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祝元运用和法辨治室性期前收缩的经验

2020-02-14丛慧敏

江苏中医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心阳营卫室性

丛慧敏 邹 冲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指导:方祝元

室性期前收缩由于希氏束及其分支及以下心室肌提前除极产生,属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严重时致心悸、胸闷、头晕,甚至诱发心绞痛等[1]。西医多采用抗心律失常药,但疗效不显著,不良反应多,患者易焦虑抑郁,不能耐受[2-3]。因此,目前不建议长期服用抗室性期前收缩的西药[4]。近年来兴起的射频消融术也因严格的手术适应证具有局限性。中医药采用整体论治、标本兼顾,在改善症状,降低副作用,减少发作次数等方面优势显著。

方祝元教授为岐黄学者、江苏省名中医,博识多通,治学严谨,从医从教30余载,研精致思,见解独到。方教授认为室性期前收缩病机总属“不和”,治疗多从“和法”辨治,疗效满意。笔者有幸侍诊其左右,受益颇丰,今将方师从“和”法辨治室性期前收缩的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1 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

室性期前收缩可归属于中医学“心悸”“惊悸”“怔忡”范畴,表现为发作性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5]。《难经本义》云:“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乃阴阳互根,自然之理也”,气血互根互用,气是血运行的动力,血是气化生的载体。《素问·生气通天论》载:“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平衡是自然界发展的本源,也是人体健康的基础。故方师认为心悸总病机为“不和”,气血阴阳失和为发病之根本。心主神明,主全身血脉,心气足才能使血液周流营养全身,精神充沛,神明肃清。心气血失和,化生不足,神明充养失力,或气衰则推动血液动力不足,瘀血痰饮等实邪阻滞气机,邪气内干,心气失充。心气需心阳温煦,心阳亏虚,脾阳失温不能蒸化水液,水湿停聚产生痰饮,蒙蔽心神,又或心阴血不足,虚热内生,耗伤阴血,甚则瘀热互结,心神不得濡养。由此可见,素体气血、阴阳不和,气血亏虚、阴阳失衡为本,内生瘀血、痰浊等为标,相兼为病,心血运行不畅,血络瘀阻,此病乃生。

2 从“和法”辨治室性期前收缩

和,有“和顺、融合、和洽、平衡”等义,其义甚广。和者,和其不和也,使一切“不和”调节为“和”。《医醇賸义》云:“夫疾病虽多,不越内伤、外感,不足者补之以复其正,有余者去之以归乎平,即和法也。”和法即通过去其有余,补其不足协调机体的阴阳表里、营卫气血、脏腑经脉、情志饮食等,纠正机体失衡失和的状态,保持动态平衡,中和有序。方师辨治室性期前收缩多采用“和法”,即通过各种方法和气血营卫、和阴阳、和脏腑血脉,发挥中医药优势,标本同治,和解气血,调和营卫,平衡阴阳,平调脏腑,通调血脉,使脏腑阴阳平和,气血枢机通畅。

