020-02-14刘锦秀李娜于影丁蕊张梦夏凌雅婷

关键词:关怀生命大学生

刘锦秀,李娜,于影,丁蕊,张梦夏,凌雅婷

(蚌埠医学院 护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一、生命关怀教育概念界定

“生命关怀教育是以生命为出发点和归宿,实现生命全面和谐发展”[1]。“生命关怀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范式,它包括生命责任感教育和价值教育”[2]。作为“生命关怀教育”的核心,“关怀”一词最早出自《宋书·孔觊传》,“关怀是一种爱、责任与道德理想的融合[3],强调关怀者与被关怀者的关系属性”[4]。广义上生命关怀教育的对象是万事万物,以承认世间万物有其存在的权利和价值为前提,以生命伦理观为原则,对所有生命的存在秉持一颗尊重和关爱之心。狭义上生命关怀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生命教育,使其意识到生命的脆弱,进而形成“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生命观。高校对大学生的生命关怀教育实则是对大学生生命态度的一种正确引导,旨在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唤醒当代大学生的生命关怀意识。总而言之,生命关怀教育就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关怀之心、敬畏之情,践行对自己、对他人的生命关怀实践活动,以彰显新形势下生命关怀教育理念,更是当前对抗“新冠疫情”的迫切需要。

二、生命关怀教育的逻辑向度及与高校德育的互融初探

“生命关怀教育不是要刻意限制人的行为,而是要消除变异,使生命变得活泼而生动”[5]。“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正常发展,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生命关怀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性教育,还需要日常性德育。随着社会剧烈嬗变,高校频发安全事故,故生命关怀教育在高校特别是医学院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1.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呼唤生命关怀教育。“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6]。“以人为本是高校生命关怀教育的核心,生命关怀教育又使得高校的德育工作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7]。“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要求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每一个患者的生命”[8]。一方面,以人为本是高校生命关怀教育的核心理念,高校响应“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生命关怀教育,而有效的践行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更是实现十大育人体系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以人为本的逻辑后承是人文关怀,而生命关怀则可视为人文关怀的逻辑后承和应有之义。针对大学生的生命关怀教育,核心是使学生感知到生命的神圣与庄严,尊重生命的社会性、差异性和不完整性的同时达到领悟生命真谛的高度,为将来医务工作奠定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和敬畏生命的基础,从而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2.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呼唤生命关怀教育。教育的本质“在于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9],“是人的和谐发展和进步并贯穿于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10]。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内在规律性,都由本质决定。基于此,笔者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类乃至整个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与基础教育相比,高校不能拘泥于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培养出能够用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新青年。在此教育本质的指引下,高校要把握好教育的本质规律,因材施教、立足根本、面向未来,帮助学生适应并遵循社会的剧烈嬗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3.学生个人生命全面和谐发展呼唤生命关怀教育。“生命关怀教育的本真所在是回归生命化教育,实现生命全面和谐发展”[10]。“生命教育是人文关怀教育的一部分,其倡导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与生命需要”[11]。“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现代教育必须正视大学生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的实际,使其向积极方面转化”[12]。针对大学生的生命关怀教育,其核心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对其进行生命本质和生命意义的教育;其根本原则是探寻“三生教育”中生命、生存与生活意义的统一、意识和物质的平衡、个体与社会的协同发展,同时还要遵循教育的基本原则,即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最终实现对学生的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即“三全育人”理念的践行;其功能是从“人格倾向性、人格特征、人格自我意识”三个维度健全大学生的人格,使其从内心深处产生正确的生命观,提升其面对挫折事件的耐受力,从而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拓宽个体生命的深度与广度,进而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对于学生的生命关怀教育实则就是满足学生个体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进而从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和践行方面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生命认知和践行方面知行合一的能力。

三、生命关怀教育缺失的原因探析

1.高校对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缺失。“医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缺失的原因分别是:职业认知的偏差、职业价值观教育与生活实际和临床实践长期脱节、医学生受到的职业精神教育体系不完善”[8]。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学府,其功能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员,是人类文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意识到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本质及内在要求就是要把“生物的人”教育成为“社会的人”,将教学重点从“应试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加强学生对人文社科等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道德的熏陶;而站在哲学的角度上思考:学生并不是一个静止的个体,而是一个运动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因此,高校应该将“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生命关怀教育。从目前教育状况看,高校对学生缺乏有效的生命关怀教育,特别是对于将来直面生命的医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缺失值得教育者深思,同时也为今后生命关怀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指向。

