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探讨
2020-02-14彭开凤李顺权
彭开凤,李顺权
(德阳市中江县农业农村局 618100)
猪丹毒是比较常见的猪传染病,目前还没能得到彻底地净化,猪感染猪丹毒后,会影响猪的正常生长,严重时会造成猪死亡, 仍是影响农户养殖增收, 制约养猪业快速发展的养殖业疫病。
1 流行特点
1.1 易感动物
该病分布范围较广,主要是呈革兰氏阳性菌,各年龄和品种的猪均易感染,常见于育成猪或架子猪,一般多发生在3~6 月龄。
1.2 易感季节和途径
猪丹毒病的发病季节性较明显,7~9 月份是高发季节,病猪以及健康猪都可以带菌传染,主要通过粪便、尿液、唾液以及鼻的分泌物等排出体外污染土壤、饲料、饮水等环境。 猪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感染,还可通过拱食土壤感染。 消化道、皮肤创伤感染和吸血昆虫传播也是感染途径之一。
2 发病病因
猪丹毒病主要是因为生猪感染了猪丹毒杆菌,猪丹毒杆菌对自然环境的抵抗力较强,且耐酸性,甚至在胃液中也能存活。因此感染生猪的病原可经胃而进入肠道, 通过排泄物再次进入环境。 一旦存在该细菌的滋生,加之圈舍潮湿阴暗,粪污未及时消毒灭源处理,可引发水、饲料、土壤等的恶性污染,而继发群体感染。
3 临床症状
感染猪丹毒的猪在临床上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
3.1 急性型(败血症)
部分猪看不到症状就突然死亡, 大多数病猪会出现高热(体温升高到42℃以上),食欲废绝,行动不稳,有时会发生呕吐,眼结膜充血感染,初期便秘,后期下痢等症状。 发病1~2d 后,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凸出型红色斑块,用手指按压斑块,斑块会褪色。 大多数病程为2~4d,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可达80%以上。 哺乳仔猪和刚断奶的小猪感染该病时多数有抽搐、站立不稳等症状。
3.2 亚急性型(疹块型)
主要特征是皮肤的表面出现疹块,该病发病初期食欲减少,精神较差,体温升高(体温一般不会超过42℃)。 发病1~2d 后在背、胸、颈和四肢等部位可见菱形方块等大小不一的疹块,先呈红色,后变为紫红色,以至为黑紫色,稍凸起,界线较为明显。 随疹块的出现,体温逐步下降,症状逐步减轻,在数天后疹块消退,形成痂皮脱落,发病过程一般可达1~2 周。
3.3 慢性型病
一般单独不易发病,大多数由急性或者亚急性病转变所致,引起猪四肢关节炎或者心内膜炎等,有时候两种病可同时发生。如果是患关节炎的猪,主要引起关节肿胀、疼痛、僵硬、行走呈跛行。 皮肤坏死,主要发生在背、肩、耳以及尾巴部分。 有局部皮肤变黑、干硬,最后脱落,可遗留无毛、色淡的疤痕。
4 防治措施
4.1 树立预防为主理念
加强饲养管理,健全消毒制度:加强猪舍的降暑防潮的设施设备的投入,保持圈舍的干燥、洁净等良好环境。 落实专职消毒人员,坚持定期、科学、规范消毒。 同时,做好粪便、污染物及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预防疫病传染。
遵守引种申报制度:调运、引进、出售动物,应提前报检,经检疫合格并持有效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进行。 特别是从外地引进猪源,必须先申报,由主管部门查询猪产地,确认无疫病区域(非疫区)时,并出具引种申报材料后,方可引种。 新引进的动物必须标、证齐全,并隔离观察确认健康后方能并圈饲养。
预防接种:按免疫程序进行猪丹毒弱毒疫苗的免疫接种,达到控制该病发生。 可以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弱毒苗,或者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都能够达到比较好的预防效果。 在注射以免前的7d 内,以及注射疫苗后的10d 内,不能对猪使用抗生素。 在猪仔断奶前,也不能对其注射疫苗,否则其会受到母源抗体的干扰。
4.2 出现猪丹毒疫病时,应及时紧急处理
坚持早发现早处理的原则, 如果圈舍内有少数疑是染病生猪,要第一时间隔离病猪,观察治疗;对出现的死亡生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病猪饲养过的圈舍,使用过的料槽等设备设施隔离和消毒。 同时,对发病猪只应及时治疗,可选择青霉素等药物治疗,针对败血型猪,可对其静脉注射青霉素。 将青霉素与链霉素配合起来使用,连续肌肉注射3~5d,能够增强治疗效果。 亚急性和慢性型如果使用青霉素无效,可以选用四环素、土霉素等药物,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5 结语
近年来,猪丹毒越来越淡出养殖户的视野,畜牧主管部门也未下发猪丹毒疫苗进行全面预防免疫, 但实际上猪丹毒病是一种急性高热性传染病,不仅流行范围较广,而且发病后死亡率较高。 因此,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合理地对猪只进行免疫接种,加强饲养管理,以增强猪只的抗病能力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