2.1 益气和血,调和营卫,通调血脉 所谓“损其心者,调其营卫”,调理营卫对心脉受损甚至心系疾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营卫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行于脉中谓之营,走皮肤腠理谓之卫。《灵枢·邪客》指出:“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以分肉四末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说明营卫与气血密不可分,营气在脉管中化生血液,随血液周流全身濡养脏腑,卫气固外,调节腠理开合。血为营之基础,气为卫之基础。营卫通过气和血与人体的精、神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气血失和、气血亏虚是室性期前收缩发病之根本,调理营卫之气即调气和血,培补元气。营卫调和,则循行有度,腠理紧密,气血充盈,心血得养,心的各项生理活动维持正常。桂枝汤是“群方之冠”,《伤寒论》开篇第一方,也是调和营卫的代表方。方师在辨治室性期前收缩时常运用桂枝汤。方中桂枝与白芍相配伍,桂枝辛温助心阳温通,通经络,调畅气血;白芍性苦平,苦甘化阴,滋营阴养心血。营卫调顺,心之气血归于平衡,脉络畅达避免受损。桂枝汤治疗心系疾病历史悠久,现代医学对桂枝汤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成就。李柱[6]以桂枝汤合参麦散加味治疗心律失常,发现患者自觉症状减轻,同时心电图有效率明显提高。李晓等[7]研究发现桂枝汤能抑制交感神经亢进,促进心脏迷走神经恢复,维持心脏自主神经平衡,从而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方师也常用“调和营卫”另一个代表方即炙甘草汤,主治“心动悸,脉结代”。元代医家朱丹溪《丹溪手镜·悸》曰:“有气虚者,由阳明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心悸脉代,气血内虚也,宜炙甘草汤补之”,指出气血不足,血脉充盈无源,脉气不相顺接,阴血不足,心血失养,无法温养心脉,故心动悸脉结代。方中以生地黄为君配伍麦冬、阿胶养血滋阴,充盈血脉;炙甘草、大枣、生姜等为臣补益中焦脾土,以资气血生化之源。诸药相合,滋心血,益心气,调营卫,复脉定悸。现代医学研究如王永成等[8]运用炙甘草汤联合潜阳封髓丹治疗室性期前收缩,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心室变异率,恢复心脏交感-迷走神经平衡。室性期前收缩病理属性为本虚标实,培补元气同时应祛除标实,若痰浊、瘀血等实邪阻滞脉络,气血不畅,甚痰瘀互结,脉络阻塞,方师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酌情加用化瘀药以达补而不滞,营血调和,血脉通调。若血络瘀滞程度较轻,则以川芎、当归、丹参、三七等活血化瘀通络为主。若脉络阻滞程度偏重,方师多选用三棱、莪术、姜黄等破血逐瘀,甚则适当选用虫类药如水蛭、地龙、僵蚕、蜈蚣等破积逐瘀。

2.2 平衡阴阳,心肾同调,上下兼顾 《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心阴心阳协调平和,心脏生理功能方能维持常度,若心阴、心阳偏颇,一方不足或偏于亢盛,阴阳不相顺接协调,都会引起心悸或怔忡。因此在调和气血、营卫的基础上,调整心阴心阳,适当滋阴或温阳,调阴阳之盛衰,则阴平阳秘,气血调和,心神得养。滋阴常选用生地黄、麦冬、当归、阿胶等滋阴养血,温阳多选用薤白、全瓜蒌、石菖蒲、桂枝、干姜、附子等温通胸阳。心悸发生之根归咎于气血阴阳失和,而脏腑阴阳失于平衡多与心肾阴阳失交相关。国医大师刘志明认为室性期前收缩病因机理复杂,同时临床表现各异,究其关键在于心肾两脏,治疗时应多从滋肾养心、交通心肾而获效[9]。生理上而言,肾在下属阴主水,为人一身阴阳之根本,心阴心阳根于肾,心在上属阳主火,肾水上济于心滋心阴使心火不亢,心火下济于肾温肾水使肾水不寒,心肾相交,水火得济,阴阳交泰,心神得养。病理上,肾阴肾精亏虚,下焦肾水无法上承以济心火,水火失济,心火妄动,心失宁静,发为失眠烦躁,阴血耗伤,心失所养发为心悸。心阳根于肾阳,或年老体虚,心肾阳气不足,气血生化乏源,且推动无力,血行迟涩,气血不得顺接而诱发心悸胸闷等。因此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应着重关注心肾关系及其阴阳的平衡。方师交通心肾多选用黄连、莲子心、淡竹叶、荷叶清上焦心火,牛膝、杜仲、桑寄生、肉桂、女贞子温下焦肾水,气滞者酌加乌药、香附,气虚甚可选用黄芪、党参,血络瘀阻根据病情深浅加用活血化瘀、破血逐瘀药甚则虫类药。