2.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忽视。“在家庭中,很多家长只注重子女某些方面的成长,使得孩子缺少与自身自然生命的链接”[13]。“大学生作为与网络接触最为频繁的群体之一,容易受到互联网的不良影响并出现不良心理状态”[14]。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生命关怀教育影响大、意义重。家庭对于孩子生命关怀教育存在缺失现象,具体表现在:病理性溺爱和中国式“伪关怀”的对立、社会价值的过高和过低期望的对立。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高速发展,一些新兴技术如直播、AR和VR等正纷至沓来。一方面,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学习平台,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网络迅猛发展的同时网络安全并未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道德观和社会价值观,从而导致一些自杀、他杀等漠视生命的极端行为的发生。因此,家庭和社会应该注重对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实施,共同为学生营造“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生活氛围,努力将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发展的新青年。

四、生命关怀教育的对策探讨

1.关注学生内心成长,加强个人对生命的认知与感悟。“学生可通过自我认识教育,了解生命的本质并领悟到生命的宝贵[15]。高校在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16]。首先,家庭中父母要正确理解“生命教育不止于养育”,在与孩子的日常沟通中应该以苏格拉底合理情绪疗法中的“产婆术式”为理论指引,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挖掘孩子对生命“真正的态度”,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父母更要“以身作则践行生命关怀教育”,做到知行合一,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社会应避免功利化,要为学生营造正确的“生命关怀教育观”。与学校和家庭相比,关于“生命关怀教育”社会有其特殊作用:一方面,它能够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共识;另一方面,社会性的“生命关怀教育实践活动”是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桥梁,起到沟通和联系的作用。“三体”的协同统一共同为学生提供“家、校、社”三方面的生命关怀教育,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2.拓宽教学内容,开设生命关怀教育相关课程。“高校应该通过‘两课’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17]。高校应意识到“生命关怀教育”课程并不是其它课程的附属品,而是一门独立的、科学的课程。高校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生命关怀教育理念,以人的生命为主线,开设生命关怀教育课程,从根本上避免“生命关怀教育”多学科渗透的发生,从教育本质上把握“生命关怀”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提高自身生命的耐受力和生存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3.注重环境熏陶,营造“生命关怀”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通过校园文化素质活动并联合育人机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2]。高校要注重文化育人体系构建,为扎实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奠定基础。高校应迎合“文化育人”浪潮,依托校园文化平台,以生命关怀教育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营造“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文化氛围,发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体验生命”的儒家生命观,引导学生成为有情感、有意志、有生命的“全人”,使得教育回归到生命的原点。

4.开展生命关怀教育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生命的体悟。“高校可以通过高素质训练,让大学生学会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8]。实践活动是学生感悟生命的重要方式,“生命教育属于一种‘实践问题’而非‘逻辑理性’,其初衷是为了解决生命的问题”[19]。从哲学的角度上来看,人存在于大自然中本就是“体验生命”的过程。因此,高校对学生的“生命关怀教育”应着重于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式实践活动进而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这种通过生命体悟的实践恰是“实践育人”的内在要求,生命关怀教育需要具体到实践层面去感悟,体会生命的内涵,践行生命的关怀。

五、生命关怀教育研究路向探索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乃至整个社会健康和谐发展,而“生命关怀教育”则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历经数十年的研究,生命关怀教育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梳理发现,虽然在切入角度和研究风格方面学者们存有差异,但在研究取向和价值观念方面却是相同的,即通过多方努力,以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生命观为首要目标,最终实现“全人、全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同时,对生命关怀的研究还需要不断丰富研究方法、拓展研究对象,加强生命关怀的实践研究,通过组织载体践行生命关怀。

1.丰富生命关怀教育的研究方法。关于生命关怀教育的研究方法,查阅以往文献发现,对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仅有少数学者在文中运用了实证研究、个案研究,如朱林的“当前高校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实证分析——以郑州市三所高校为例”[9]、金子求的“论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体系的构建”等[2],生命关怀教育的落脚点在于践行生命关怀,因此,应该加强对生命关怀教育实践层面的研究。探索生命关怀教育理念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调查分析、实践探索来丰富生命关怀教育的研究方法,提高生命关怀教育的成效。

2.拓展生命关怀教育的研究对象。生命关怀教育的研究对象大多是大学生、高职生以及留守儿童,然而对于每天面对生命的医务人员,以及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生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仅有少数学者对护理等专业的学生进行了研究。当前,由于高校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大学生生命意识浅薄,导致虚度生命、自杀、校园暴力等事件的发生。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提高对学生,特别是医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重视程度。故研究者的视野更应该驻足于以医学生为首的大学生身上,拓展到医务工作者、病人和家属,乃至全社会这一广大群体上,进而落实到对全社会生命关怀教育的实施。

3.组建生命关怀组织,践行生命关怀。当前,我国生命关怀教育欠缺,外加“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生命关怀意识淡薄。生命关怀实践组织少,民众对生命关怀教育和实践不够重视。因此,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尤其是医学类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生命关怀意识,在关爱自己的同时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对此,高校可以组建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队践行生命关怀,国家和社会也要支持生命关怀相关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扩大生命关怀实践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关怀生命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