2.3 心肝同治,养心安神,调畅情志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藏神,主神明,主宰人的意识、情感等。《医碥·郁》曰:“郁而不舒则皆肝木之病矣。”因肝主疏泄,畅达全身气机,舒畅情志,肝气疏泄不及郁结于内则生病邪,心与肝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精神活动。当七情内伤或情志波动过大,脏腑气机逆乱,气血运行不相顺接,心神不得安宁,诱发心悸。治疗应心肝同调,而肝以疏为主,心以养为要,因此疏肝解郁、调畅情志、养心安神在本病的治疗中尤为重要。可适当加入养肝血柔肝气、养心安神之品,如酸枣仁配合欢皮。酸枣仁性平味甘,归心、肝、脾经,可补养心肝,收敛心阴,宁心安神;合欢皮归心、肝、肺经,可解郁安神,和血宁心。二者共入心肝经,合用心肝同调,肝气得疏,心神得安,气血畅达则无后顾之忧。同理还可选用柴胡疏肝解郁,配茯神宁心安神;白芍补肝养血、柔肝养阴,配百合养阴清心安神。值得注意的是疏肝行气解郁之品如柴胡、香附、佛手等性多辛燥,易伤阴血,使用时应注意用量不能过大,同时注重滋养阴血,根据病情灵活调整用药。

3 验案举隅

童某,男,70岁。2019年4月9日初诊。

患者因“心悸伴胸闷4月余”来诊。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心慌、胸闷,多在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发作,曾至外院就诊,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室性期前收缩,总心搏数74 474次,室性期前收缩7 194次,62阵室性三联律,室上性期前收缩17次,室上性心动过速1次。予“美托洛尔、美西律”对症治疗,疗效不佳,病情反复,遂至我院门诊。刻下:患者心悸、胸闷气短、心烦多梦、大便稀溏、完谷不化,观之舌质红、舌面布满裂纹、少苔,脉弦小细。辨证属气血失和、阴阳失衡、心肾不交。治宜益气和血、平衡阴阳、交通心肾。处方:

太子参12 g,麦冬12 g,醋五味子6 g,酒黄精15 g,玉竹12 g,醋莪术6 g,牡丹皮10 g,丹参15 g,红景天15 g,绞股蓝15 g,炙甘草6 g,甘草6 g,百合15 g,茯神15 g,黄连5 g,制吴茱萸2 g,肉豆蔻6 g,补骨脂10 g。14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4月23日二诊:患者自诉心慌胸闷情况较前明显好转,失眠情况改善,腹泻次数减少,舌红少苔,舌尖可见一溃疡,脉弦细。上方加莲子心5 g,14剂,煎服法同前。

按语:患者老年男性,以心悸、胸闷为主诉,中医诊断为“心悸”,心悸胸闷气短、心烦多梦、大便稀溏,辨证属“气血失和、阴阳失衡、心肾不交”。气血亏虚而失和,气虚推动血液运行乏力,心血虚无以养心,发为心悸。同时阴阳失于平衡,肾水虚于下不能济心火,致心火亢于上,心肾不交,故见失眠多梦,大便稀溏,舌红苔少,治疗予益气和血、平衡阴阳、交通心肾、养心安神。方中太子参、麦冬、醋五味子、酒黄精益心气滋心阴;茯神、黄连、莲子心清心除烦,养心安神;制吴茱萸、肉豆蔻、补骨脂补命门之火,温肾阳,滋肾水,降心火;生炙甘草合用,调和营卫,益气养阴;牡丹皮、丹参、红景天、绞股蓝活血通络,通调血脉;玉竹、百合疏泄肝气,调畅情志。方师深识病机,从“和法”论治,使气血足、阴阳和、血脉通,心有所存,神有所归。

4 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及竞争的激烈,“心悸”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更多的人为室性期前收缩所困扰,传统的西药及手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祖国传统医学。方祝元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在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论治中,着眼于“和法”,和其不和者谓之和,具体表现在益气和血,营卫同调,平衡阴阳,交通心肾,心肝同治。多管齐下,深悟中医精髓,同时开拓创新,灵活变通,终获佳效。

猜你喜欢

心阳营卫室性
基于营卫理论对中医护理的初步探讨*
标点符号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论营卫与气血关系❋
王新志教授论张仲景营卫观*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前桃后杏终归无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